卓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清宫重生要逆命 > 280-300
    第281章 野心膨胀

    海答应给后宫嫔妃的冲击并没有多久,因为胤禛对她只是偶尔换个口味而已,胤禛的绝大多数精力还是放在了政务上。

    青海地区的膳后工作,还有借助青海已经被年羹尧打下来的契机,开展对甘肃、青海、西藏和蒙古部落经行一些列的打压。

    作为如今四省政务军权的老大,年羹尧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上书胤禛,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自己的建议。

    但年羹尧上书的政策,不能说全部不好,也不能说全部非常好他没有一丝私心。

    事实上年羹尧可能因为是文人科考出身,对于拉帮结派,搞个政党这一套非常熟络。

    以前先帝没有给年羹尧多少机会,因为先帝从始至终,除了母族佟家外,对汉军八旗和汉人都不是绝对信任,很多要紧的官位从来没有给过汉军八旗和汉人当。

    但等到胤禛这里,因为胤禛没有多少心腹,因此上位后,就对自己的心腹下了一道口谕,让自己的心腹给自己举荐一些有真材实料的人,还特意吩咐了,举贤不避亲,不要刻意不举荐自己的亲朋好友。

    怡亲王胤祥、傅敏……包括蕙兰的哥哥高瑞都给胤禛举荐过人才,而且其中也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

    年羹尧之前忙着青海的战事,没有在这事上分太多的精力,但等到自己打赢后,年羹尧就开始在琢磨这事了。

    能在三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为封疆大吏,而且还不是那种被人架起来的傀儡,年羹尧的真本事还是有的。

    但也就是有真本事,年羹尧这一路,除了殿试的时候被皇上压了名次落到了同进士里外,一路走得都是顺风顺水的。

    他非常自信,等从文跨武,略施小计就打赢了让京城那些人忌惮不已的罗卜藏丹津,内心更是直到了自负的程度。

    觉得自己就是天才,没有人比自己厉害。

    内心的野心随着这一场大战的胜利,以及战争中期胤禛对年羹尧的予取予求全部同意的态度,在年羹尧心里飞速壮大。

    手握四省的财政兵权,又已经是一等公了,父亲也是一等公,兄长、妹夫都被胤禛安排了重要的肥差位子,可以说出了抬旗到满洲八旗外,已经是做到了一个臣子的顶点。

    可人的野心和YU望是不可能停止的。

    走到位极人臣这一步的人。

    就只有个选择:

    第一行曹参、霍光之法。

    没有改朝换代之心,但行架空皇上让皇上做傀儡之计,自己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派人物,连皇上的圣旨都敢反驳的那种。

    可这种,操作不好的下场就是鳌拜。

    即便是操作得好,等自己死后,家族也容易被重新掌权的皇帝算总账。

    第二成为王莽、曹操第二。

    掌握大权后,篡权夺位,改朝换代。

    成功的人不少,但失败的人更多。尤其是之前清军还扑灭过藩之乱。

    第三聪明懂得节制,主动交权保命。

    比如王翦、张良。

    可这种人实在是太少了,毕竟权利实在是太诱人。

    但对于年羹尧来说,他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

    当今皇上的贵妃是他的妹妹,还给皇上生下了一个阿哥。

    所以他还可以走辅佐外甥称帝这一条路,这样既不用担心权利没了,也不会担心被皇帝下狠手。

    这是一条充满诱惑的路,但也是以年羹尧的立场来看,最有可能实现的路。

    毕竟大清可是满人建立的国家,京城那些满洲八旗反对他的声音,年羹尧又不是不知道。

    自己造反,或者是架空胤禛都不可取,办不到。

    让自己外甥继承皇位,反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

    因为这一条路,挡在年家前面的只有庆贵妃母子,而另外两条路,挡在年家面前的是整个大清的得利者,可不单单是满蒙汉八旗,还有不少汉人。

    想要对付庆贵妃母子,没那么容易。

    这辈子因为有蕙兰在。

    所以郭络罗氏一族的两支,都有不少人投靠了胤禛,虽然他们暂时达不到是胤禛心腹的地位,但胤禛对其的信任程度还是要比普通官员稍微高那么一点点。

    年家的亲朋好友被胤禛委以重任,郭络罗氏一族的人也不差什么,甚至于因为和其他家族联姻,势力比年家更雄厚。

    再加上,如何年家一门双一等公着实让很多人尤其是满洲八旗的人妒恨不已,自然会有那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出现。

    这些人或许不是庆贵妃母子的支持者,但却并不想看见年家得意,但他们对年家有利的事情反对,就是对庆贵妃母子的帮助。

    所以年羹尧在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如何将九阿哥福惠扶上龙椅的时候,认真冷静的思考很多。

    正好胤禛又下了这样的口谕,年羹尧简直是如获至宝。

    他不是在青海大胜才琢磨这事的,早在第一次打赢后,年羹尧就已经写了一封举荐的奏折回到京城了。

    其中很多都是年羹尧当年考科举时候的同科同年们,除此之外就是他在军中拉拢的一些心腹。

    尤其是后者,年羹尧又补了一份为这些人请功的奏折。

    介于胤禛实在是缺让他足够信任的官员,所以自己心腹举荐过来的人,胤禛几乎都没有分辨对方的人品,只看重对方的能力、家世、经历,以及——生辰八字。

    年羹尧是一心有着辅佐九阿哥福惠称帝的心思在写的折子,自然举荐到胤禛这里的人,不说人人都是天才,但也的确有些真本事。

    于是胤禛都一一提拔。

    没想到这给了年羹尧错觉,觉得胤禛对自己很是信任。

    尤其是在青海大胜后,胤禛给年羹尧的回信里竟然写了,“你就是朕的恩人”这样的话,并且年羹尧后面举荐的人,胤禛也一一提拔,让年羹尧错觉更深。

    领兵作战要靠自己,管家国家的文臣要靠自己推荐。

    没有了自己,皇上拿什么治理国家呀!

    这让年羹尧内心更加膨胀起来。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在处理好西北那边的事情后,年羹尧就上奏折,要求回京述职。

    一方面是回京好好炫耀一番,尤其是在那些满洲八旗出身,各种说自己坏话的人面前去耀武扬威一番。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年羹尧此时此刻接到了年贵妃薨逝的消息,得知九阿哥福惠被庆贵妃抚养了,担心羊入虎口,得赶紧回去亲眼看看,让庆贵妃给个承诺,他才能安心。

    这可是他最完美的后路呀!可出不得岔子。

    对于年贵妃病逝,庆贵妃抚养九阿哥福惠这事,年羹尧其实很是不高兴。

    因为这代表着皇上更看好四阿哥弘昴,不然若是皇上看好九阿哥福惠的话,就应该直接让皇后抚养九阿哥福惠。

    他得进京去给九阿哥福惠站站场子,以免让所有人都投靠了四阿哥弘昴,那等九阿哥福惠长大后,别说汤了,就是渣子都没有了。

    除此之外,年羹尧还是有点当官的自觉,想要亲自回京和胤禛商量一下西北这边后续的安排。

    就算蒙古那边安静了,还有沙俄了。

    这个更北方的敌人对大清可一直都在虎视眈眈着,时不时就会出手试探一二,或者是在暗中挑起某些蒙古部落的野心。

    另外就是年羹尧虽然很是膨胀自负,但没打算造反,所以朝中对他的种种弹劾,他必须要回去解释一下,并且亲眼看一下胤禛对此的态度到底是什么!

    胤禛对他是不是如回信里的那般信任。

    像年羹尧这种人,可不信什么传话,他必须要自己亲眼看见才会相信。

    入主中原已经几十年了,满人也不像以前那样单纯,也学会用计谋了。

    对于年羹尧的羡慕嫉妒恨,自然也不是嘴上骂几声就完事了。

    不少人都在暗中收集年羹尧犯罪的证据,争取给对方致命一击。

    而年羹尧这人,出身官宦之家,自然也有官宦之家的各种陋习,屁股并不干净。

    尤其是他心里还想着结党为辅佐九阿哥福惠登基做准备,收买人可是需要给好处的。

    再者,要知道胤禛继位的时候,国库空虚,又花了钱举办了下先帝丧仪,和胤禛的登基大典。

    就没多少钱了。

    因此之前青海的几仗,军饷军需补给都是年羹尧自己在四省内筹措。

    胤禛对此自然是巴心不得,直接暗示会考府对着四省的亏空视而不见。

    并且还给了年羹尧这四省各种政府,“钱袋子”的管理权,比如河东盐场。除此之外还有,“捐纳”的权利,也一并交给了年羹尧。

    当时战事要紧,年羹尧自然是以军事为重,为了稳住后方,自然不能动行政人员。

    他自己又没有头六臂,能管理这么多事情和地方,只能把事情全部都下发下去。

    这其中自然就有人看不清形势还是按照以前的,“潜规则”上下其手在里面各种捞好处,并且还送了一份给年羹尧。

    为了后方稳定,年羹尧也,“不得不”同流合污,把好处收下了。

    只是年大将军似乎忙着打仗,忘了把这事向胤禛说了,如今肯定要回去解释一番。

    第282章 全得罪了

    收到年羹尧请求回家述职的奏折,胤禛想了想同意了这事。

    胤禛也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不然他也不会刚刚继位就设置了会考府。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功绩一般分为文治和武功两方面。

    现在文治正起了一个头,效果不错,武功年羹尧那边也打赢了。

    八爷党这边虽然胤禛对其是忌惮不已,但也没完出什么破格花样来,总得来说,胤禛继位后的日子并不是特别难过。

    还没有挨到最强烈的毒打,所以胤禛野心很多,像文治武功都要,而且他有信心,两边都能抓好。

    毕竟文有怡亲王辅佐,武有大将年羹尧,凭什么不可以全都要?

    人总得有点梦想才是。

    不过对于胤禛来说,现实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是——调和怡亲王胤祥和年羹尧之间门的关系。

    之前因为是事急从权,所以胤禛给了自己能给的最大的权利给年羹尧。

    但现在不是打赢了嘛,边关的事情没有那么急迫了,所以很多事情就要好好思考一下。

    首当其中的就是:年羹尧手里四省胤禛给其的财政条款,和怡亲王胤祥如今主持的会考府的条款有矛盾。

    胤禛去年让年羹尧掌权的时候,是开恩免了四省的亏空,还给了年羹尧四省盐铁专卖的权利。

    但会考府审计的大头就是亏空,尤其是盐铁这方面的亏空。

    之前胤禛和怡亲王胤祥都以大局为重,下手的都是其他省。

    可其他省也不傻呀!

    要是怡亲王胤祥放过这四省,那会考府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其他省份肯定不服,不会配合,肯定会抱有侥幸心里。

    但年羹尧如今才打赢的仗,是大功臣,马上就要给他一个灰头土脸。

    哪怕胤禛脸皮再厚也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同意年羹尧回京,胤禛也是想要年羹尧和怡亲王胤祥坐下来好好商量这事。

    年羹尧要是配合的话,这四省里怡亲王胤祥的工作其实能轻松不少。

    除此之外了,隆科多对年羹尧也很是不满,不单单是个人原因,还因为吏部的事情,以及满洲贵族对汉军八旗的敌视。

    要知道胤禛一上位,就把吏部交给了隆科多管。

    但对于隆科多,胤禛也不是百分之一百的信任,这才让身边的心腹举荐人才。

    其他人心里都有些逼数,推荐是推荐,但基本上都在几人之类,而且也不是所有人一开始都是高官,这还在隆科多的容忍范围内。

    到底这些人是胤禛的心腹,卖他们一个面子。

    可谁承想,年羹尧却不管不顾的推荐了很多人给胤禛,偏偏胤禛对年羹尧还很是信任,一一提拔,外面都有人在私底下称呼为,“年选”了。

    上一个这么玩的,不巧正是佟家。

    再往上这么玩得人有:多尔衮、吴三桂、鳌拜、索额图纳兰明珠、佟家,都是权倾朝野。

    你要说年羹尧推荐的人有大才,或者说一直在体制内的,隆科多还能忍,算是内部调动。

    可等到青海大捷之后,年羹尧竟然连自己家里的奴仆成鼎,也要保举西安知府。另外一个奴仆魏之耀也给硬套了战功出任署理副将。

    这隆科多就不能忍了。

    因为当年佟家都没有年羹尧这么过分。

    佟家再被称为,“佟半朝”,那也是在大清潜规则内玩的,保举的都是佟家自己人或者是亲朋好友。

    啥潜规则?

    奴仆不能做官。

    注意这种奴仆,指的是签下卖身契的那种奴仆,不是满洲里的,“奴才”。

    年羹尧如此嚣张的举动,简直就没有把隆科多放在眼里,这怎么能不引起隆科多的重视和不满。

    隆科多是什么人?

    当年陪同先帝擒拿鳌拜的人之一,先帝的嫡亲表弟,敢让废太子胤礽等一众皇子喊自己为舅舅的人。

    他年羹尧算哪根葱呀!

    竟然敢抢他的权柄。

    而且这也是一条金晃晃的发财致富的路子。

    俗话说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隆科多自然对年羹尧很是不满,联合不少满洲贵族,向皇上参奏年羹尧。

    除此之外了,其实胤禛对年羹尧也很是有些意见。

    年羹尧高傲自大,胤禛已经习惯了,倒也见怪不怪,没以前那么气了。

    他不听胤禛劝和怡亲王胤祥、隆科多和解的事情,胤禛一边头疼,心里一边也松了一口气,要是自己底下的三巨头亲密无间门,那胤禛反而是肯定得担惊受怕。

    但让胤禛对其最有意见的是——年羹尧对胤禟的态度。

    胤禛把胤禟调到西北大军里,一方面是为了分隔胤禩、胤禟、胤俄几人,另外一方面也是想着年羹尧是自己人,让年羹尧监视胤禟。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羹尧把心思都放在打仗建功立业上面去了,对这事极为敷衍了事,说的都是套话,没有一丁点有用的信息。

    这自然让胤禛不满意,但还是稍微可以体谅一二,为此他还接连写了好几封信去问年羹尧,结果年羹尧依然是敷衍了事。

    最后,胤禛直接明说了,要年羹尧拦着胤禟,暗中监视胤禟不许他回京。

    年羹尧这才写了一封详细的描述胤禟生活的信给胤禛。

    当时胤禛虽然没说什么,可心里却给年羹尧记了一笔,觉得他老毛病又犯了。

    不过因为当时战火已经点燃了,胤禛没精力和心思计较这些事情,所以没表现出来,反而夸奖了年羹尧。

    但这并不代表,胤禛忘了这事。

    好在后面年羹尧好像是回过了神,或者是突然领悟到了胤禛的心思,写了一封参奏胤禟的奏折让人送回京城,这让胤禛心里舒服了不少。

    可没想到在青海大捷之后,年羹尧竟然又写了一封奏折,竟然为胤禟遮掩起来。

    虽说年羹尧的用词很是小心谨慎,但对于胤禛来说,几个兄弟里他对于胤禟是最最厌恶的,所以胤禟有一丁点风吹草动,胤禛都能十分敏锐的察觉出来。

    这次也不例外。

    但胤禛知道胤禟这人生性狡诈,最初担心年羹尧被胤禟忽悠了,因此忙写信提醒他,要年羹尧小心谨慎。

    不过心里,胤禛却非常警惕,立马秘密派人去西北,查看究竟。

    结果这一查,可把胤禛气了一个够呛!

    年羹尧不但没有对胤禟严加看管,反而是对其放松了监视,而且还准许胤禟在西北经营买卖,并且给了胤禟和他以前的心腹传教士穆景远等人交流联络的机会。

    原本青海大捷的喜气,都被年羹尧这一出冲散得干干净净。

    此举,完全和胤禛的心思不合,年羹尧这种监视,监视和不监视有什么区别吗?

    年羹尧难道不知道自己最恨的就是胤禟吗?

    哦,年羹尧可能还真不知道!

    毕竟传闻中胤禛和胤禟的那点恩恩怨怨,在外人眼里,胤禛要是还一直记着,那反而是小家子气,掉价了。

    除此之外,胤禛这会儿和之前可一直都没有和胤禟撕破脸。

    年羹尧这十几年来一直在外为官,胤禛也不会拿自己和胤禟的不合与年氏说,年羹尧可能还真不知道。

    虽然胤禛多次和年羹尧写信,表明自己对胤禟的不喜。可胤禛其实也没有写的太明,只是不喜而已,不让胤禟回京城而已,并没有上升到想要胤禟性命的高度。

    这就让年羹尧有些错判。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年羹尧其实心里一直觉得自己能有今天,靠得不是胤禛,而是先帝和自己的真本事。

    瞧之前胤禛的心腹,又有哪一个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所以面对先帝的儿子九贝子胤禟的时候,年羹尧多多少少因为先帝的缘故,要给对方一些脸面。

    而且他一向自傲,干不出对没有多少私人恩怨是自己旧主儿子的人□□。

    年羹尧前面走文路,也学到了一些陋习,凡事都要讲究一些格调。

    为胤禛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坏事,这种自降身份的事情,年羹尧不原因去做,觉得太掉价,有辱自己的身份。

    毕竟年羹尧自己的确有真本事,凭借真本事也能升官封爵,那为什么要干那些龌龊的事情了?

    但这在胤禛眼里,那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要是年羹尧竟然让胤禟在西北经商。

    这着实让胤禛十分敏感。

    毕竟当年胤禩能挖走大千岁党那么多人,拉拢那么多人,到处撒钱去收买人心,让人歌颂自己,靠得就是胤禟的钱财。

    再加上满洲贵族们之前参奏年羹尧的种种事情,其中一方面事情可是和八爷党等人藕断丝连,这自然让胤禛心生警惕。

    有兵,有钱。

    真巧,还有一位留着年家血脉的皇子。

    这要是勾结起来……

    如何不让人寝食难安。

    但胤禛到底有做一个明君的心胸,尤其是年羹尧的确有些真才,对于真有才的人,心胸宽广的皇帝都能容忍一二。

    所以胤禛没有第一时间直接杀驴卸磨,而是给年羹尧一个机会,回京述职,大家一起好好说清这些事情。

    或许其中就有什么理解不到位,或者是被人蒙骗之类的,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283章 都是错觉

    蕙兰被胤禛委以重任抚养九阿哥福惠,在外人眼里十分荣耀的事情,在蕙兰这里却有些吃力不讨好。

    不过胤禛都开口了,蕙兰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按照以往弘昴三兄弟的待遇来给福惠,也给福惠找了一个识字的宫女,给他启蒙读书。

    在翊坤宫住了一段时间后,福惠也习惯了在翊坤宫的生活。

    这让蕙兰松了一口气。

    刚刚从西配殿出来,张高就迎了上来,小声的说道:“主子,四阿哥派人来说,皇上已经同意了抚远大将军年大人回京。”

    “本宫知道了。”蕙兰应道。

    对于这事,蕙兰早有预料,甚至于还巴心不得。

    若不是胤禛亲眼看见年羹尧那么自负、膨胀、嚣张,他或许也不会那么快收拾年羹尧。

    要知道胤禛当时可是胤禩、胤禟、胤俄、隆科多、年羹尧几人同一时间,一起收拾。

    这种情况下,老实说,很容易翻车。

    正常人,都会一个一个的收拾,这样压力和威胁都会少很多。

    只能说,胤禛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靠的不是绝对的运气,也有一部分实力。

    年羹尧回京所有人都觉得蕙兰这边会有些动作,无论是紧张也好,还是决定合作也好,肯定会有些动作呀。

    然而让这些人失望了,蕙兰对此并不在意,弘昴也是,只有九阿哥福惠有些期盼二舅舅的到来。

    不过很快,很多人的视线都从蕙兰母子身上移开了,因为年羹尧那边发生的事情,可谓是让人瞠目结舌。

    年羹尧此次回家,是携带青海大捷而归,所以胤禛也是按照给功臣的待遇给年羹尧的。

    胤禛专门让礼部拟定仪注,礼部满洲出生的侍郎三泰对年羹尧颇为有些微词,所以拟定的仪注就是按照旧例来的,自然让胤禛非常不满意,直接将其降一级,将迎接年羹尧的仪注抬高了不少。

    这对于臣子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荣耀了。

    没想到,年羹尧人家自己已经安排好的怎么显摆自己功绩的荣耀之旅,他一路走来,让人沿途垫道叠桥,铺面俱令关闭。

    陕西巡抚范时捷、直隶巡抚李维钧跪地迎送。

    不过在年羹尧达到京城的时候,这些事情还没传到京城来,但年羹尧一路上一直都被吹捧着,所以到了京城也没有收敛,

    从广宁门进京,王公大臣亦跪接于广宁门外,年羹尧策马而过,毫不动容。王公下马问候他,他也只略点头而已。

    【混账!】

    见年羹尧看着鼻孔看人,前去迎接他的不少人心里都是一肚子火。

    不过是打赢了一个青海大捷而已,就如此猖狂,要是再立下功劳,年羹尧岂不是要上天。

    唉,这些人小视了年羹尧,因为在他心里自己已经上天了。

    胤禛赐座,年羹尧谢恩后,就大大咧咧的直接坐了下去,还是箕坐,全无人臣之礼。

    见年羹尧这动作,胤禛心里就不喜了。

    因为上一个在胤禛面前这么坐的人,正好是胤禟。

    再加上之前年羹尧对胤禟的种种行为,胤禛心里越发觉得年羹尧是不是和胤禟勾搭在一起了,所以才会有相同的习性。

    不过胤禛一向会隐忍,并未立马发作,而是先问了他最关心的问题,青海那边的局势到底如何。

    这可是自己的战绩,年羹尧自然是详详细细的和胤禛说了,胤禛对此十分满意,赏年羹尧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及金币等物。

    然后又认人叫来九阿哥福惠,让年羹尧和九阿哥福惠去侧殿说话。

    年羹尧虽然膨胀了一些,可到底脑子还没傻,见有人在屋子里,年羹尧见到九阿哥福惠也只是叮嘱了他一些话。并没有明说要小心庆贵妃之类的话,只是告诉他,要是受了什么委屈,一定要说出来,告诉皇上。

    不过这话的意思,和明说差不多了,就是没有完全撕破脸而已。

    年羹尧回京后,除了走亲访友外,就是和顶上三巨头拉扯。

    因为年羹尧在川陕那边做了十几年的官,对那边的情况很是熟悉。但胤禛知道一个官员一直在一个地方做官的威胁性,再加上之前的总总事情,胤禛有意将年羹尧调离西北。

    但在不打算玩,“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之前,要将立下大功的年羹尧安置妥当,自然只有中央朝堂。

    因此在年羹尧在京城的这段时间,胤禛经常召见年羹尧入宫,和他商量政务,就是想要看一看年羹尧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

    除此之外了,胤禛也尽量开解年羹尧,要他体谅和配合怡亲王胤祥有关会考府的工作。

    胤禛对年羹尧的态度极为温和,哪怕有人参奏年羹尧,胤禛也只是用非常委外的语气和年羹尧说,想让他知错就改,但之前做错的事却不给予惩罚。

    这样的态度,给了年羹尧更大的错觉,将胤禛的话当真,还真以为胤禛没了他连朝政都处理不好了。

    因此年羹尧一点收敛和遮掩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在京中招权揽势,并且还自负自己是文武全才,肆意插手各个部门的政务。

    与此同时,年羹尧还让人宣扬自己的权威、功绩,以求让京城所有人都知道他有多牛逼,他有多得宠。

    所谓有主必有其仆,他的家仆魏之耀也倚仗主势,作威作福。

    原本的直隶守道李维钧让自己的一个小妾认了魏之耀为干爹,然后扶正了这个小妾。

    于是大清堂堂直隶守道成了年羹尧的家奴之婿。

    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脸都不要了。

    但靠着这层关系,李维钧顶替了自己的上司赵之垣的位子,成为了直隶巡抚。

    而这首当其冲的就是隆科多,在关于人员调动时,应该由吏部来做才是。

    更让隆科多气恼的是,赵之垣被年羹尧弹劾被罢官后,竟然没来找他,而是去找了年羹尧,对其行贿了二十多万两银子的财物,请求年羹尧为自己保官。

    年羹尧这人还是很有信用的,收钱办事,借着这次回京的机会,他把赵之垣也带上了,还真在胤禛面前保举赵之垣,而且保举看好几次。

    但胤禛显然又不是一个傻子,他还记得之前就是年羹尧弹劾了赵之垣,这会儿又来保举他,肯定有问题呀!

    不过直接拒绝年羹尧肯定不行,于是胤禛就把这事推到了隆科多身上。

    隆科多倒是不怕背锅,硬和年羹尧斗了好几个回合,最后年羹尧败下阵来,但年羹尧可不是那么心胸宽广的人。

    先安排了赵之垣贵州石阡府任知府,随后年羹尧就状告隆科多宠妾灭妻,其宠妾李四儿不但有谋害嫡母的嫌疑,并且还暗示隆科多有指示李四儿在暗地里卖爵鬻官。

    对于年羹尧参奏的这事,其实在京城上层阶级都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

    要知道隆科多可是把嫡妻的诰命夺了给了李四儿,李四儿还穿着诰命夫人的礼服,进宫朝贺领宴了。

    没人告吗?

    怎么可能没有!

    不过是先帝和胤禛都无视了这事而已,因为他们都要依仗隆科多。

    先帝当年是到了晚年防备着儿子逼宫,所以只能信任自己的嫡亲表弟隆科多。

    而胤禛这里,隆科多是做了十几年的九门提督,对于京营掌控能力极强,在胤禛没有掌大权之前,他不能动隆科多。而且隆科多还有助自己登基之功,各方面原因,胤禛都暂时动不得他。

    对于一个事业心很重的男人来说,宠妾灭妻算什么事呀!只是私德有亏而已。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对方大节无亏就是。

    因此对于年羹尧的状告,胤禛只能和稀泥。

    他不可能真顺着年羹尧的话,因此处罚了隆科多。

    而且年羹尧入京后的总总表现,已经在胤禛心里扎了很多根刺,年羹尧如今对上了隆科多,要是让他得逞了,那年羹尧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怡亲王胤祥?

    还是……他!

    年羹尧对胤禛和稀泥的态度,十分不爽。

    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当时做事行事难免会受到影响。

    年羹尧也是如此。

    尤其是这次针锋相对,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是隆科多赢了。

    这让不少满洲贵族心花怒放,四处宣扬,将隆科多视为自己这一方的领头羊。

    与此同时也让年羹尧心烦意乱,担心很多依附他的人,觉得他斗不赢隆科多,没有前途,不能当好一个魁首,为大家谋取好处,担心这些人因此骑墙。

    所以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年羹尧礼仪铺张、举动傲慢,举手投足见都是满满的老子是大清功臣,老子是皇上心腹爱将……你们都矮老子一头的姿态。

    连面对陵墓都修在胤禛隔壁的怡亲王胤祥的府邸,年羹尧去参加宴会后,更是嘲笑道:“怡亲王府邸外观宏敞,而内草率不堪。矫情违意,其志可见。”

    年羹尧一是见不到这种矫情的人,二是想要借此,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实力。

    连怡亲王胤祥他都敢嘲讽,还有谁,比他更牛逼呀!

    这副鼻孔朝天的姿态,着实令人反感。

    第284章 开始下手

    别人觉得年羹尧牛逼牛逼不知道。

    但此举,无疑是惹到了如今脾气还算不错怡亲王胤祥。

    怡亲王胤祥原本只是和年羹尧在西北四省财务上有些政务矛盾,对他本人没什么意见,毕竟之前以隆科多为首的人要求换将的时候,怡亲王胤祥还力挺了年羹尧,也就是因为他的力挺,让胤禛坚定了支持年羹尧的决心。

    只是没想到,年羹尧半点都不念着这事。

    怡亲王胤祥是没有想过因此收到年羹尧什么好处,但没想好好处没有不说,反而是被年羹尧嘲讽。

    他就是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了。

    怡亲王胤祥虽说因为一废太子的事情,沉寂了十几年,但其实怡亲王胤祥在这十几年里日子过得不差。

    先帝在不见待他,怡亲王也是皇子,内务府的份例可没有少,而且还有胤禛时不时的补助,至少怡亲王胤祥是没有沦落到像他哥哥胤裪那样还亏空的时候需要卖自己嫡福晋的嫁妆。

    这十几年来,虽说有些拖垮了怡亲王胤祥的身子骨,消磨了怡亲王胤祥的意气风发,但骨子里怡亲王胤祥还是皇子,有着自己的高傲。

    年羹尧或许是久在外面不清楚京城的事情。

    和很多人一样,怡亲王胤祥也觉得如果不出意外四阿哥弘昴会是皇位最大几率的继承人,所以他的一言一行被很多人盯着,怡亲王胤祥自然也会分出一丝精力来关注这事。

    毕竟没有说比怡亲王胤祥更明白,一旦压错宝后,会有什么下场。

    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四阿哥弘昴是个风向标。

    年羹尧回京后,四阿哥弘昴可从来没有故意和年羹尧接触过,还是采取了和之前一样的策略,能躲就躲,躲不过就装傻。年羹尧再狂妄,也不敢当着很多人的面,动手打皇子。

    虽说四阿哥弘昴的态度和之前对别人的一样,但问题是别人和年羹尧不一样呀,因为九阿哥福惠被庆贵妃抚养着,这关系就不一样了。

    但四阿哥弘昴对年羹尧的态度却是一样的,这就不免让怡亲王胤祥侧目。

    怡亲王胤祥在京城而且和胤禛走得非常近,所以看得很清楚。

    胤禛不喜八爷党等人,对着隆科多也防备着。

    对年羹尧……

    瞧四阿哥弘昴的态度,八成也防备着。

    不过怡亲王胤祥就比隆科多聪明多了,既没有和年羹尧在朝堂上明着对着干,也没有四处诋毁年羹尧,更没有让御史参奏年羹尧。

    只是以,“开玩笑”的语气和胤禛说了这事。

    然后就当做对这事不以为然一般,之后半点都没有在做出在意这事的举动来。

    怡亲王胤祥虽说是以开玩笑的语气说的,但听到了胤禛的耳朵里,就不是开玩笑了。

    他心里知道,怡亲王胤祥既然会把这事说出来,那心里对此就肯定有些意见。

    不过孔子《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面对年羹尧如此的举动,胤禛特意在朝廷上大谈自古以来的君臣关系,以图点醒年羹尧。

    然而年羹尧不知道是对此不屑一顾,还是压根就没有觉得胤禛说得是他,行事作风丝毫没有半点改变。

    说了两次年羹尧依然不改后,胤禛心里是真对年羹尧恼怒了。

    胤禛的心腹有人察觉到了胤禛对年羹尧态度的变化,于是趁机上奏,建议扣留年羹尧。

    但被胤禛拒绝了,一来是胤禛相信自己能掌控局势,二来胤禛一向都喜欢谋定而后动,他还算是顾全大局的那种性子,之前可没有想过要除掉年羹尧。

    如今各方面都没有安排妥当,突然将年羹尧拿下,会造成朝堂尤其是西北那边动荡。

    胤禛可是想要武功的,还特意设置了西宁办事大臣这一职位,这职位全称为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也就是驻藏大臣的前身。

    他之前是准备筹备两年军械、军械、银粮,然后后面看准时间在西北来一个大的。

    但现在看来,年羹尧打仗的本事有,但要是再让他立功,他怕真的是要上天。

    因此对年羹尧,胤禛心里现在的底线就是——人可以不杀,但一定要调离西北。

    因此,在年羹尧十二月底启程回西北的后。

    胤禛一边继续稳住年羹尧,又以褒奖他平定青海及其他少数民族叛乱的功劳,特赐年羹尧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职(由次子年富世袭)。

    另外一边,胤禛开始拉拢以岳钟琪为首的,之前青海大捷时候,名义上是年羹尧下属的将领。

    并且在与封疆重臣们的密折批示上暗示自己对年羹尧的不满,并明示相关大臣要及时表态,最好还能就己所知揭发年羹尧的大小罪过与劣迹。

    胤禛暗示的这些人里,不乏有一直都看不惯年羹尧所作所为的人。

    不过胤禛觉得年羹尧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且天高皇帝远的,真要造反,打到京城来也需要一些时日。

    对于胤禛来说,反而隆科多让他更加寝食难安。

    隆科多一直参奏年羹尧的事情,让胤禛心里一直很是不爽。

    年羹尧该不该参奏?

    该!

    他干得那些事情,的确应该参奏。

    但问题是,隆科多参奏年羹尧的动机却是暗藏私心。

    年羹尧之前说隆科多指示自己的小妾李四儿卖爵鬻官,这事还真不是在乱说。

    其实这事早在先帝时期就有,不然那,“佟半朝”的外号是怎么叫出来的。

    胤禛继位后,因为是隆科多保驾护航的,所以对于佟家的势力他是半点都没有清算。

    如今的佟家还是,“佟半朝”。

    这也是为什么隆科多极为不爽年羹尧的原因。

    在,“佟半朝”的佟家面前,年羹尧算哪根葱呀!

    竟然敢和他横,抢他的,“生意”。

    别看胤禛让自己的心腹推荐人才,事实上如今大清官员绝大多数的调动还是吏部在管,自从胤禛上位后,隆科多就一阵在管着吏部,其中可捞了很多油水。

    比起年羹尧,胤禛更忍不了隆科多,时不时就要倚老卖老对自己指指点点一番。

    虽说站在外人的角度上讲,两人是半斤对八两,差不多,五五开。

    但谁让年羹尧是外放,而隆科多天天都在胤禛面前晃悠。

    俗话说,“远香近臭”,自然胤禛对两人的不喜程度不一样。

    翻了年,胤禛就找了一件事把隆科多发作了。

    在胤禛继位后,就让隆科多的次子玉柱当了銮仪使,这次就借着玉柱在担任銮仪使期间贪污受贿,犯了和隆科多当年一样的错误为由,将夺职罢官,交由隆科多管束。

    并且以此为由,夺了隆科多九门提督的官职,让他回去好好教导儿子。

    隆科多虽然因此心里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

    觉得是前兆。

    但胤禛太会做戏了。

    夺了隆科多的官职后,立马将隆科多叫到了御书房,对其推心置腹一番。

    还拿当年先帝时期隆科多在担任銮仪使时候贪污被人捅出来,然后先帝给予他惩罚做例子。

    说是自己就是因为看重他和玉柱,所以才会罚得严,让他们好好涨涨记性,改了性子。

    这话还是能说得过去的,因为玉柱就是李四儿给隆科多生的儿子,隆科多平时可是一点都不会委屈了玉柱,对胤禛求官,也是替玉柱求,丝毫没有想起自己的嫡长子,更何况是打骂他。

    胤禛话里话外都是,等过段时间,两人长了记性后,就让两人官复原职,而且还对其委以重任。

    隆科多有没有被骗到不知道,但他并没有立马造反。

    胤禛要的也就是这一点。

    ***

    另外一边,年羹尧自己却不知道胤禛已经在着手对付他了,胤禛给年羹尧的恩赏,迷惑住了年羹尧。

    为此他依然不改性子,翻了年,还没出正月了就指示自己的心腹陕西巡抚胡期恒参劾了一位下属官员——陕西驿道金南瑛贪污。

    为什么参奏他?

    因为这位是怡亲王胤祥保举的会考府官员。

    陕西驿道这个官职虽小,但油水多,而且消息灵通,又是运粮草的必经之处,因此年羹尧之前是保举了自己的人。

    然而没成想因为这位子因为先帝驾崩所以之前空着,因此怡亲王胤祥同时举荐了金南瑛,最后胤禛选择了金南瑛。

    金南瑛因此就拜到了怡亲王府门下,公务上虽然很是配合年羹尧,但在其他事情上,金南瑛仗着背后有怡亲王在,根本就不理年羹尧。

    这就让年羹尧简直是新仇加旧恨。

    只是不巧,胤禛对金南瑛还有些印象。

    比起年羹尧和隆科多,显然胤禛更信任怡亲王一些。

    因此胤禛直接说这是,“妄参”,并且胤禛当众点名批评了年羹尧,然后就让吏部议处。

    与此同时,胤禛还借此事,骂了隆科多一顿,认为他管理吏部,却没有好好管理好官员,让他们肆意妄为的参奏、意图扰乱朝政。

    因此削了他太保和一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卸下吏部的工作,命令隆科多去阿兰善等处修城开垦土地。

    第285章 侥幸心理

    其实也不怪隆科多和年羹尧蠢,会被胤禛的演技迷惑。

    因为胤禛在年羹尧回京后一直都表现出一副针对廉亲王胤禩等人的态度。

    先是骂胤禩办事都是以结交人的心思为主,半点都没有为大清江山社稷着想。然后反手就以裕亲王保泰迎合廉亲王胤禩,没有君臣大义为由,罢黜了保泰的和硕亲王之位。

    和八爷党搅得最深的宗室亲王,就是裕亲王保泰,他完全可以当做一个八爷党的风向标。

    而这个风向标被胤禛罢黜,就表明了皇上的态度。

    隆科多和年羹尧都以为胤禛要收拾的,或者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火,烧到的对象不会是自己,而是八爷党等人。

    因为有些八爷党的确仗着身份跳的很欢,不拿胤禛当一回事。

    比如佟家长房出身的鄂伦岱。

    在胤禛对自己姨母所生的儿子阿尔松阿以结党营私罪处置的时候,鄂伦岱就跳了出来,直接把胤禛的御批当着所有人的面扔到了地上,极力党护阿尔松阿。

    在康熙朝因为先帝的纵容,养成了鄂伦岱胆大妄为的性子,又因为只要他们不造反,因为佟家人,先帝最多也就是革职而已。所以他倒也敢作敢当,把所有人罪责包括一些足以定死罪的罪责全部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胤禛敢处死他吗?

    还真不敢。

    鄂伦岱是长房继承人,是佟家族长,再加上之前一直跟着佟家大部队走,所以佟半朝的资源,鄂伦岱比隆科多拥有得更多。

    在佟家还是佟半朝的时候,胤禛还真不敢直接处死他。

    再加上,这辈子皇太后乌雅氏没驾崩,那阿尔松阿可是皇太后亲妹妹的儿子,这段时间,皇太后那么配合胤禛,胤禛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多多少少要给皇太后一点脸面,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将阿尔松阿革职发往盛京。

    但即便是这样的结果还是让鄂伦岱很是不满。

    他跳出来和胤禛作对,当然不是傻了。

    鄂伦岱看出来了廉亲王胤禩和恂郡王胤祯现在都有些心灰意冷,没有多少斗志的模样,但八爷党内成员还是有不少,所以他想要接手八爷党。

    而是想要当党首,那就必须要护住党内成员,不然还当个屁党首呀!

    然后也不知道鄂伦岱是真瞧不起胤禛,不满这事,还是被人算计,多喝了几杯黄尿。

    竟然在雍正三年正月初一这一天清晨,直接在乾清门院内掀衣便溺。

    这简直就是直接打胤禛的脸,胤禛大怒,下谕旨骂其,“罪恶多端”,但也只能将其赶回家暂时待着。

    所以隆科多和年羹尧就觉得,有鄂伦岱等人顶在前面,他们不可能是胤禛的第一目标。

    事实上,他们的想法也没错,胤禛烧的第一把火的确是八爷党等人。

    只是罢黜了保泰后,胤禛见八爷党等人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心是彻底放松了下来,然后嘛,和隆科多年羹尧想得不一样。

    胤禛见状就觉得八爷党等人都是秋后的蚂蚱,逃不掉了,早收拾,晚收拾都差不多,不用特别着急。

    先过个好年再说。

    只是没想好,这正月还没出了,年羹尧就一头撞了上来,目标还直指怡亲王胤祥,这下子胤禛对他和隆科多忍不下去了。

    要知道隆科多和年羹尧在他继位后,除了有背景的官员外,中层阶级的官员,被这两人换了一半有余。

    虽说换下去的人,的确都是屁股上有屎的,可上位的那些官员,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甚至于说句不好听的,比之前那些官员都还不如了。

    虽说中下层官员混乱,从一废太子后就开始了,但这些人都还保有一点点的底线,那就是——贪污搜刮都可以,但绝对不能让直辖的来个官逼民反。

    当然不是谁微操都厉害,能精准的把握住这其中的度量,所以总会有一些地方的百姓活不下去,然后官逼民反了。

    然而先帝用事实告诉了所有人,他可以对贪污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谁逼反了百姓,谁倒霉,谁求情都没有用的那一种。

    另外了,先帝用人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哪怕就是在外人眼里顺风顺水的年羹尧,其实也在先帝的手下办过一些小差事,办得坦坦荡荡后,先帝才对年羹尧委以重任,而非直接空降。

    那种没办过什么差事的人,没有实操经验的人,皇上就算再看好,也只会像蕙兰的哥哥高瑞那样塞到皇宫的侍卫大军里,让其历练一二,表现好的,才会慢慢的委以重任。

    而现在被隆科多和年羹尧举荐上位的那些人,不少人都是直接空降,一点实操的经验都没有。

    那这些人怎么办了?

    这里就要说一下为什么胤禛会那么讨厌隆科多的原因。

    一方面是当年他继位的猫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佟家。

    佟家为什么能被称为,“佟半朝”,就是因为在一废太子之后,佟家利用先帝对皇子们的不信任,举荐了很多自己的亲朋好友,而这些亲朋好友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

    没能力怎么当官了?

    这里就要涉及到了一个外地做官的潜规则了,那就是——雇佣本地的师爷治理民生、雇佣本地青壮当衙役。

    所以才会有那么一句话——流水的知县,铁打的胥吏。

    这些本地的师爷,一般都出自地方豪强,即便祖上不是,但等多当了几年师爷,也变成了地方豪强。

    而那些衙役,也多是地方大姓之家,在地方里人多势众,如此才能管得好治安。

    民生有师爷,治安有衙役,官员只需要捞银子就是了。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员都这副样子,人都有私心,都想过得更好,以师爷为首的那些人,怎么可能不趁机捞些好处。

    这还算是人品不错的,只是捞些好处,要是遇见一些人品不好的,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不知道。

    毕竟有些时候,人的下限,就是永远没有下限。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别人干不出来的。

    或许不是佟家开的这个头,但在胤禛眼里,却是佟家将这个,“好习惯”发扬光大的。

    因为之前先帝和其他皇帝玩平衡玩的不错,没有真正的有一党是一家独大过,哪怕是当年的鳌拜,其实那也只是因为宗室权王们想要看小皇帝的笑话而已。

    所以一般情况下底下的官员不敢闹得太过,以免被对方抓到把柄,告到皇帝那里去,没了乌纱帽和性命。

    而佟家这里,当时的先帝以为两废太子,已经没有多少精力去管这些事情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儿子和宗室身上,对于外面的官员,唯一的标准是对他忠心,也不是能力和人品。

    在这种情况下,佟家先天性的占据了优势。

    到了胤禛这里,隆科多怕是觉得姐姐孝懿仁皇后对胤禛有养育之恩,自己又对胤禛有上位之恩,所以想要把这事发扬光大。

    怕是想把,“佟半朝”,变成,“佟朝”吧!

    隆科多心里有没有这么想,不知道。

    但胤禛心里却是这么想的。

    因为年羹尧都假惺惺的,说自己眼睛和心脏不好,请求辞去抚远大将军之位,求胤禛将他调回京城。

    这事是在刚刚打赢罗卜藏丹津之乱的时候,胤禛的封赏还没下来,年羹尧上的奏折。

    只要是聪明人都能看得出来,年羹尧这是在以退为进——要是真身体不好,咋不直接乞骸骨了,年家,“身体不好”那不是出了名的吗?

    毕竟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就是以这样的理由,在仕途正好的时候乞骸骨了。

    而年贵妃的早逝,也印证了这事。

    这封奏折无不说明,年羹尧贪恋权势。

    可好歹人家年羹尧还假惺惺的摆出了一个姿态来,隆科多比年羹尧大几十岁,可半点姿态都没有摆过。

    但无论是摆过姿势的年羹尧,还是半点姿势都没有摆过的隆科多,在这样让他们胡搞下去,大清官场还不知道有多混乱。

    刚刚继位就设立了会考府的胤禛,显然是非常讨厌这些人的动作。

    他是一个标准的满人皇帝,官员搜刮一些民脂民膏,胤禛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些人贪污到国库,贪污到他头上去了,胤禛可就忍不了啦。

    尤其是在军饷、军械等有关一个国家命运的东西,也大贪特贪,作为继位后还没有遭到毒打,想着文治武功都要的胤禛,自然对此厌恶不已。

    胤禛把年羹尧和隆科多都骂了罚了后,像是要安他们的心一般,让他们心里觉得胤禛只是在维护怡亲王胤祥,而非想要动手针对他们。

    因此八爷党等人又倒了霉。

    这一次胤禛直接和八爷党等人撕破脸了,他之前虽然有责问胤禩收买人心之类的话,那都是拿着以前先帝对胤禩骂的话在攻击胤禩,自己并没有玩出什么新花样来。

    而这一次,胤禛直接以结党营私的罪名,要给胤禩、胤禟、胤俄以及阿灵阿、纳兰揆叙、鄂伦岱等人治罪。

    连死人都翻出来治罪,这是彻底撕破脸了。

    第286章 出孝之后

    首当其中的就是鄂伦岱,直接被革除了领侍卫内大臣的官职,被发往奉天。然后死了的阿灵阿和纳兰揆叙也没跑掉,被胤禛削官去谥毁名。

    在所有人都觉得胤禛要趁势把胤禩等人也一网打尽的时候,胤禛却突然住了手。

    以出孝的名义开始加恩,当然对象不是八爷党等人,而是怡亲王、隆科多,以及像马齐那样一起搀和进夺嫡里,但等胤禛登基后,立马来抱大腿的人。

    这一次马齐就得到了一个骑都尉的爵位,可以让嫡长子之外的儿子袭爵。

    当然胤禛派发福利最多的人还是怡亲王胤祥,他被特意恩宠了一个郡王的爵位,这个郡王爵位可以直接现在就让自己儿子承袭。

    怡亲王谢恩后,选了嫡次子弘晈承袭,被胤禛册封为宁郡王。

    而如今胤禛自己的儿子,还是光头阿哥了。

    这让所有人都明白了怡亲王胤祥有多得圣心,然而总会有一些人想法异于常人,就是见不得把人好,把人越要就越喜欢将其拉下来,到了胤祥这里也不意外。

    稳住了隆科多和马齐,不怕没有文官干活,运作不起来大清这台国家机器。

    与此同时像是担心胤禩等人狗急跳墙,进行最后一搏,所以胤禛没有继续针对胤禩等人,而是将目光落到了年羹尧身上。

    今年年初,胤禛彻底起了要打压年羹尧的心思后,就找了一个理由,派都统楚宗去西宁,从年羹尧手里接过了监视胤禟的工作。

    能在这个时候派出去的人,或许不是胤禛的心腹,但肯定是能读懂胤禛心意额人,因此都统楚宗到了西宁后,就开始写奏折拿着各种条条框框去参奏胤禟。

    说得是非常有理有据的。

    胤禛就拿着这个为由,表达了自己对年羹尧的不满,说年羹尧不按照实情参奏胤禟,有负皇恩。

    年羹尧心里是半点不愿意搀和进皇家这些龌龊事情里,再加上心里一直有先帝对他的知遇之恩,所以的确对胤禛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办法,年羹尧只能将都统楚宗参奏胤禟的罪,誊抄了一边,上奏了上去,并未给胤禟张罗更多的罪名。

    结果这份奏折,胤禛一看,心里的火就起来了,觉得年羹尧这简直是对自己敷衍了事,心里没有自己这个皇帝了。

    俗话说看一个人不顺眼的时候,对方做什么,都是错的。

    搁在年羹尧这里也是一样。

    三月京城罕见的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天象,被钦天监的人说成是大吉之兆,是祥瑞。

    按照官场潜规则,出现祥瑞,尤其是国都出现祥瑞,品级达到一定高度的官员都需要上奏折,恭贺皇上。

    这一次也不知道是年羹尧一向都是大大咧咧不细心的性子,还是手下的幕僚是草包,奏折上竟然将,“朝乾夕惕”误写为,“夕陽朝乾”。

    引得胤禛大怒,然后借此机会当着所有人的面痛骂了年羹尧一顿。

    至此从翻了年后,年羹尧就一直再被胤禛训斥,不少接到胤禛暗示的臣子,已经很多脑子灵活的人,都开始疏远年羹尧来。其中不乏一些,之前是年羹尧举荐的臣子。

    胤禛要对年羹尧下手,自然不会指望这些墙头草,他下令让怡亲王胤祥的连襟伊都立去担任山西巡抚。

    山西这地方,位于川陕于京城之间,年羹尧要是真反了,也有山西作为屏障,不会被他一口气打到京城来。

    为什么选择他了?

    除了因为伊都立是怡亲王胤祥的连襟外,伊都立还是年羹尧的乡试同科。

    之前说过,年羹尧自傲于进士出身,所以对于乡试和殿试同科看得很重,伊都立本就是满洲勋贵出身,年羹尧对其自然是多有拉拢,两人世交早在胤禛尚未登基的时候就很是不错。

    只是交情归交情,哪有自己的前途重要。

    胤禛下令让伊都立做年羹尧的邻居,着实又把年羹尧迷惑了一番,殊不知胤禛玩得是间谍。

    一方面指示伊都立和年羹尧继续交好,另外一方面让伊都立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山西的兵权,接手山西陕西两地最大的财源重地——河东盐场。

    因为是旧友,又是同科来接手,年羹尧虽然还是有些不情不愿,可好歹没有剑走偏锋直接造反。

    只是不是人人都是伊都立,会老实的一心一意为胤禛做事,伊都立会如此老实,也是因为经历过他外祖父索额图的事情,知道不能和皇上对着干。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心里打着各种各样的小算盘在行事。

    不过朝堂上的暗潮涌动,胤禛的三线操作,都没有怎么影响到后宫的人。

    出孝后,对于后宫的人来说,就有两件事情要来了——五阿哥弘昤的大婚仪式,以及雍正三年的大选。

    前者是先帝赐婚的,自然不可能更改,得让钦天监选个吉日,让五阿哥弘昤迎娶郭络罗氏。

    而大选这事,是大清的国策,守孝三年,宗室子弟又长大了不少人,需要娶嫡福晋了。

    胤禛的儿子六阿哥弘昼这届大选年纪也到了,该指婚了。

    另外呢,这可是胤禛登基后的第一次大选,哪怕就是做做样子,胤禛也要选几个秀女入后宫。

    不拘人数,但必须要有,以示自己对大清选秀这事的看重。

    偏偏胤禛不单单是子嗣不多,后妃也不多,尤其是高位分的后妃更是不多。

    这让,不少之前没有抱到胤禛大腿,或者是想要走捷径路子的人,早就为此迫不及待了,家里已经教导了闺女三年,就等着这一次能,“高中”。

    不单单是有资格参加大选的秀女人家为此蠢蠢欲动,连包衣人家里有一些也蠢蠢欲动。

    虽说孝期内,没人要求皇上能做到绝对的守身如玉不近女色,可这到底有问题,未来一个,“不孝”就能让很多事情破产。所以不少野心很大的包衣,都没有让闺女们去勾引皇上。

    毕竟如今居住在慈宁宫的那位皇太后就是大家的榜样。

    虽说皇太后和皇上的感情并不是很好,可皇太后该有的东西,皇上一点都没有克扣。

    光是一个承恩公的世袭爵位以及抬旗,就够很多包衣眼红呢。

    可这对于后宫嫔妃来说却是一个冲击,谁也不喜欢新人,更不喜欢新人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于超过自己。

    对于蕙兰来说,大选的事情有皇后,用不着她操心,想来皇后也不会将这事交给她去办。还是弘昤大婚的事情,更让她在意。

    这天胤禛来了蕙兰这里,蕙兰就问起这事来:“皇上,昤儿指婚都已经三年了,您看是不是寻个吉日将人家姑娘迎娶回来。”

    “皇后也和朕说了这事,你放心,朕记着了,已经吩咐钦天监和内务府了。”胤禛歪在榻上说道。

    蕙兰闻言笑着说道:“皇上日理万机还记着昤儿的这点小事,妾替弘昤谢过皇上。”

    “他可是朕的儿子,大婚又怎么会是小事。”胤禛瞪了蕙兰一眼。

    不过胤禛此时此刻是戴着滤镜看蕙兰的,因此笑着说道:“知道你关心朕,不愿意为了这些事情让朕操劳,可朕却甘之如饴。”

    “皇上……”蕙兰闻言羞红脸,依偎在胤禛怀里,“妾瞧着皇上自从继位一来,一日比一日瘦,不愿意皇上您为了这些事情再过操劳,皇上您可要注意些身子。”

    胤禛抱着蕙兰说道:“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再过一段时间,他就可以将其一网打尽了。

    蕙兰闻言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般,没有顺着胤禛的话往下数。

    因为她知道,现在敢玩三线同时操作,想着最后将其一网打尽的胤禛,是极为自信,也极为有壮志雄心的。

    担心自己活得不够久,无法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所以胤禛选择了节省时间的一网打尽,而不是一个一个来。又因为对自己自信,胤禛才会选择一网打尽。

    这样的胤禛,根本就听不去别人的劝。

    谁也别想阻止胤禛爆肝。

    不得不说胤禛和皇后真是一对夫妻,在某些事情上都是一样的固执,听不见人劝。

    更何况,蕙兰其实心里也巴心不得胤禛早点驾崩,那样等她儿子登基,她就是皇太后了。

    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还需要费尽心思的算计。

    只要不插手朝政,不去触碰权利,真的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料想没有一个皇帝会在吃穿住行这方面克扣自己生母。

    如今皇太后要不是有小儿子胤祯这个软著,不知道日子过得有多快乐。即便是如此,皇太后的日子过得也不错,不喜欢的人也不用强撑着应付,直接送客就行。

    也就是因此,蕙兰不敢接嘴刚刚胤禛那话,在有四阿哥弘昴的情况下,总觉得说什么可能都是一个错。

    那干脆不说好了。

    这天胤禛留在了蕙兰这里,晚上陪着九阿哥福惠玩了一会儿,又考察了一番他启蒙的进度,很是满意,对蕙兰大加夸赞。

    第287章 一点改变

    第二天一大早,蕙兰起床伺候胤禛离开后,自己也洗漱更衣,乘坐轿辇朝着承乾宫走去,进行几乎是每天的例行公事——给皇后请安。

    等皇后出来,一番见礼后,众人落座。

    皇后面带微笑扫视了众人一眼,然后笑着说道:“皇上已经下令让钦天监测算吉日,很快皇宫里就要热闹起来了。”

    这话,大家都知道说得是五阿哥弘昤迎娶嫡福晋的事情。

    蕙兰闻言同样笑着说道:“昨儿皇上也说了这事,倒是要劳主子娘娘受累了。”

    此话一出,皇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然后继续说道:“三年一次的大选,马上就要初选,本宫不日就要回宫主持大选,圆明园这里的事情,本宫准备交给郭妹妹你暂管一段时间。”

    蕙兰闻言眉毛微挑,起身,对着皇后福身道:“妾多谢主子娘娘信任,只是妾尚无经验,万一哪里除了什么错,就不好了,若主子娘娘执意如此要让妾分担宫务,还请主子娘娘将白嬷嬷留下来辅佐妾管理宫务。”

    才说道一半,蕙兰就察觉到了一股锐利的眼光落到了自己身上,等说完后,抬眼一瞧,果然是皇后。

    迎着皇后的目光,蕙兰对其微微一笑。

    心里却冷哼一声。

    呵,蕙兰就知道,皇后根本就不想分宫务给自己。

    只是大选是大清最重要的国策之一,马虎不得,身为皇后必须要回去主持这事。

    可问题是胤禛本来就有些畏暑,加上现在没人管他了,可不是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嘛。

    因此一年到头很多日子都是居住在圆明园里,尤其是如今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了,胤禛自然更会住在圆明园。

    皇后回宫主持大选,也是需要好几天时间的。

    其实宫中有旧例,只要按照旧例来就行,没有那么多运气不好的时候,遇上什么突发事件。

    可问题是胤禛住在这里呀,如今大清朝凡事都要以这位为准为重。

    皇后这是既想要名声,又想不将手里的权利分出去。

    打量着蕙兰还是以前的蕙兰,殊不知,蕙兰心里已经有了拉下她,自己往上爬的想法。

    而这其中,宫权就有些重要了。

    有了宫权,自然也能更顺利一些。

    更何况,蕙兰之前已经意识到的自己之前那,“完美”人设,现在好像要有些被反噬了。

    她不能拒绝胤禛,这是能一句话决定她生死的人。但她可以对皇后张牙舞爪起来,慢慢的改变。

    因此她直接一开口就堵住了皇后之后的话。

    第一次要白嬷嬷辅佐,第二次学会了就可以自己一个人搞定,不在需要白嬷嬷了。

    皇后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蕙兰看,似乎也感觉到了她和以往的不同,眼角的余光扫过两边坐着的其他嫔妃,都是一副微微垂脸但耳朵竖得直直的听好戏的模样。

    抿了抿唇,皇后开口说道:“本宫正准备说这事了,郭妹妹倒是先提出来了,这的确是妹妹第一次管理这些琐事,需要一个熟悉宫务的人在身边指点,本宫到时候会将白嬷嬷留下来,郭妹妹只管使唤她就是了。”

    “多谢主子娘娘。”蕙兰又福身行礼谢恩。

    待蕙兰坐下,皇后将头转向裕嫔,笑着说道:“这一次大选,要给六阿哥指婚,不过这才初选,裕嫔也不用急,等复选的时候,你就和本宫一起回宫相看秀女吧!”

    “妾谢主子娘娘恩典。”裕嫔闻言大喜,连忙起身行礼谢恩。

    一旁坐着的齐妃见状,想了想对着皇后说道:“主子娘娘,不知这一次皇上会不会给弘时指人?”

    皇后闻言,眸光微闪,笑着说道:“本宫会问问皇上。”

    齐妃闻言,显然不满意皇后这个回答,眉毛微促。

    她现在对三福晋董鄂氏十分不满,因为三阿哥弘时的庶长子小名为桂儿,后被皇上赐名的永珅,在雍正二年正月夭折了。

    也就是说,如今皇上只有一个孙子了,那就是四阿哥弘昴的嫡长子,被皇上赐名为永璋。

    三阿哥弘时摆烂了两年多,和三阿哥弘时的关系是越来越差,齐妃算是有些认命了,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但表面上却是消停了起来,不像以前那样每次三阿哥弘时来她那里,齐妃都要念那些事情。

    虽说齐妃暂时放下了那事,可对于三阿哥弘时的其他事还是非常用心的。

    永珅夭折了,三阿哥弘时现在就没儿子了,生下只有两个女儿。

    这叫什么事呀!

    介于诚亲王福晋和九贝子福晋以前的事情,齐妃对三福晋董鄂氏就有些刻板印象,再加上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就觉得三福晋这事想要自己的儿子,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因此下手害死了永珅。

    虽然她没有任何证据。

    可有些事情不需要证据。

    因此齐妃想要趁着这次大选给三阿哥弘时选一个家世不错的侧福晋,一来是压制一下三福晋,二来是让新人给三阿哥弘时耳边吹吹枕头风,让三阿哥弘时升起往上爬的野心,去争那位子。三来齐妃也想要一个孙子,三福晋生不出来,就应该换人生儿子。

    不过虽然想得很好,齐妃也知道,这事自己说了不算,皇后说了也不算,得皇上说了才算。

    要是往前二十年,齐妃正当得宠的时候,她根本就不会去问皇后,自己直接去问皇上就行,保证效率还高一些。

    但,“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在的她已经是一朵明日黄花了。

    蕙兰见状笑着说道:“齐妃姐姐这是想要给三阿哥指人?如今出了孝,其实也不用非等大选。”不等齐妃反应过来开口,蕙兰就看向皇后说道:“昤儿马上就要大婚了,妾准备指一个通晓人事的宫女给他,还望主子娘娘允许。”

    这话一出,两厢一对比。

    不就成了,齐妃瞧不上宫女,想要指一个贵女给三阿哥弘时。

    而她为什么想要贵女了?

    自然会有人朝着蕙兰想要的方向去脑补。

    “这是应有的事,你敲定了人选,和内务府说一声就是了。”皇后十分爽快的就答应了。

    这种事情,皇后不屑于去故意阻拦给蕙兰难看,因为事情闹大最后难看的反而会是自己。

    “嗻!”蕙兰笑着应了下来。

    齐妃在一旁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蕙兰,一口在嘴里,是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

    蕙兰那话,一时半会儿齐妃还真想不出什么好的,不会被人过度理解的话,进行反驳。

    一直到皇后叫散,齐妃心里的嘴边的那口气都依然还在嘴里,让她脸色一直挺难看。

    给弘昤的通晓人事的宫女,蕙兰以及选好人了,也让人提前教导过,只等着弘昤大婚的日子定下来后,就让弘昤带回去。

    钦天监的动作还是很快的,没等皇后回宫主持大选,时间就已经定了下来九月十三。

    大半年的时间,足够内务府和礼部走流程准备东西了。

    “呼,总算是定下来了。”蕙兰舒出一口气来,脸上的表情也放松了不少。

    “恭喜主子,贺喜主子。”屋子里伺候的奴才皆向蕙兰道喜。

    蕙兰笑着说道:“都起来吧,都有赏。”

    等第二天,蕙兰才将弘昤叫了过来。

    知道蕙兰找弘昤肯定是因为大婚的事情,所以这一次弘昴和弘昸都没有跟着来,只有弘昤一个人过来了。

    “儿子给额捏请安。”弘昤笑着说道。

    “来,这边坐。”蕙兰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子。

    弘昤从善如流的坐了下去。

    蕙兰让屋子里伺候的奴才都退下,看着玉树临风的儿子,笑着说道:“昨儿皇上已经给你定下了大婚的日子,等大婚后你就是大人了。”

    “在额捏这里,儿子永远都是您儿子。”弘昤笑着说道。

    “贫嘴!”不过蕙兰被哄得还是很高兴,瞪了他一眼,才正色道:“皇上应该会让你开始慢慢的接触一些朝政,你要多听多看少说话,不懂的事情,别开口,更不要指手画脚。

    最近朝廷上有些乱,你可别搀和进去了。”

    弘昤闻言,也收起了之前嬉皮笑脸的表情,一本正经的说道:“额捏我知道了,四哥之前就和我说过。”

    哪怕不懂朝政的人,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最近这半年来,胤禛的种种举动,智商正常都会感觉到一股——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因为皇上把如今朝堂上除了以怡亲王为首的势力外,其他大型势力都给骂了一个遍。

    实在是看不清皇上到底是对所有人不满了,还是准备把水给搅浑了浑水摸鱼。

    在经历过先帝朝的,“仁政”后,不少官员还抱着固有思维,以为是后者。

    殊不知,皇上是前者——三线操作,三线都要。

    “别的我也不多说了,上朝后好好当差,大婚后好好和嫡福晋相处,你的长子还是最好是嫡子,若实在是和嫡福晋相处不好,也不要勉强自己。”蕙兰说道,她到底还是心疼自己的儿子,不愿意委屈了他。

    第288章 见识学习

    弘昤闻言一愣,随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来,“额捏,您放心,我会试着好好和福晋相处的。”

    “也别勉强了自己,有些时候人和人之见就讲究一个缘分,不过嫡长有序,后院才不会有那么多纷争。”蕙兰说道。

    弘昤若有所思,“就像三哥后院那样?”

    蕙兰闻言微微有些惊讶,“你怎么会这么想?”

    “额捏,永珅没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弘昤说道。

    言下之意就是福晋董鄂氏可能对永珅下了手。

    蕙兰摇摇头说道:“你也别把人想坏了,永珅没了,福晋可能的确是最开心收益最大的那一个,但那事却未必会是她做的。孩子太小,一场病就没了,也是有可能的。

    没有证据的事情,皇上又没有给福晋定罪,那你心里再怎么想,在怎么认定某人是凶手,也不能说出来。话只要一说了出来,那就没办法收回。”

    这还真不是蕙兰故意给福晋说好话,而是事实真有可能如此。

    主要是蕙兰和福晋接触少,并不清楚对方的性子。

    这种庶长子的事情,正妻会怎么看怎么做,其实也得分人。

    有火爆脾气忍不了的,直接下手。也有懂得忍辱负重的,生下自己的儿子后,再动手。还有就是脾气软的,不敢动手……

    上辈子在时候奇遇的时候,蕙兰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女人,这皇宫里的女人,也并非全部都是心狠手辣主动谋害别人之辈。

    “你也别多想,更不要拿这事,套到所有人的头上,一杆子打死所有人。你瞧瞧九贝子福晋,同样是嫡福晋无子,同样也是董鄂氏,九贝子生下来的庶子庶女,可一个都没有夭折。”蕙兰说道。

    顿了顿又说道:“你长大了,马上就要上朝议政。你要记住,平时要多多观察,每一个人都是不同,有不同的性格,行事作风也会不同。”

    弘昤闻言连忙应道:“儿子记住了,额捏放心。”

    蕙兰随后岔开了话题说道:“我已经给你选好一个通晓人事的宫女,等会儿你就自己带回去。”

    “是!”弘昤闻言面色有些微红。

    这事他之前听说过,但蕙兰管他们兄弟管的很严,身边的宫女根本就不敢起别的心思,所以弘昤现在对这种也是处于只听说,非常好奇怪,还没有实践的阶段。

    “别害羞,每个人都是会怎么过来。”蕙兰看着好笑的说道:“你要是实在是不好意思,有些话不好和我说,就和你四哥说,他是过来人。”

    “额捏!”弘昤更加不好意思的撒娇的喊道。

    蕙兰见状眼角的笑意就更多了,不过也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对那事真处于既好奇又不好意思的阶段,所以并未继续调侃,而是从一旁拿出来了一个小锦盒,放在弘昤面前。

    “打开,看看。”蕙兰说道。

    弘昤看了蕙兰一眼,才伸手将锦盒打开,最面上的是一张一千两银子的银票,弘昤下意识的又朝着蕙兰看过去,“额捏这是……”

    “你四哥大婚的时候,我给了他一笔银钱,他让自己打理,现在你要大婚了,我也给你一笔银钱。”

    蕙兰笑着说道:“以后,你手里是过得宽松,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就看你自己会不会打理了,丑话说在前面,额捏不会再给你第二笔。”

    “额捏……”弘昤有些不敢接,“额捏,你还是自己收着吧,儿子怎么能要您的私房了。”

    “收下吧!你们兄弟一人一份,我都是已经分好了的。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那日后就多孝顺孝顺我。”蕙兰笑着说道。

    弘昤闻言这才不在多说什么,他要是执意不收下,那把收下了的四哥衬成什么样子了?

    啃老?不孝?

    这都是一旦传了出去,两兄弟肯定要翻脸的话。

    那到时候岂不是便宜了别人。

    “多谢额捏,儿子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您的。”弘昤看着蕙兰一脸认真的说道。

    “额捏等着。”蕙兰笑着应下。

    弘昤在蕙兰这里是吃了晚膳才回自己的住处,同时也把蕙兰指给他的通晓人事的宫女带了回去。

    之前,弘昤有幸见过四哥的那位通晓人事的宫女,只能说额捏的选择标准都是一致的,都是那种不太漂亮,瞧着老实本分,不会主动惹是生非的人。

    作为一个皇子,弘昤从来都不觉妻四妾有问题,但额捏的话和四周的环境告诉他,嫡长有序才好,对于嫡福晋他不免有那么一点点的期待。

    ***

    定下弘昤大婚的日子没多久,皇后就离开了圆明园回京城主持大选去了。

    而她也的确将圆明园的宫务交给了蕙兰,同时也把白嬷嬷留了下来。

    皇后给,蕙兰就敢接。

    对于管宫务这事,蕙兰还真没有干过,上辈子哪怕有奇遇见过很多人干过这事。

    但脑子和手那是两回事。

    很多时候会出现:脑子觉得自己会了,可手认为自己不会。

    所以没有自己实操过,都不能说自己会。

    蕙兰这一次一反常态这么硬气,也是为了日后着想。

    皇后要是驾崩了,哪怕皇上不立继后和皇太后,可重要人管皇宫宫务吧,再不济后宫的宫务应该要交给一个高位分的嫔妃管着吧!

    自己作为唯一的贵妃位,到时候胤禛把宫务大权交到了自己手里,可自己却干不下来,那就可丢脸了。

    至于说旧例什么的。

    也不是不行。

    可你要是真半点不会,那很容易被人糊弄。

    然后一步步的养大了这些人的野心和胃口,最后甚至于想要雀占鸠巢,取代你的位子。

    前朝如此,后宫如此,包衣奴才也是如此。

    所以可以不精通,但必须要会。

    蕙兰除了想要借此做出改变,让所有人都不拿之前的那个,“完美人设”继续看她,也是想要趁此机会积累经验。

    这事呀,怕是就只有这么一次了。

    下一次……

    怎么可能会有下一次,皇后不会再傻傻的问了。

    因为蕙兰是真敢接。

    不过这好歹是一个资历,虽说这资历水得不能再水了,就这么几天时间,谁都不会在意。

    但在皇后薨逝后,这很资历就足够了耀眼。

    蕙兰让桔子等人接了账本后,领着白嬷嬷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开始了自己的学习。

    她只是想要学习如果管理宫务,并没有挑战大清的祖宗规矩,以及皇后的地位。

    因此蕙兰是一点都没有改规矩,依然按照旧例来办。

    皇后走的这几天,也是看好日子的,中间没有什么大事,也不用蕙兰多费什么力气。

    其实有她没她,都无所谓。

    当然其实还是有所谓的,毕竟办事的是人,不是机器,蕙兰那么一个大活人摆在那里,在这其中的人,怎么可能不多想?

    这事件终究还是人的天下,很多事情都要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可不是机器,会无论如何路上遇见什么险图都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更多的还是一窝蜂跑了。

    白嬷嬷来庆贵妃这里之前,还以为她准备要打皇后娘娘的脸。

    管理宫务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事情。

    所以不可能没有一丁点问题,要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肯定能找到一些不妥之处,还有一些是皇后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去的。

    白嬷嬷虽然觉得以庆贵妃的智商,应该不会得志便猖狂,拿到宫权就当自己是皇后了,在圆明园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可也不觉得庆贵妃会放弃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一次肯定会小动作频频,挑些事出来打皇后的脸。

    而这其中最容易抓到的把柄就是贪污。

    事实证明白嬷嬷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蕙兰明天除了看账册,询问一些事情的安排流程外,就没有干其他事了,既没有趁机修改什么规矩,也没有趁机安插人手。

    但白嬷嬷依然没有放松,反正她心里是一直不信,在遇见机会的时候,庆贵妃不去拼一把。

    可偏偏蕙兰就是不如她的愿。

    一直到皇后主持完大学初选回宫后,白嬷嬷依然没有抓到蕙兰的任何小动作,然后她就一脸不解和疑惑的被蕙兰连着账本一起送回了皇后那里。

    “嬷嬷,你这是怎么了?”皇后好奇的问道,怎么感觉白嬷嬷是一副震惊和羞愧的样子了。

    “主子,奴才觉得咱们是不是误会了庆贵妃。”白嬷嬷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因为她知道皇后不喜庆贵妃。

    果然!

    听见白嬷嬷这么说,皇后的眉毛一下子就皱了起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去了她那里几日,就被她折服了,准备投靠她?”

    白嬷嬷闻言,连忙跪下说道:“主子明鉴,奴才绝对没有这样的心思,奴才说出此话也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皇后挑眉问道。

    “奴才奉命去监视庆贵妃,可这几日里,庆贵妃却什么都没有做,连趁机拉拢内务府的举动都没有。”白嬷嬷说道。

    皇后闻言,想了想说道:“或许她是知道本宫防着她一手。”

    第289章 下狱病倒

    白嬷嬷闻言不敢在继续说下去,她已经意识到了一点,如果之前她觉得皇后只是对现实的不甘,有些执念,但现在看着好像已经变成了皇后的心魔。

    然而关于大阿哥弘晖病逝的事情,虽说和白嬷嬷没有半点关系,但如果皇后不讲理起来,也可以追究一个失察之罪。

    就像红姑姑对齐妃无语了一样,白嬷嬷对皇后也有些无语,不敢说什么,只能在一旁看着,别让她做些傻事就行。

    毕竟皇后现在的举动可以说是在恶心庆贵妃,但问题是这些事情本就在广义的皇后的职责范围之内,并未刻意针对。

    倒是庆贵妃,白嬷嬷心里稍微升起了一点点赞赏。

    这世道,说,“稳住”一字容易,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

    就算有人能做到,又有谁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做到呢?

    蕙兰可不知道皇后和白嬷嬷的对话,如果知道,肯定会说一句:皇后娘娘想多了!

    她不是防备着皇后,而是后宫所有人都防备,包括懋嫔、宁嫔等人,甚至于是胤禛。

    不过很快皇后就没有心思东想西想了,因为胤禛很是看重这一次的大选。

    这到不是胤禛好色,压抑了那么久,自己好不容易登基了,没人敢对自己指指点点了,来个报复性的选妃。

    胤禛看重这一次的大选,只是想要借着这一次大选的机会,当胡萝卜,让很多人因此不会绝望,来一出狗急跳墙。

    尤其是今年大选,他还有一个儿子要指嫡福晋。

    宗室里,怡亲王胤祥的嫡长子,庄亲王胤禄的嫡长子,年纪都到了该指嫡福晋的年纪了。

    这些都是诱饵。

    都能让家里有适龄格格的人家,为此蠢蠢欲动,其中以马齐最为积极。

    他孙女,以及他亲弟弟的女儿,可都在适龄范围内。

    也因此,倒年在朝堂上办得十分轻松。

    年羹尧又不是满洲出身,再加上性子行事作风原因,看他不顺眼的人比比皆是,胤禛要收拾他,可谓是阻力最小的。

    四月十八日,年羹尧就接到了圣旨,革除川陕总督一职,由抚远大将军调为杭州将军。

    年羹尧就算是傻子这个时候也知道情况不妙,可他不想束手就擒,也舍不得如今的地位,因此各种搞了花样,什么身体不好呀,什么川陕民众跪求他不要调离,什么川陕突然有乱军想要称帝……希望留在川陕。

    但胤禛已经下定了决心,除非年羹尧走造反的这一路子,不然根本没办法。

    而造反这一路子,胤禛早就给年羹尧堵死了,他直接写了一封信给年羹尧,上面写道,“朕想你若自称帝号,乃天定数也,朕亦难挽;若你自不肯为,有你统朕此数千兵,你断不容三江口令人称帝也”。

    胤禛这表明了就是:自己早就做好了你造反的准备,就看你敢不敢造反,你原地造反了,朕也不怕。

    事实证明年羹尧不敢,他父亲妻儿都在京城。

    另外就是粮草问题。

    川陕四省的确是大省,可之前四省的老底以及被搜刮的七七八八了,外地的粮食,还没大规模的运到川陕。

    现在川陕四省的粮食,打仗的话可支持不了多久。

    到时候那可就真没有什么后路了。

    而且胤禛只是将他调离川陕,还给了他一品杭州将军的位子,并不是直接拿他下狱。

    所以这给了年羹尧一些希望,心里还存着侥幸心理,觉得胤禛不可能那么狠心对待自己这个功臣。

    因此年羹尧最终还是离开了川陕,去当了杭州将军。

    只是这在外人眼里,就是年羹尧走下神坛最只管的感受,因此之前一些还顾忌着年羹尧的人,也开始纷纷上奏弹劾年羹尧。

    其中有真凭实据的,也有浑水摸鱼的,更有跟风的。

    还有一些就是参奏年羹尧从西宁到杭州这一路上种种僭越的行为。

    比如带领千多人下杭州,以至于府衙根本住不下。

    还有就是胤禛之后贬责年羹尧,让年羹尧去守城门。年羹尧去是去了,但骨头一点都不软,因为他是穿着黄马褂去的,无声的向所有人说,皇上虐待功臣。

    为此,还把胤禛气了一个够呛。

    看到上面触目惊心的事情,原本还准备放年羹尧一马的胤禛,彻底铁了心。

    胤禛借着这些人的参奏,派人秘密下杭州,将年羹尧抓捕下狱。

    并且借此机会,用年羹尧的重重罪行,将胤禟牵扯了进去,理由就是年羹尧的罪证里,有些就是包庇胤禟的。

    不过胤禛并没有在胤禟身上花多少精力,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年羹尧的身上。

    胤禛已经不会再给年羹尧活路了。

    但年羹尧全家如今都已经下狱,翻不起什么浪花来了。

    胤禛也就不用那么吃香难看,可以慢慢的一件事一件事的给年羹尧找罪名,总会找到一条能处死年羹尧的罪名来。

    为此他心情还算不错。

    解决了年羹尧,又小小的恶心了一下胤禟。

    不过朝堂上的腥风血雨,因为胤禛牢牢的把控着局势,自然对后宫的影响很小。

    大家重点的关注,还是在大选和九阿哥福惠身上。

    年羹尧连累全家下狱后,自然会有,“好心人”去告诉九阿哥福惠。

    这事蕙兰都没办法瞒住他,当然蕙兰也不想瞒。

    因此九阿哥福惠病了。

    太医来诊断,是急火攻心。

    “傻孩子,这些都是大人的事,你别想那么多,快快好起来。”蕙兰坐在九阿哥福惠床边说道。

    九阿哥福惠也不是一两岁的小孩了,他懂,“下大牢”的意思,因此面色苍白的说道:“庆额捏,外祖父他们是不是……”

    蕙兰知道九阿哥福惠想要说什么,直接伸手堵住了他的嘴,然后开口道:“你要相信你汗阿玛,他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皇上会看在你的份上,会彻查清楚,只要年老大人和年大人没做错什么,就会绕过他们。所以你要好好的,乖乖喝药,快点好起来。”

    说完见九阿哥福惠听进去了,蕙兰才放了手。

    “那一舅舅……”九阿哥福惠一脸期待的看着蕙兰。

    蕙兰抿嘴,然后才开口道:“人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受到惩罚,你一舅舅做错了事,所以你汗阿玛要惩罚他。”

    九阿哥福惠闻言松了一口气,他还小,不知道有些惩罚是要命,还以为蕙兰口中的惩罚是打板子抄书之类的。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胤禛也的确没有下赐死年羹尧的圣旨,蕙兰这也不算是在骗他。

    直接说年羹尧死定了,那才不妥。

    因为没这方面的意识,所以九阿哥福惠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一下子就没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也乖乖的喝了药。

    蕙兰见状心里松了一口气,九阿哥福惠若是现在一命呜呼了,那肯定会有人认为这不是巧合,而是蕙兰下了黑手。

    或许没有什么证据,但却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感官,尤其是皇上对自己的。

    等福惠喝完药睡下后,蕙兰给他盖好被子,才走了出来。

    刚刚跨出房门,就看见站在外面的胤禛。

    蕙兰一愣,随后才反应过来,准备向胤禛行礼问安。

    只是她还没行礼,就被胤禛制止了,“辛苦你了。”

    蕙兰闻言莞尔一笑,“只要能为皇上排忧解难,妾都不觉得辛苦。”

    胤禛听了蕙兰这话,看着她脸上的笑容,心暖暖的,下意识的伸手握住蕙兰的手,拉着她朝着正殿走去,“走吧,外面热。”

    哪怕是在圆明园,八九月的天气的确还是有些热。

    蕙兰从善如流的被胤禛拉着回到了正殿,然后就有奴才搬来冰块放在屋子里的大水缸里。

    “皇上是为了九阿哥过来的吧!太医说了,九阿哥只是急火攻心,如今醒了,喝了药,就没什么大碍了,只需要好生调理一番身子。”蕙兰说道。

    胤禛闻言看着蕙兰说道:“你总是那么贴心,朕过来,除了担心福惠,也是担心你。”

    蕙兰闻言微微睁大了眼睛,看向胤禛。

    “如今暑气还没过,你也别因为操心福惠的事,忽略了自己的身子。”胤禛说道:“朕还记得,你当年侍疾后可是好好的调理了一段时间的身子。”

    “皇上……”蕙兰眼眶微红,“妾会好好注意自己的身子的。”

    “别累着了。”胤禛握了握蕙兰的手,然后又开口道:“过几天回宫,你就留在园子里照顾福惠吧。”像是怕蕙兰多想一般,胤禛又说道:“等殿选后,朕和皇后就会回园子。”

    蕙兰闻言对着胤禛一笑,“妾谢皇上体恤,就容妾偷懒一次。”

    作为后妃如果要参与到大选里去,那也是一个折腾人的事情。

    “如果不是福惠病了,朕可容不得你偷懒。”胤禛闻言笑道:“下一次大选要给弘昸指嫡福晋,可不许你偷懒了。要是指个弘昸不喜欢的嫡福晋,朕就让他找你这个做额捏的。”

    “妾相信皇上和主子娘娘的眼光。”蕙兰抿嘴笑道。

    下一次大选,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开始了。

    第290章 受不了她

    “皇上……”蕙兰顿了顿,看向胤禛迟疑的说道:“皇上,不知可有查到在九阿哥耳边说闲话的人?”

    九阿哥福惠身边都是胤禛安排的人,除了那样的事情,蕙兰可不敢查,直接甩给了胤禛。

    胤禛闻言脸上的笑意消失了,整个人也变得冰冷起来,淡淡的说道:“这事朕正在查。”

    蕙兰闻言没有在问,而是岔开了这个话题和胤禛说起别的来。

    她以为胤禛是还没有查出什么来,实际上胤禛已经查到一些事情,但问题是有些事因为总总原因是不能公布出来的。

    出事后,胤禛就第一时间查了,并且有怀疑对象。

    顺藤摸瓜之下,虽说对方有断尾求生,但胤禛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个猜测——齐妃!

    这后宫只有她是真正对年贵妃出手过,裕嫔只是收买奴才打听消息,性质和齐妃不一样。

    而这一次,那些散播到九阿哥福惠耳中的流言蜚语,线索都隐隐约约的指向齐妃。

    不过,依然没有找到证据。

    这种事情,真的非常难找到铁证。

    人证,可从来都不是铁证。

    因为人可以随时随地改口说谎。

    而胤禛之所以不告诉蕙兰,倒不是因为没有铁证,所以胤禛不好说出来,觉得丢脸,也不是怕蕙兰九阿哥福惠恨上齐妃。

    而是因为胤禛在心里已经安排好了齐妃的结局。

    早在年贵妃病逝后,审问她身边的奴才,竟然发现了两个意外的收获外,胤禛对齐妃和裕嫔在心里就起了疙瘩,然后让人监视了这两人。

    裕嫔还好,六阿哥弘昼来她那,裕嫔都是叮嘱六阿哥弘昼好好照顾自己,好好读书,没有说别的什么。

    而齐妃就不一样了,虽然三阿哥弘时一直都不怎么理会她,拿她的话是左耳进右耳出,可齐妃还是锲而不舍的在三阿哥弘时耳边念叨一些争抢皇位上进的话。

    虽说现在三阿哥弘时还没改变,可俗话说,“谎话说千遍,也就变成了真的”,在这样下去,三阿哥弘时迟早会受到齐妃的影响,到时候会干出什么来,谁也不知道。

    胤禛是那种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

    本来胤禛就因为当年侍疾的时候,对齐妃非常有意见,以至于后面几年都不怎么去她那里。

    现在看见她对三阿哥弘时的各种怂恿,暗地里又在宫里挑事,实在是皇宫里唯一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这让胤禛没办法容忍她了。

    他不想自己儿子也来一出惨烈的九龙夺嫡,更重要的是三阿哥弘时真的不适合做皇帝,他也不是没有给三阿哥弘时机会,但他自己作掉了。

    因此趁着现在事情还没有发展到没办法的时候,胤禛准备亲自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

    他也不是没有给过齐妃一些暗示,只是不知道齐妃是真没有察觉出来,还是装作不知道,反正就是一直都没有改变。

    连三阿哥弘时有些时候都受不了她,齐妃依然不改。

    这种人没办法靠言语解决问题,因为对方已经认了死理。

    解决不了问题,就只能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他这不是为了庆贵妃母子,而是为了三阿哥弘时,因此在胤禛心里齐妃已经是过去式了。

    但为了顾忌三阿哥弘时的脸面,也为了三阿哥弘时不会知道真相后,反而心思左了,所以胤禛并不准备把自己查到的关于齐妃的事情公布出来。

    而是准备就这样,让齐妃慢慢的在后宫里凋零。

    ***

    没几天,胤禛就奉着皇太后,领着皇后、齐妃、裕嫔一起回皇宫。

    园子里的事情就交给了蕙兰,蕙兰猜想皇后可能会在盯着她,所以根本就没有做什么手脚,反正胤禛他们这次回宫最多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

    等皇后回来,蕙兰还是要将宫务交还给皇后,皇后肯定会清查一遍。

    蕙兰可不敢去赌,皇后能不能清查出什么,所以也就懒得折腾,一直待在院子里照顾九阿哥福惠,日子倒也过得悠闲。

    “主子,懋嫔娘娘送来了拜帖,想要下午来拜见您。”于安捧着一个盒子走进来说道,然后将手中的盒子放在了桌子上。

    蕙兰将盒子打开,取出了里面的拜帖,打开一看,眸光微闪,“你去回话,就说本宫恭候她的大驾光临,对了记得拿几两银子去膳房那边,要些茶点,下午好招待懋嫔。”

    多要些东西没什么,但必须要付银子,不然就坏了规矩,会让皇后抓到把柄。

    “是!”于安连忙应道。

    下午,午睡的时间过去后,懋嫔就领着几个奴才过来了。

    “给郭姐姐问安,郭姐姐万福金安。”懋嫔笑着说道。

    蕙兰闻言也笑着说道:“不必多礼,坐。”

    等懋嫔坐下后,蕙兰才继续说道:“天这么热,怎么不在屋子里纳凉,二公主怎么没有和你一起来?”

    话是这么问,但从二公主没有跟着懋嫔来,其实蕙兰心里已经多多少少有些猜出懋嫔这一次来找她的目的了。

    今年二公主已经二十岁了,前面可以说是守孝,不适合指婚。

    但出孝后,胤禛却依然半点都不急,并没有给二公主指婚的意思。

    这次大选都要给六阿哥弘昼指嫡福晋了,但二公主的婚事却一点迹象都没有,懋嫔这是急了吧。

    果然!

    懋嫔带着几分尴尬和忐忑的说道:“妾是瞒着她过来的,就是想向郭姐姐打听一下,皇上可曾提过二公主的归属,今年她都双十呢。”

    哪怕就是皇家的女儿不愁嫁,这年纪也大了。

    蕙兰闻言笑着说道:“这种事情皇上自然是和主子娘娘说,怎么会和我说,不过你也别愁,二公主可是皇上的亲生女儿,如今又是唯一的女儿,皇上哪能不好好为其考虑。”

    二公主的婚事,胤禛到底是个什么想法,蕙兰也猜不到。

    因为上辈子没有,“旧例”可以做参考。

    至于抚养在皇后身边的三个格格,那很明显是胤禛抚养来和蒙古联姻的。

    胤禛如今就二公主这么一个亲女儿,未必会愿意将其远嫁蒙古。

    不过蕙兰到底不是胤禛肚子里的蛔虫,胤禛也从来没有和她说过这事,蕙兰还真不知道胤禛的打算。

    懋嫔闻言有些失望,庆贵妃也不知道,皇后那里更是不可能问得出来,难不成去问皇上不成?

    可那不是间接说皇上对二公主不上心嘛,会被皇上厌恶的。

    想到这一点,懋嫔心里发愁。

    在蕙兰这里打听不到什么消息后,懋嫔没有待多久就离开了。

    看着懋嫔的背影,蕙兰叹了一口气,养孩子真的是要担忧一辈子,这就是父母。

    懋嫔在园子里担忧着二公主的婚事,回宫的裕嫔也在操心着六阿哥弘昼的婚事。

    裕嫔的娘家虽说家世连齐妃都比不上,可内务府包衣也有内务府包衣的好处,那就是——打听消息快。

    最近朝廷上风起云涌,瞧着让人心惊胆寒。

    裕嫔本就有些怂——哦,应该是识时务——要是庆贵妃只有一个儿子,裕嫔或许敢冒风险去搏一搏,可庆贵妃三个亲生儿子一个养子,那还博什么?

    反而是给自己和儿子招祸。

    躺了吧!

    所以面对这一次大选有好些家世不错的秀女,裕嫔也没有动心,她一心朝着小门小户实惠的人家的格格瞧。

    最后选谁,虽说是胤禛下圣旨,但裕嫔还是有决定权的。

    在回宫之前,裕嫔就和儿子好好的聊了聊,两人都是聪明人,都不想娶个嫡福晋,就沾染上朝堂上现在的腥风血雨,也不想被庆贵妃母子视为大敌,成为对方主要的针对对象。

    因此裕嫔在胤禛最后给出来的六福晋的人选里,选中了家世倒数第二差的。

    对于这个结果,胤禛没有说什么,皇后反而是反复的问了裕嫔几次,见裕嫔坚定的选择了那一位格格,皇后才没有继续说什么。

    只是心里对庆贵妃母子的魔障更深了——裕嫔母子这是准备不战而降,果然是包衣奴才出身,没志气,就算成为了主子,也是奴才作态。

    裕嫔挑选好了六福晋的人选后,离殿选没几天了。

    殿选接受后,第二天皇上就赐下了指婚的圣旨。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圆明园来。

    “六阿哥指了满洲镶红旗副都统五什图之女吴扎库氏?”蕙兰有些惊讶。

    要知道这一届大选,秀女的质量还是很高的。

    比如马齐的嫡亲孙女富察氏,马齐弟弟李荣保的嫡女富察氏,也是上辈子乾隆的孝贤皇后。

    还有满洲老牌勋贵盛京户部侍郎双喜之女伊尔根觉罗氏,不是大阿哥胤禔嫡福晋那一家。

    蕙兰其实都已经做好了六阿哥弘昼迎娶富察氏的的准备了,没想好这辈子六福晋还是吴扎库氏。

    这……

    到底是裕嫔选的,还是皇上选的?

    蕙兰猜测了一会儿后,就没有继续猜测下去,毕竟无论是谁选的,赐婚圣旨已经下了。

    大局已定!

    但随后蕙兰抿了抿嘴,也是这种时候,怕是越是有人看自己母子不顺眼,想要搏一把大的。

    需要更加的小心谨慎才是。

    第291章 齐妃病了

    上辈子的孝贤皇后指给了谁?

    胤禛的二十三弟,先帝的二十三阿哥胤祁。

    这辈分倒是对了。

    即便是这辈子多出来了一个庄亲王胤禄嫡长子也要指嫡福晋,其他人的指婚也都没有变。

    除了给自己的弟弟、儿子、侄子指婚外,三阿哥弘时那里进了两个格格,皇太后也给恂郡王胤祯指了两个格格入府。

    要知道自从康熙四十六年后,恂郡王胤祯府上就再也没有喜讯传出,也不知道是恂郡王胤祯不行了,还是别的原因。

    在皇太后眼里这自然不好,先帝在世的时候,皇太后不好插手儿子的后院,但现在先帝不在了,皇太后就可以任性起来,直接选了两个看上去好生养的指给了小儿子。

    除此之外,胤禛也选了三个秀女入宫,和不少人盼望的不一样,胤禛选中的三位秀女都是汉军八旗出身,而且都是小门小户人家。

    也因此三人初封的位分很低。

    蕙兰也是在胤禛回到圆明园的第二天,早上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在皇后那里看到了三人——郭常在、常答应、顾答应。

    看到这三人,哪怕上辈子已经和三人生活过下半辈子,蕙兰看见这三人的时候,面色还是忍不住的露出古怪之色。

    为什么?

    因为这三人,怎么瞧,都有几分年贵妃的模样。

    不单单是身姿,连脸的某个角度看过去都有几分像年贵妃。

    要不是蕙兰知道胤禛在处理年羹尧的时候,半点都没有考虑过年贵妃和九阿哥福惠,恐怕还真会以为年贵妃是胤禛的真爱,前面那个海答应气质身形也有几分年贵妃的模样。

    胤禛喜欢的不是像年贵妃的人,而是年贵妃那样的类型正好是胤禛喜欢的。

    不单单是蕙兰面露古怪之色,没跟着胤禛回皇宫参与大选的懋嫔、宁嫔等人也是一脸古怪的看着这三人。

    然后又不动声色的,偷偷的看蕙兰脸上的表情。

    毕竟之前大家都觉得皇上更宠爱庆贵妃一些,但如今大选皇上选了这三位后,大家突然发现事情好像有些变得不一样。

    蕙兰是什么表情?

    一脸古怪。

    不单单是因为郭常在三人,还因为齐妃今日还没有来。

    按理说,她应该是最后到场的那一个才对。

    不等蕙兰多想,皇后就从里面出来了,一番见礼又坐下。

    皇后笑得一脸和蔼可亲的对着郭常在三人说道:“你们还没见过庆贵妃、懋嫔、宁嫔,今儿见了,就好好的记住,免得日后闹出笑话来。”

    郭常在、常答应和股答应连忙起身应下,随后又给蕙兰、懋嫔、宁嫔分别行礼问安。

    在皇后面前,蕙兰三人日后不会玩什么下马威,并未为难三人。

    等郭常在三人重新坐下后,皇后看着蕙兰对面空着的位子,挑了挑眉,“齐妃今儿还没来吗?”

    一旁守门的小太监连忙进屋说道:“尚未,也没有齐妃娘娘身边的奴才过来报信。”

    倒也不清楚,齐妃今儿不来,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是突然生病了,还是胆子大了故意不来。

    “派人去齐妃那里看看,可是因为什么事给耽误了。”皇后面色有些冷意的说道。

    今儿虽然看见了庆贵妃一脸不自在的表情,让皇后的心情愉悦了不少。但齐妃突然不打招呼就不来请安了,又让皇后的心情坏了几分。

    好一会儿被派去齐妃那里查看的奴才,才小跑步的走了进来,跪在皇后面前说道:“启禀主子,齐妃娘娘身边的奴才发现齐妃娘娘昏迷不醒,一时乱了方寸,忘了派人来主子这里报信,奴才去查看的时候,那边还乱着了。”

    “齐妃怎么会突然昏迷不醒,可去请了太医?”皇后闻言皱眉问道。

    “已经去请了太医,不过太医尚未赶到。”那奴才回话道。

    这个时候蕙兰开口道:“主子娘娘,要不我们去李姐姐那里看看?要是李姐姐那里乱哄哄的,还得主子娘娘去坐镇才是。”

    总不能发生因为底下奴才混乱,以至于耽误了主子医治的情况,导致主子没了,这种大离谱的事情发生吧!

    皇后没有接话,但却用行动来告诉了大家她的选择,起身,朝着外面,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

    见状,蕙兰跟在了皇后的后面,然后懋嫔等人也跟了上去。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齐妃的院子。

    果然是乱糟糟的,皇后连忙接手了齐妃的院子,不徐不疾有条不紊的吩咐了下去,很快齐妃的院子就恢复了井然有序。

    这个时候太医也急急忙忙的赶到了,向皇后行礼问安后,就连忙去内室给齐妃把脉。

    然后蕙兰就开始听太医说各种天书,总结来说,就是齐妃因为来回奔波原本有些中暑,然后引发了身体里其他疾病,总得一句话——齐妃需要好生静养才行,不能让人打扰!

    皇后闻言眸光微闪,让太医给齐妃开药后,就去胤禛那里亲自禀明了此事,还提议让齐妃去离胤禛最远,也是圆明园最偏僻景色偏偏最美的方壶胜境去养病。

    胤禛同意了这事,然后皇后没等齐妃苏醒过来,就让人收拾了东西,把齐妃一路,“护送”到了方壶胜境。

    等三阿哥弘时和三福晋接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齐妃已经被送到了方壶胜境,然后两人又跨越了半个圆明园,走到了方壶胜境。

    不过此时此刻齐妃还是没有苏醒过来,三阿哥弘时看着奴才给齐妃灌下药,又守了一会儿后,实在是不能就在后宫待了,才让三福晋留下照顾齐妃,自己先回去了。

    “齐妃被皇后送去了方壶胜境?”蕙兰闻言抿了抿唇。

    这可是上辈子没有的事,因为上辈子这个时候三阿哥弘时已经被胤禛逐出宫廷,过继给了胤禩。

    齐妃最大的依仗三阿哥弘时已经完蛋了,自然没有人在会去对付一个已经是失败者的齐妃。

    然而这辈子,虽说胤禛之前让三阿哥弘时去修书,但到底并未直接下圣旨剥除掉三阿哥弘时继承皇位的资格,那么对方齐妃就有意义了。

    枕头风的威力,可不小。

    虽说明君都不受枕头风的影响,但是对于外人来说,有枕头风和没枕头风是两个概念。

    有没有用是一回事,有没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齐妃还是很重要的,即便是她现在不怎么得宠。

    蕙兰想了想,对着张高吩咐道:“想办法去探察一下,齐妃那病到底严不严重。”顿了顿又说道:“不要通过太医院。”

    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总觉得这事有些不对劲,似乎太巧合了一些。

    虽说这事最受益的人还是她们母子,然而有些好处可要不得。

    “是!”张高应了下来。

    等张高出现后,蕙兰依然保持着刚才的姿势,抿了抿嘴,若齐妃这一次不是巧合,那太医院也不值得信任了!

    现在就要看后续。

    或许是自己想多了。

    蕙兰在心里摸摸的安慰着自己,虽说理智告诉她这很有可能不是巧合。

    任凭蕙兰想破了头也不会想到,这事是胤禛吩咐下去的。

    他厌恶极了,齐妃在三阿哥弘时耳边说的那些挑动兄弟不合的话,又不想因为齐妃脏了自己的手,所以让齐妃一直病着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样即便是日后被三阿哥弘时发现了端倪,胤禛也有话说,而不是直接让三阿哥弘时恨上自己。

    而且三阿哥弘时之前唯一的儿子夭折了,身下如今就两个女儿,实在是不好。

    胤禛还想要三阿哥弘时努力让后院女人多生几个孙子了,自然不能让齐妃死了,因为那样三阿哥弘时又要守三年孝。

    虽说蕙兰不知道这事胤禛的手笔,但她的第六感的确很对,太医院的太医吃得可是皇粮,自然要听从皇上的吩咐,绝对不能全信。

    齐妃病了,这只影响到三福晋,其他人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因为方壶胜境在圆明园最偏僻的角落里,所以每天三福晋都要绕圆明园半园子去方壶胜境给齐妃侍疾,倒是辛苦她了。

    不过三福晋倒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态度让三阿哥弘时更敬爱她了,而且每天来回就是一圈,直接锻炼了身体。

    因为齐妃只是病了,不是死了,因此五阿哥弘昤的大婚依然按照之前敲定的吉日进行。

    直接在圆明园办婚礼。

    吉日当天,五阿哥弘昤一大早过来跪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后,就骑着高头大马迎娶五福晋郭络罗氏到园子里,然后这一天蕙兰都再也没有见到弘昤。

    当然她也在帮助,帮着招呼进园子参加弘昤大婚的宗室福晋和命妇们。

    这可是她唯一能在皇后还活着的时候,压过皇后的日子,而且还不会被人记恨。

    毕竟今儿可是蕙兰儿子的大喜之日,她高兴些出彩些是应有的,谁让蕙兰肚子争气了。

    皇后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瞧蕙兰就是,只坐在皇太后一旁和怡亲王福晋等人说话。

    第292章 叹一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蕙兰就起床,让桔子橙子给自己梳妆打扮好,等着五阿哥弘昤和五福晋的到来。

    等了很久,外面才有人报信,五阿哥和五福晋朝着蕙兰院子里走来了。

    蕙兰连忙坐直了身子,等着两人过来。

    很快弘昤就和郭络罗氏前后脚走了进来,然后在蕙兰面前跪下,小两口向蕙兰行大礼。

    蕙兰面带笑容的接受了两人的行礼,又喝了五福晋奉上来的孝敬茶,又给了准备好的见面礼,才忙让奴才将两人扶起来。

    “日后你们两要夫妻同心好好过日子。”蕙兰说道。

    “是!”五阿哥弘昤和五福晋都应了下来。

    蕙兰又和两人说了好些话,留两人用膳后,才放两人离开。

    下午他们还要去三阿哥弘时的院子,将五福晋介绍给兄弟姐妹们。

    这算是废太子胤礽当年留下来的传统,不过当时胤礽作为皇太子是君其他兄弟是臣,自然是只能去废太子胤礽居住的毓庆宫。

    现在没了君臣之别,却有长幼之分。

    这事弘昤也是和蕙兰、弘昴等人商量过后,才定在了三阿哥弘时那里。

    弘昤大婚后,内务府还歇不下来,因为胤禛要补办封后大典,以及封妃仪式。

    像是为了补偿皇后一般,这一次封后大典举办得甚是宏大,算是皇后入宫一来最为高光的一刻,连蕙兰的光芒也被皇后衬托成了昏暗的月光。

    不过没多久就是蕙兰被册封为庆贵妃的仪式,胤禛是按照之前孝懿仁皇后当年被册封为皇贵妃的规格,减去了一部分举办的,不过照样能得命妇跪拜。

    这一天就是蕙兰的日子。

    从皇后那里听训谢恩后,蕙兰回到了自己的院子,然后赶紧让桔子橙子给自己宽衣卸去头饰,这几十斤穿在身上,可太费人了。

    等清清爽爽后,蕙兰才从里屋出来,接见亲人。

    “额捏。”蕙兰拉着钮祜禄氏的手激动的说道:“您这么会在京城,难不成阿玛被调回京城了?”

    之前可没人和她说起这事来。

    钮祜禄氏握着蕙兰的手说道:“老爷那边并未有什么调令,是奴才特意从天津专门回来参加娘娘的册封典礼。”

    “额捏,这册封典礼也没什么好看的,您如此,阿玛怕是要吃我的醋。”蕙兰笑着说道,然后一屁股坐在了钮祜禄氏的身边。

    两人坐在炕上,完全能坐得下来。

    “他都多大的年纪了,怎么会吃娘娘的醋。”钮祜禄氏笑道:“娘娘这几年可好?奴才这几年在外地也不得和娘娘一见。”

    “我都还好,额捏您不必为我担心。”蕙兰说道:“哪怕就是看在昴儿他们兄弟的份上,皇上也不会冷落了我。”

    钮祜禄氏闻言叹道:“奴才知道奴才是瞎担心,帮不了娘娘什么,可就是忍不住。”

    毕竟蕙兰可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亲生女儿。

    “额捏,女儿在宫里一切都好,真的一切都好,您不用担心。”蕙兰劝道,虽说她知道这事根本没办法劝好。

    又说了一会儿话后,钮祜禄氏将儿媳妇支走,看着蕙兰小声的说道:“娘娘,奴才这次进宫,是老爷托奴才请问娘娘一件事。”

    “什么事?”蕙兰好奇的问道。

    钮祜禄氏凑近了蕙兰的耳朵,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清楚的音量说道:“老爷想要奴才来问问娘娘,那位子,您和阿哥可有想法?”

    那位子?

    哪个位子?

    还能有哪个位子呀!

    当然是龙椅了!

    蕙兰眸光微闪,这算是胤禛登基,她入宫后,娘家人第一次如此直白的说起这事来。

    之前虽说对于这事大家都要一定的默契,可却从来没有人如此明摆着的说出来。

    “额捏,要说对那位子没想法,肯定是假的。”蕙兰轻轻一笑,“谁又会没有对那位子的想法了?只是这事……”

    蕙兰摇摇头,“皇上立下了秘密立储制度,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别人说谁好,都犹如是一个屁,到底最后是谁,皇上自己决定。你们都帮不上什么太大的忙,还得看弘昴自己。

    额捏您回去告诉阿玛他们,只要不扯后腿,就是对弘昴最大的支持了。其他的事情,我心里都有数,不用他们擅自做主,若是有用得着家里的事,我也不会客气。”

    也就是对钮祜禄氏,蕙兰才会说的如此明白,其他人包括大嫂在内,蕙兰都不会说出这些话来。

    “奴才知道了。”钮祜禄氏闻言立马应了下来,对于这些事情她一向不做评价,只当传话筒。

    “额捏,您好好照顾好阿玛和您自己,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蕙兰说道。

    钮祜禄氏闻言笑了,“奴才会的,娘娘放心。”

    送走额捏和大嫂后,蕙兰叹了一口气。

    随着年羹尧的倒台,以及隆科多被冷落,胤禩等人被胤禛或是消弱或是软禁。

    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胤禛的皇位是越来越稳,而弘昴的储君之位也备受很多人看好。

    蕙兰只能庆幸胤禛不长寿,不然……怕弘昴又会是一个废太子。

    胤礽会被废,虽说他的确做了很多不好的事,也有很多人在里面推波助澜,但核心原因只有一条——先帝活得太久了。

    一天天年迈的先帝,和一天天成熟稳重起来的皇太子,彼此之间有着太多太多利益冲突的事情。

    哪怕康熙四十七年,先帝不废皇太子,皇太子怕也没办法再支撑十几年。

    然而这事蕙兰在知道胤禛不长寿的情况下,那些看不惯蕙兰母子以及郭络罗氏一族的人,可不希望蕙兰母子顺风顺水,三阿哥弘时自己躺了,但不是还有六阿哥弘昼嘛。

    六福晋乌札库氏说起来,也不差,至少家世比两个妯娌差不了多少,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是大族大姓。

    但只看本人的家世,镶红旗的乌札库氏一族,家里也有两个世袭佐领之位,其中一个六福晋的阿玛袭了,另外一个是六福晋的叔祖袭了,这一点就比较实惠,比当年的皇后娘娘家里强。

    蕙兰觉得钮祜禄氏会问出这样的话来,肯定外面又有什么流言蜚语了,而这其中最靠谱的猜测就是和六阿哥弘昼有关。

    啥,你说六阿哥弘昼还在读书,根本就看不出胤禛对他的喜爱。

    诶,对了!

    就是因为六阿哥弘昼还在上书房读书,还没上朝议政,朝堂上的官员没有明晃晃的感受到皇上对六阿哥弘昼的态度,所以现在才好,“骗”人嘛。

    对于一个皇子来说,没有上朝议政前,皇上给的宠爱都是假的,玩真资格了,才能看得出来谁才是皇上最喜欢的崽。

    就比如先帝的九阿哥胤禟一般,小时候因为额捏宜妃是宠妃,所以在外人眼里九阿哥胤禟应该备先帝宠爱才是。结果众皇子大婚后,开始上朝议政,大家才看清楚了真相。

    先帝是一点实权都没有让九阿哥胤禟沾到,惹得九阿哥胤禟干脆自己摆烂,去经商和民争利去了。

    这事的参照组就是胤禛,孝懿仁皇后病逝后,胤禛立马就变成了汗阿玛不爱,额捏不疼的小可怜,还因为一件事被先帝骂他,“喜怒不定”。后面众皇子封爵,胤禛却比只大他一岁的三阿哥胤祉压了一头,所有人都觉得先帝不喜胤禛。

    结果一朝大婚后,皇上上朝议政,胤禛先是在六部各个部门转了一圈后,就被先帝委以重任安排到了重要部门——户部。

    所以说任凭你前期吹得再厉害,还得大婚后上朝议政才能看出真正的成色来。

    到了六阿哥弘昼这里也是一样,就是因为他还没大婚,只是被指了婚,不知道之后会是什么结果,所以才会让人期待,给了某些人发挥的空间。

    对于一个志在入住慈宁宫的女人来说,任何一个活着的皇子都是自己儿子的威胁,因为你永远也无法预料到,未来会有什么发展。

    蕙兰很清楚的认识到,她们母子现在被人看好的一切是有一个前提的,前提就是——胤禛寿命不长。

    不然……

    这辈子还会在雍正十三年去世吗?

    蕙兰不确定,没有把握。

    但她可以人为主动的增加成功的概率。

    接下来的一年里,蕙兰没有在关心八爷党、隆科多、年羹尧等人的下场。已经完全把控住局势的胤禛,不可能翻船,所以无需操心。

    她只专心致志的干了一件事——研究能和皇后接触的人,他们的作息、行动规律,然后这些规律能不能和上辈子园子里害喜的奴才的生活有交集,或者是能外出的人和这些人有交集。

    而且这样的人还不能太多,最好一个,这样才能让皇后也害喜。

    经过了足足一年的研究,蕙兰终于找到了一个人,一个负责采办的小太监,他每个月都要外出采办,然后这个小太监私底下认了一个干爹,这位干爹是内务府的一个管事,每月要向皇后汇报用度。

    人找到了,接下来的事情,就要看长生天成不成全呢!

    第293章 没有证据

    雍正四年九月。

    胤禛的心情很是不错,因为胤禩和胤禟相继去逝,胤俄也被圈禁在府,胤祯也向自己服软半圈禁在府,康熙朝赫赫有名的八爷党终于落下了帷幕。

    然而很快,胤禛的心情就不那么美妙了。

    因为京城出现了有人感染了天花。

    先帝时期虽说研制出来了人痘。

    可接种人痘,不是嘴上说推广,就所有人都接种了。

    人痘,首先要花一定的时间先培养出成熟的痘苗来,才能接种,不然那就是在杀人。哪有那么多成熟的痘苗供给所有人,自然是有权有势的人优先。

    其次,大清朝可不是做慈善的,接种人痘是需要花钱的,一般人家根本就花费不起那么高额的服用。

    也因此,大清朝的人痘接种,虽说推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了,实际上也就官宦和地主阶级普及了,底下的黎民百姓根本无力接种人痘。

    所以才会有天花依然肆虐的事情发生。

    京城闹起了见喜,可不是一件好事。

    天花这玩意那是这的能感染一座城池。

    死的人要是多了,就会爆发更大更复杂的瘟疫,到时候未必不会危及自己的性命。

    为此胤禛最近很是头疼,不但让怡亲王亲自抓这事,还取消了自己的万寿节大宴。

    只是胤禛肯定没有听说过一句话——怕什么,就越会来什么。

    这一天,在胤禛照常在书房一个人批阅奏折的时候,苏培盛突然屁滚尿流的一脸惊骇的快步走了进来,不等他放下笔询问,苏培盛就立马跪在地上惊慌不已的说道:“主子,皇后娘娘见喜了!”

    胤禛闻言愣了愣,他的第一反应是皇后怀孕了?紧接着看见苏培盛那张惊慌不已的脸,知道不可能是皇后怀孕,不然苏培盛不会如此惊慌,然后才意识到了苏培盛说得是皇后出了天花。

    “皇后怎么可能见喜了!”理智回笼后,胤禛放下了御笔,皱着眉问道。

    苏培盛摇摇头,“奴才不知道,但太医院院使就在门外。”

    这么大的事情,料想太医院的太医们不敢乱说,肯定是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才会主动跑来禀告。

    “宣!”胤禛沉下脸来说道。

    苏培盛连忙爬起来,去请门外的太医院院使进来。

    等太医院院使进来,胤禛立马问道:“皇后真的见喜了?”

    “微臣不敢欺瞒皇上,皇后娘娘真的见喜了,不仅如此,皇后娘娘身边的一个宫女也有发烧的迹象,也有可能会见喜。”

    太医院院使一脸严肃的说道:“皇上,天花有半个月的隐蔽期,皇后娘娘从未出宫,也未曾接见外人,她却见喜了,微臣斗胆猜测怕是已经在园子里传开了,还请皇上做决断。”

    胤禛想了想问道:“除了皇后那例外,园子里可还有其他人见喜?”

    “不成!”太医院院使和苏培盛异口同声的说道。

    天花!

    大清朝可谓是谈之而变色。

    天花可是夺去了大清一位皇帝的生命。

    又有哪个胆大包天的敢隐瞒这事。

    也就是说,现在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像太医院院使大胆猜测的那样,有人染了天花带进了园子。另外一种就是有人知道外面有人得了天花,所以想要借此除掉皇后。

    在后面一种想法的时候,胤禛的脑子里冒出来了蕙兰的名字。

    没办法皇后要是薨逝了,最大的得利者就是蕙兰。

    怀疑很正常。

    但随后胤禛就将蕙兰的名字抛到了脑后。

    且不说蕙兰以往对皇后的恭敬,就说现在的局势,蕙兰根本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对付皇后。

    因为这么多年下来,蕙兰一直以来的形象,让胤禛不相信蕙兰会是傻子,会是那种得志便猖狂的人。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时候,调查的事情可以放在以后,现在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妨碍胤禛下令,“传朕旨意,封锁圆明园,只许进不许出。再派人封锁武陵春色,同样只许进不许出。

    所有人除非必要都闭门不出,太医给园子里所有人诊脉。苏培盛挑选见喜和种痘过的奴才,在外行走。”

    “嗻!”太医院院使和苏培盛连忙应道,然后见胤禛没有别的吩咐了,连忙下去办事。

    等两人走后,胤禛叫来暗卫,让他去调查这事。

    ***

    另外一边,在苏培盛屁滚尿流的向胤禛禀告这事的时候,皇后见喜的事情,也以飞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园子。

    自然蕙兰也知道了。

    “什么!”蕙兰装出一副惊慌的神色来,右手拿着帕子的手握紧,“主子娘娘怎么会见喜了?”

    张高摇摇头,猜测道:“奴才不清楚,但听说宫外之前有人染上了,或许是有奴才不小心染上了,带进了园子。”

    蕙兰闻言双眸微闪,然后沉声说道:“你们下去问问,本宫院子里的人,谁出过谁种过痘,都没有的,让他们待在屋子里尽量不要出来走动。”

    张高闻言咽了咽口水,看向蕙兰说道:“主子,奴才没有出过,也没有种过。”

    像他这种小时候都穷得要进宫挨一刀做太监的人,怎么可能种过痘。

    不等蕙兰发话桔子就说道:“主子,奴才种过痘。”一旁的橙子也连忙说她也种过。

    大清朝宫女都是包衣出身,自然能享受到八旗福利,除非是那种家里实在是穷疯了没钱的人家,一般人家都会给家里小孩种痘。

    因此在皇宫,宫女很多都种过痘,太监反而基本上没有种过痘。

    “那这段时间你就在屋子里好好待着,如今园子里闹起了天花,也没什么好打听的。别的时候,本宫会吩咐桔子橙子他们去做。”蕙兰说道。

    “嗻,奴才谢主子体恤。”张高有些感动的说道。

    “下去做事吧,院子里的人都一一问清楚,别漏了。”蕙兰说道。

    “嗻!”

    几人退下。

    蕙兰看着几人的背影,抿了一下嘴唇,突然觉得有些口干舌燥,连忙端起炕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大口。

    事情都已经做了,成与不成,接下来就要看天意了。

    不单单是皇后能不能熬过去,同样还有皇上那边会不会查出来。

    蕙兰自觉应该查不出来,但这种事情,只要是人做的,就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几率。

    事情是蕙兰写信让哥哥高瑞做的,不过高瑞其实也不知道所有的事情,当然等皇后见喜的消息传出后,他肯定能反应过来。

    因为蕙兰只是让高瑞在那个小太监无意间和一个已经确定得了天花的病人来了一场,“意外”的亲密接触,然后再让高瑞暗中偷偷放了痘痂在他身上。

    这是要确保他感染上天花。

    没错,这事蕙兰是特意叮嘱了高瑞,一定要他亲自去做。

    因为其他人去做,都有可能在事后,被皇上的人暗中严刑拷打,招出真相来,只有高瑞绝对不会背叛她。

    高瑞是种过痘的,所以接触痘痂不怕。

    他如今掌管了一部分禁卫军,按照皇上的旨意协防京城天花的疫情,能轻松搞到痘痂。

    这个时代又没有照相机、摄影机,蕙兰和高瑞的书信,彼此都是看完就烧毁,根本就不可能留下任何证据。

    没有证据,以高瑞如今的地位,哪怕胤禛都不能随便拿他下狱。

    只要高瑞不主动出卖自己,蕙兰相信就算暗卫再厉害,最多就是怀疑自己而已,不可能查到真凭实据的铁证。

    显然高瑞不可能出卖自己。

    蕙兰要是当了皇后,对高瑞也是有好处的,哪怕就是皇上并不打算立后,后宫也会是蕙兰一人独大,有利于四阿哥弘昴继承皇位。

    一旦四阿哥弘昴继承了皇位,必然是要赏赐母族一个承恩公的爵位,高瑞作为嫡长子,这承恩公的爵位,等阿玛明海去世后,就是他袭。

    谁能给高瑞开出更大的好处,让他出卖自己了?

    蕙兰想不出。

    而宫外拿不到铁证,园子里就更不可能拿到蕙兰的证据了。

    因为她根本就没有让任何人和对方接触过,那一条传染链上的人,蕙兰一个人都没有让人和对方接触过。

    蕙兰都不认识对方。

    是真的不认识,见面绝对叫不出名字。

    她的算计全部都是利用对方的生活规律。

    小太监每日都要去孝顺自己的义父,义父又要按每月规定,准时去皇后那里汇报宫务,所有的一切都和前面几年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意外和波澜。

    都是按宫里规矩行事。

    和自己完全没有交集的人,怎么可能是自己让他们将天花传给皇后的。

    根本不可能。

    按理说,蕙兰的这般算计,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被抓到。

    但之所以蕙兰现在心里还有些虚,不能安心,原因就在于:人心。

    皇后死了,任凭谁都会觉得她是最大的受益者。

    会下意识的怀疑是她做的。

    没有什么证据,就是人心。

    其他人的猜忌,蕙兰都不怕,蕙兰唯一怕的就是胤禛也会这么想。

    若胤禛真这么想的,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蕙兰可猜不到。

    历史上,又不是没有皇帝干出杀母立子的事情。

    第294章 皇后病逝

    对于蕙兰来说现在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稳住。

    稳住,不露出一丝马脚来。

    不要多做任何动作,引起胤禛的怀疑。

    历史上真的有非常非常多的事情,真的是一个巧合,当然很多人可能不会认为是一个巧合。

    这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蕙兰自己一定要把这事当做一个巧合。

    没有什么阴谋诡计,没有什么幕后黑手,就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巧合吗?】

    胤禛看着暗卫调查出来的东西,微微皱眉,从证据上讲,没有什么阴谋诡计的证据,一切都看上去是一个巧合。

    皇后管理后宫,的确是比后宫其他嫔妃接触外人的多一些,园子里要是真有人染上了天花,那皇后见喜的几率的确是要比后宫嫔妃大一些。

    那个负责采购的小太监见喜了,和他有密切亲密接触的人也见喜了,无论是从病情发作的时间,还是从病情的轻重来说,都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那小太监在宫外,路线什么的也已经查出来了,的确同时有之后诊出得了天花的人也在一处,应该就是那个时候被传染上的。

    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合情合理。

    胤禛想了想开口问道:“园子各处可有什么异动?”尤其是后宫。

    “回皇上,除了大家都有些人心惶惶不安外,并无异动。”苏培盛回答道。

    【真是巧合了!】

    胤禛深呼吸了两下,然后又问道:“皇后那里情况怎么样?园子里还有人见喜吗?”

    “回皇上,太医说皇后身子骨一直不怎么好,平日里又要为宫务劳累,这一次见喜又来势汹汹,怕是……”苏培盛顿了顿,咽了咽口水,才继续说道:“怕是情况不怎么好。”

    见胤禛没什么大反应,苏培盛才继续说道:“园子这两天已经没有诊断出新的见喜的奴才,其他人也都闭门不出。想来,以及遏制住的传遍。”说道这里,苏培盛的语气明显高兴了一点点,因为他也是那种没见喜过也没种痘过的人。

    “那就好!”胤禛闻言松了一口气。

    只要已经遏制住了传遍就好。

    因为只要没有新增加的病人,那实在是不行,到了山穷水尽的那种程度,还有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把患病的人全杀了。

    虽然听上去很是残忍,但这是断尾求生,在胤禛这种皇帝眼里是必要时候可以割舍掉的部分。

    高瑞给那个小太监下了最新鲜的痘痂,就是要确保对方染上天花,自然是威力不凡。

    也多亏了他平日里走动还算规矩,没有到处窜,因此被他传染的人不是很多,但这些人都非常严重,陆陆续续的有人顶不住死了。

    蕙兰这段时间一直都窝在院子里念佛抄写经书,一方面是做给外人看,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求自己一个心安。

    虽然蕙兰不后悔自己这么干,但里面的确有一些人是无辜的受到连累的,蕙兰都记在心里,对于这些人蕙兰只能说一声抱歉。

    皇宫里不就是这样,不论对错,只论你赢还是我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

    “主子,主子……”桔子一脸古怪表情的跑了进来,不等蕙兰发问,就跪在地上大声说道:“主子,皇后娘娘薨了。”

    正在拨弄着手中的佛珠念经的蕙兰,闻言立马睁开了眼睛,看向桔子,“当真?”

    “当真!”桔子带着一些喜气的说道:“主子这种事情,谁敢乱说。”不要命了!

    皇后娘娘死了,的确是一件大丧事,可那是对于别人来说,对于蕙兰身边的奴才开始那可就是大喜事了。

    蕙兰闻言心里松了一口气,但还不敢放松警惕,因为这事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让胤禛在心里怀疑是自己干的。

    想了想,蕙兰说道:“继续去打听打听,皇上那边的消息,需不需要去举哀。”

    甚至于要不要经行火化!

    因为皇后是因为天花才去世的,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但凡是因为疫病去世的人,无论身份高低,都必须要火化。

    章皇帝当年也是因为得了天花去世,也是火化后才入葬的。

    皇帝都不例外,皇后能例外吗?

    显然不能!

    胤禛对皇后的确有敬重,但更顾自己的命,皇后火化了,以骨灰盒的方式下葬。

    不过举哀哭灵等仪式还是有的。

    等百日后,胤禛给皇后上了谥号:孝敬皇后。

    蕙兰也因此跪了皇后一个月,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蕙兰跪得心甘情愿。

    等将皇后的梓宫送出园子后,后面的事情就和后妃们没什么关系了。

    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胤禛调节好,因为皇后薨逝而伤感的心情,并且想好很多事情。

    最要紧的就是宫务大权。

    皇宫可以没有皇后,但却不能没有管宫务的人。

    尤其是后宫的事,一个皇帝自己管后宫,可是十分掉价的事情。

    对于这事,其实大家都有些心知肚明。

    胤禛和皇太后的感情不怎么样,哪怕皇太后如今软了很多,很多事情也会向着胤禛,但不少人都看得出来两人也就是面子情而已。

    也因此大家并不觉得胤禛会将宫务大权交给皇太后。

    万一,只是万一哈!

    万一皇太后依然喜欢小儿子,那她手握宫务大权后,未来会不会给胤禛来一个里应外合呢?

    别觉得这好笑,是在乱想。

    历史上真的有成功的案例摆在那里。

    现实有些时候就是如此的不需要逻辑。

    那生下的嫔妃里,高位分的嫔妃如今死的死病的病,只有四人——庆贵妃、懋嫔、裕嫔、宁嫔。

    宫务大权舍庆贵妃其谁呀!

    因此早在皇后病逝之后,就有人开始巴结蕙兰,以及巴结蕙兰身边的奴才。

    可对皇后动手这事本就是蕙兰干的,自然不会被利益冲昏头脑,而是早就想好了要如何应对。

    这在外人眼里,颇为有几分荣辱不惊的高人风范。

    其实风范个屁,蕙兰恨不得胤禛立马下旨册封自己为后。

    但她知道这不可能,胤禛和皇后之间相处的几十年里或许有些磕磕碰碰,但皇后死了,就只有好了。

    再加上胤禛的人设和性子,必然会为皇后守孝三年,绝对不可能立马封后。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做得就是稳住,而不是猖狂。

    因为这三年除了要为皇后守孝,同时也是对继后候选人的考察时间。

    梓宫离开园子后,蕙兰就一直在等胤禛来找自己。

    这一天终于来了。

    “皇上……”蕙兰看向胤禛脸的目光带着几分心疼,“您瘦了。”

    胤禛看着蕙兰的目光,有些恍惚如隔日,这目光有些那么几分熟悉,当年塞外自己得了时疫,蕙兰过来侍疾,也是这么瞧着自己的。

    满满的心疼,不带有,或者说在胤禛心里不带有任何别的东西。

    纯粹的为自己心疼。

    “兰儿。”胤禛一时情动,将蕙兰揽入怀中,头埋到了蕙兰的颈处,嗅着蕙兰身上一直有的芳香,就想要这样一直沉静下去。

    蕙兰自己倒是有几分莫名其妙,不知道胤禛脑补了什么事情,不过这显然是利好她,蕙兰当然不会傻傻的跳出来破坏这样的气氛。

    好半天后,胤禛许是已经平复好了心情,才开口道:“皇后逝了。”

    对于这事,胤禛没有什么痛彻心扉,但胸口也闷闷的,到底是自己的发妻,当年那么多风风雨雨陪伴自己一路走过来的女人。

    “还请皇上节哀。”蕙兰说了一句套话,然后又说道:“皇上您这样主子娘娘也走得不安心呀!娘娘见喜,就是因为外地的得了病的人,在本地治理不好,为了活命,所以跑到了京城来,才还得娘娘见喜病逝。

    您一定要振作起来,避免这种事情再一次的发生。”

    蕙兰就差明着说某地的官员是垃圾了,管理不好政务,导致四月份爆发天花,隔了下半年都还没治理好,还让人跑到京城来了。

    对于胤禛这种以大清江山社稷为己任的工作狂来说,这种安慰,比别的干巴巴的安慰强多了。

    当然最关键的是,皇后在胤禛心里是有地位,但并不是特别重要,所以悲伤程度有限。

    果然,别蕙兰用如此清奇的角度安慰了一下,胤禛不说原地满血复活,但也打起了精神来。

    他一向不喜欢那种尸位素餐之人,因此在自己上位后,非常喜欢提拔一些有本事小门小户的人。蕙兰这番话倒是提醒胤禛了,有些人没有亏空,不代表能当好官,因为对方有可能不会干事。

    胤禛心里微微有了一个想法,不过暂时被他压制了下去,因为今天他来蕙兰这里是有要事的办的。

    “兰儿,皇后薨逝了,宫务朕准备交给你来管。”胤禛说道。

    蕙兰闻言看着胤禛咽了咽口水,心里是想要立马答应下来,她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但嘴上却带着几分迟疑的说道:“皇上,妾多谢您的信任,但妾不敢保证自己能做得好。”

    她之前虽然名义上管了,可实际上根本没多少经验入账。

    第295章 摄六宫事

    丑话要说在前面。

    这样才不会让人对你抱有太大的希望,等你成功做好后,反而会给人惊喜。

    人性有些时候就是如此的让人无语。

    坏人做一千件坏事,只要做一件好事就能洗白得到夸赞。而好人做一千件好事,只要做一件坏事就变成了罪大恶极。

    这绝对是蕙兰的经验之谈。

    因此哪怕蕙兰再想要接过宫务大权,也必须要先给胤禛说清楚,别对她抱有太大的希望。

    尤其是皇后做得的确面面俱到非常好的情况下,继任者肯定会被拿来比较,一般这种情况,肯定是死人赢呀!

    傻子才去和死人争。

    蕙兰看向胤禛用最真挚的语气说道:“妾很愿意为皇上分忧,但妾怕自己做不好,辜负的皇上的信任。”

    对此胤禛自然也考虑到了,蕙兰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任何经验,之前那一次也只是名义上管了圆明园的事情而已,其实有没有蕙兰这个名义上的管理者,都一样能运转。

    “朕考虑到了这点,所以准备让周嬷嬷来你这里,辅佐你管理宫务。”胤禛说道。

    周嬷嬷!

    蕙兰眨了眨眼睛,这是养心殿的管事嬷嬷,是胤禛的心腹,从王府带到宫里的。

    胤禛都把话说道这份上了,就不会允许蕙兰拒绝,当然蕙兰也不会拒绝。

    于是蕙兰笑着说道:“原来皇上早就考虑到了,妾算是白担心呢。皇上看重妾,妾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好好管理宫务,让皇上不必为后宫之事操心。”

    “朕信你。”胤禛低头看向蕙兰,看见了她脸上有些藏不住的疲惫,毕竟哭灵可不是一件轻松事,手下意识的抚上蕙兰疲惫的眼角,关切的说道:“别累着自己。”

    蕙兰闻言笑道:“皇上会因此心疼妾?”

    “自然!”胤禛回答道干净利落。

    如果蕙兰真的因为管理宫务倒下了,那胤禛不单单是会心疼,更会头疼。

    因为到时候后宫就找不出最合适的人选管理宫务了。

    李氏,胤禛是不会让她在出来兴风作浪。

    自从齐妃养病后,三阿哥弘时耳边没人念叨某些事情,就更躺了。

    对此胤禛却是十分满意。

    咋说了,胤禛这就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他出手对付兄弟,可以。

    自己儿子们自相残杀,不行!

    那倒时候后宫剩下的就只有三个嫔了。

    让嫔位来管理后宫,胤禛丢不起那个脸,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只能先提拔到高位分,在委以重任。

    对于这些事情。

    其实皇后病逝后,就有人提出了立继后的事情,对此胤禛自然心里有些想法。

    只是,胤禛的目光看向蕙兰——从各方面来说蕙兰都是最好的继后的人选。

    家世拿得出手,有侍疾之功,生育之功。

    但胤禛还没下定好决心,因为就像蕙兰自己说的那样,她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管理好宫务。

    胤禛也不敢确定,蕙兰能不能当好继后。

    有了皇后这个先皇后摆在那里,至少在胤禛这一朝,皇后的标准被拔得有些高,不是什么精致的花瓶摆设,或者是大号管家婆,而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胤禛的贤妻。

    虽说现在胤禛登基后,并不需要皇后做太多事情,可依然有。

    所以,胤禛让人传出他要给皇后守三年孝,一方面是舆论和自己人设,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考察一下蕙兰能不能承担得起皇后的重任,以及弘昴等人的言行举止。

    如果蕙兰承担不起,那宫务虽然依然会让蕙兰管,但蕙兰就只会是庆贵妃。

    如果弘昴因此得志便猖狂,自觉自己储君之位稳了,做出些让胤禛不喜的事情来。那胤禛就不单单是不会给蕙兰晋封,还会考虑是不是换一个人当继承人的考察对象。

    不是胤禛心里没有蕙兰,而是皇后这个位置不一样,不能是完全的私心,还要考虑到各方面的事情。

    否则也就不会有当年孝懿仁皇后只当了一天皇后的事情出现,先帝早就册封她为三继后了。

    皇后,母仪天下。

    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责任。

    只有昏君才会凭自己的喜好行事,显然胤禛不是昏君。

    蕙兰虽然没有猜到胤禛的想法,但她理论丰富,知道继后在立后之前,都有一个考察期,所以行事很是谨慎,也对三个儿子耳提面命。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蕙兰听到胤禛不假思索的回答,心里暖烘烘的,有些被感动道,至少在这一刻她是十分感动的。

    眼睛里有水雾弥漫,蕙兰眨了眨眼睛,却感觉自己更加的看不清胤禛的脸。

    蕙兰索性干脆不看了,直接将头埋到了胤禛的怀里,双手抱住胤禛的身子,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和激动的说道:“妾会好好照顾好自己的,妾会的。请皇上放心,妾会一直陪伴在皇上身边的。”

    猛然被蕙兰紧紧的保住,胤禛稍微有些惊住了,因为规矩上讲不许有这的行为,平日里也没人敢对他这样。

    这还是胤禛的第一次,听到蕙兰的话后,胤禛还想歪了,觉得蕙兰是认为自己担心她会像皇后那样早逝,担心自己依然没有走出皇后病逝的悲伤中,因此才会那么说。

    额,只能说真的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各自脑补得有些过了。

    因为胤禛如此脑补后,反而越发觉得蕙兰爱自己,在意自己,对她更满意,伸手将她反抱住,柔声说道:“那你可要真做到哟。”

    “妾当然能做到。”蕙兰坚定的说道。

    如今这一朝皇宫里,没有人比蕙兰更在意养生这事。

    毕竟她可是老早就打定了主意,要熬死皇后和胤禛,要长命百岁。

    当晚胤禛在蕙兰这里歇下了,当然只是纯睡觉。

    第二天,胤禛就下了圣旨,着令庆贵妃摄六宫事掌宫务。

    这事并不出人意料,所以大家接受的程度还是挺好的,毕竟后宫现在高位分的嫔妃基本上都躺了,实在是没什么波澜。

    蕙兰接到圣旨后,大品梳妆,穿上朝服,分别去胤禛和皇太后那里谢恩。

    胤禛自然不会为难她,勉励了她几句后,就让周嬷嬷跟着她走了。

    皇太后那里,蕙兰和皇太后其实一直不怎么熟,因为以前皇后在的时候,蕙兰一直都老老实实的当背景墙。

    不过好歹,两人之间因为各自儿子有了一分交情,皇太后也没为难自己。

    等拜过这两处后,蕙兰才回到自己的住所,接受后宫嫔妃的道喜。

    “妾/奴才恭贺娘娘。”

    “都起来吧!”蕙兰坐在上首说道:“坐。”

    等所有人都起身坐下后,蕙兰打量着底下的众人。

    其实都是老面孔,只是蕙兰是第一次以这样的角度看着众人,这种视角着实有些不一样,甚是奇妙。

    让人,忍不住飘飘然。

    因为能很清楚的感受到,屋子里的其他人都低自己一等。

    好在蕙兰现在还不是皇后,也不是皇太后,心里还十分谨慎小心,没真飘起来。

    “本宫得皇上信任,执掌宫务,一切只按规矩行事,众位妹妹需紧记恪守宫规。”蕙兰说道。

    先把丑话说在前面。

    反正一切按宫规行事,谁违反了就罚谁,除非皇上开口,不然蕙兰谁都不会给脸面。

    没养过猪,但蕙兰还是见过猪跑的。

    对于怎么管后宫这事,她是见过很多人管的,理论知识丰富。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除了皇帝外,就不要怕得罪人!

    是人就有犯错的时候,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小意外,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些事情就必须要下狠手,别怕得罪人。

    一次就将对方打痛,这样才不会被人当做软柿子,一次一次的越过红线,最后无法无天没办法收拾。

    “是,妾/奴才谨记娘娘教诲。”众人起身行礼道。

    蕙兰闻言笑着说道:“都是自家姐妹,本宫这也谈不上什么教诲。”

    又说了几句后,蕙兰像是想起什么来一般,对着众人说道:“皇太后一向喜静,初一十五才让人去请安。以后,初一十五这一日你们再来请安。”

    言下之意就是蕙兰这里,不用像皇后在世时那样,需要天天早上来请安,只需要初一十五来就行。

    这对于后宫其他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谁可愿意大冬天的早起呀,因此连忙起身福身道:“嗻,妾/奴才遵命。”这一声倒是要比之前来的真诚很多。

    其实蕙兰对早上请安这事,没什么好印象,其实对双方来说也都没有什么好处,谁都不想早起,然后在看见某一个情敌一脸春风得意的模样。

    只是以前没办法,现在她又是贵妃,不是皇后,犯不着摆这个谱,让人觉得她还没上位了,就开始猖狂起来。

    正好取消。

    至于初一十五,那没办法,要去给皇太后请安。

    大清以孝治国嘛,连胤禛心里对皇太后再怎么觉得她偏心,也要时不时的去向她请安,更何况是后妃。

    没得选。

    第296章 各自心思

    胤禛和皇后管家还是挺严的,一直都是以规矩办事,很少有人能得到,“开恩”。

    因此对于蕙兰的话,众人倒是没有多意外。

    夫唱妇随嘛,皇上喜欢规矩,自然大家都爱讲规矩。

    又说了几句,蕙兰就让众人散了。

    她忙着接手宫务,实在是没多少心思和精力花在后宫嫔妃们上。

    出了院子,懋嫔对着其他人说道:“我突然感觉有些身体不适,就先行一步。”

    “姐姐请便。”裕嫔和宁嫔都笑着说道,随后两人也离开了,只是心情各不相同。

    对于皇后病逝,庆贵妃摄六宫事,大家既意外又不意外。

    意外的是皇后会突然见喜病逝,不意外的是在皇后去世后庆贵妃摄六宫事。

    不过宁嫔无所谓,反正谁当老大,对她都没什么影响。

    毕竟宁嫔家世还行,而且这辈子都生不出来儿子,要是这有的人,都去克扣,那后宫其他人就必然会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和上面的人死磕了。

    因为这意味着,“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那就只能,“争”了。

    懋嫔这里也差不多,皇后突然患病病逝的确让她惊讶,不过好在一公主在去年年底,皇上就已经给她指婚,然后在皇后病逝前就已经出嫁。

    所以现在谁当老大,对懋嫔的影响也不大。

    皇后病逝这事,对裕嫔的影响才是最大的,但也有限。

    裕嫔很聪明,知道现在的局势六阿哥弘昼上位的可能性不高,可人总的有那么一点点幻想嘛,没有幻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万一了?

    结果皇后病逝,庆贵妃摄六宫事,这一点点的侥幸心理一点点的幻想全没了。

    虽然有些失望,但裕嫔还不至于绝望。

    只是心里不舒服了几天而已。

    反倒是被胤禛算是,“软禁”起来的齐妃反应激烈,她现在真的是肠子都悔青了——当年,当年要是她在庆贵妃刚刚进门的时候就对她下了手,时不时……时不时现在当贵妃摄六宫事风光无限的人会是她?

    不怪齐妃会这么想,实在是胤禛的子嗣太少,在这种情况下,长子优势挺大的。

    然而齐妃要是真的敢在那个时候动手,皇后肯定会笑死,然后毫不客气的把齐妃处置了,将她刚刚生下来的三阿哥抱到自己身边养着。

    红姑姑当年并不是在耽误齐妃,而是当时已经是光脚的皇后真的敢那样做。

    把儿子抱走后,再想办法让齐妃生病,来个病逝。

    胤禛还能为齐妃休了皇后不成?

    肯定不可能呀!

    只能说世事无常,谁也猜不到未来的发展。

    然而有些人就是只看结果,不会去看过程。

    齐妃对着红姑姑好一阵的埋怨,她本来,“生病”要静养就十分心情不好,现在受到了这样消息的刺激,心情就更不好了,自然要发泄出来,而最好的对象便是红姑姑。

    对此,红姑姑心里其实也有那么一些后悔,当年谁能想到如今的情形了。

    如果当年他们真的知道四贝勒能成为皇帝,也就不会和皇后闹得那么僵了。

    可惜,谁也不知道呀!

    不过好在,他们还有三阿哥弘时,还不至于像皇后那样竹篮打水一场空,三阿哥弘时现在是皇上的长子,日后一个和硕亲王的爵位肯定是稳稳的。

    主仆两在屋子里,面对庆贵妃摄六宫事的事情,唉声叹气,话语里都是满满的后悔。

    原本齐妃只是想要发泄一下心里的苦闷,却不想她的这些话都被胤禛派去的人听见,然后一字不漏的告诉了胤禛。

    对于齐妃,胤禛老早就对她失望了,现在不过是更加失望而已。

    并且嘲讽自己当年的审美,怎么会瞧上齐妃这么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

    胤禛没有对齐妃下狠手的想法,但也不允许她出来兴风作浪,因此吩咐底下的人,给齐妃加一点药量,让她没功夫想这些事情。

    没两天,院子里就传出齐妃因为给皇后娘娘哭灵累着了,因此病情又加重了的消息。

    这消息,没几个人惊讶。

    因为像这种丧仪活动,每次都能哭病好些人,甚至于直接带走几个都很常见。

    唯有三阿哥弘时和三福晋因为此紧张担忧了一阵,好在养了几个月后,齐妃瞧不上好了一些,这才让三阿哥弘时和三福晋稍微安心。

    也算是时间有些巧,胤禛下旨后,没两天就是初一,给皇太后请安的日子。

    众人一大早就来了蕙兰这里,连着三个皇子福晋也来了蕙兰这里。

    蕙兰踩着点出来,也没有和这些人说话聊天的想法,见人到齐后,就领着人去了皇太后那里。

    “妾/奴才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万福金安。”蕙兰第一次领着众人向皇太后行礼问安。

    “都起来吧!”皇太后不咸不淡的说道。

    “嗻。”众人这才依言起身坐下。

    皇太后看向三福晋说道:“你有孕在身,不必如此多礼,好好养胎才是。”三福晋在给皇后哭灵的时候晕倒了过去,被诊了两个月的身孕来,应该是在皇后爆出见喜之前怀上的,不算踩雷。

    三福晋闻言笑着说道:“谢皇太后关怀,就是得了您的话后,妾才好偷懒呢。”

    “一切都以子嗣为重。”皇太后根本不接三福晋的话头,依然淡淡的说道。

    “是!”三福晋脸上笑容僵硬的应了下来。

    蕙兰在一旁见状,忙开口道:“皇太后说道是,这礼节哪有子嗣重要,三阿哥如今身下只有一女,皇上之前还为三阿哥担忧呢。”

    后面这话就有点假。

    不是说胤禛不担心三阿哥弘时的子嗣问题,而是胤禛即便是关心三阿哥弘时这方面的事情,也不会和蕙兰说。

    “如今就你的肚子最精贵,请安就免了吧,好好养胎。”皇太后说道。

    “嗻,谢皇太后恩典。”三福晋脸颊有些发烫的应了下来。

    若是在以往,皇太后还会多说其他人一句,怀孕生子的事情。

    不过现在因为是在皇后孝期内,所以皇太后也就没说这话。

    等关心完了三福晋,皇太后才把目光放在蕙兰身上,“庆贵妃,皇上对你委以重任摄六宫事,你可别辜负了皇上对你信任。”

    “妾定当不辜负皇上对妾的信任,好好打理好宫务。”蕙兰笑着说道,却半点没有说什么,“不懂的来请教皇太后”之类的话。

    皇太后之前是对她有嗯,可蕙兰不也早就还了回去。

    胤禛不愿意皇太后插手宫务,如今蕙兰管着宫务,自然也不愿意皇太后插手,谁乐意头上有一个上司呀!

    和皇后争夺宫务的皇太后实在是太多了,甚至于有些皇太后连皇上的权利都要抢。

    皇太后现在表现的很好,都是为了小儿子胤祯。

    现在胤禛的皇位彻底坐稳了,对胤祯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再有胤禩胤禟相继被囚禁而死的事情,让皇太后更不敢,“忤逆”胤禛。

    哪怕胤祯和胤禩胤禟等人不同,是胤禛一母同胞的弟弟,可胤禛囚禁死胤禩和胤禟也算是突破了大清一直以来维护的宗室潜规则。

    这在宗室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很多人都不满胤禛,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表面上看,大家都怂了,都臣服了胤禛。

    可实际上,大家都记在心里,只等着在某一个时候爆发出来。

    这也是上辈子乾隆登基后,还会发生弘晳逆案的原因之一,就是皇帝对宗室压制得太狠了,宗室的极限反弹。

    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知道胤禛是怂了不敢在对宗室下手,还是熟能生巧,弄死两个后,变得手熟起来,不会对下一个手软。

    也因此不少胆大的人都在跃跃欲试。

    蕙兰不知道皇太后是哪一种想法,但她知道贪欲都是被人给惯出来,从一开始就拒绝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甚至于无法收拾的事情发生。

    皇太后听了蕙兰的回答后,也没说什么。

    关心了曾孙子曾孙女一番后,就将人打发走了。

    从皇太后这里出来,大家各回各家。

    不过蕙兰这里,四福晋和五福晋都先跟着蕙兰回了她的院子。

    “还没给额捏道喜,恭喜额捏得到汗阿玛的信任,管理宫务。”四福晋和五福晋笑着说道。

    这种事情不好单独跑一趟过来道喜,因为那样有些太高调,吃相难看。

    蕙兰闻言却感慨道:“如果可以,本宫倒是情愿不管宫务。”

    这话听着假,却有三分真。

    管宫务这事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下来的。

    接手宫务,哪怕有周嬷嬷在一旁帮忙,蕙兰也着实手忙脚乱的一阵。

    好在皇宫的事情一切都有旧例,只要按照旧例来行事,就能有个大差不差。

    但问题是哪怕有旧例,皇宫和圆明园、畅春园等地方,那么大,那么多人,要处理的事也不少。

    蕙兰有些怀疑,皇后这一次会被天花一击毙命,就是因为管理宫务太过劳累,导致身子虚弱,因此没有抗住。

    这事真说出去,肯定会有无数人骂蕙兰矫情,可管宫务是真的累人,但又不能不管。

    第297章 子嗣不丰

    这算是有些幸福的烦恼。

    最关键的是,蕙兰现在是贵妃,不是皇后,不能将宫务划分出去交给懋嫔等人帮忙管着。

    一方面是怕宫务分出去后,没办法名正言顺的要回来。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蕙兰知道这是对她的考核,考核能不能当好皇后之位。

    因此宫务绝对不能让出去,再苦再累也只能自己硬撑着。

    好在九阿哥福惠已经满了六岁,搬去阿哥所了,不然蕙兰的工作量会更大。

    九阿哥福惠去了阿哥所,对于蕙兰来说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日后九阿哥福惠要是病逝,和蕙兰的关系就不大了。

    当然以如今的局势,蕙兰还是希望九阿哥福惠不会病逝,但这种事情可没人敢打包票。

    不过这些事情,只有蕙兰一个人知道,所以她的那翻话,听上去的确有些欠揍。

    四福晋和五福晋面面相觑,不敢说什么。

    尤其是四福晋,要瞧着局势越来越好,她内心自然也有那么些野心冒出来,这是人之常情,但她也从未想过有人会嫌弃宫务大权。

    简直让人大开眼界。

    没有多在意两人的无语,蕙兰看向四福晋问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永璋可还受得住?太医怎么说?”

    四福晋闻言立马回答道:“额捏放心,妾请太医给永璋把过脉,并无大碍。”

    对于永璋,四福晋可比蕙兰、弘昴和胤禛都看得重,因为这不单单是如果皇宫里唯一的皇孙,也是四福晋这辈子的依靠,她可不想未来成为孝敬皇后第二。

    “皇后薨逝,皇上要为其守孝三年,虽说咱们满人不信这个,但至少头一年,你们要管好后院,别传出什么喜事来。”蕙兰叮嘱道。

    “嗻,妾记住了。”四福晋和五福晋都应了下来。

    四福晋对此是乐见其成,毕竟如此一来后院的其他女人也别想怀孕了,而她早已生下了嫡长子。

    永璋今年五岁了,都已经启蒙读书,明年这个时候都能去上书房读书呢。

    最小都能拉开六岁的年纪差距,这在皇宫优势不算小。

    但五福晋却有些压力,她嫁给弘昤一年了,肚子却没有传出喜讯。弘昤也敬重她,在她没有怀孕之前,不但不怎么去侍妾那里,每次去了还让人送药。这让五福晋倍感甜蜜的同时,压力更大了。

    这年头孩子就是女人头顶上悬着的一把剑,连皇后都不例外,否则当年的仁孝皇后也不会难产去世。

    蕙兰又和四福晋五福晋说了一会儿话,就将两人打发回去。

    到底是儿媳妇,有些话有些事,蕙兰是不会和两人说的。

    双方身份地位有差距,年纪也有差距,有代沟,说不怎么到一块去。

    主要是蕙兰觉得自己还年轻,犯不着让儿媳妇来伺候,一句,“额捏”一句,“儿媳”,把自己都叫老了。

    老不老这事,心态也是很重要的。

    将两人打发走后,蕙兰叫来了周嬷嬷,继续忙起宫务来。

    马上就要到腊月了,按照规矩,腊月是要回皇宫的,因为过年的一连串宴筵和仪式都要在皇宫里举办才行。

    过年的事,不是前朝的事,也不是后宫的事,而是前朝和后宫一起的事。

    所以蕙兰要忙的事情可不少。

    她现在虽然名义上是贵妃,可实际上各方面都是干着皇后的活。

    等这个新年忙完,蕙兰差点累趴下,再一次的确信,累是真的能累死人。

    “不是都说了让你别累着自己嘛?”胤禛走进翊坤宫正殿,就看见一个累得趴下了,想要挣扎着起来给自己请安的女人,连忙上去制止,然后不悦的说道。

    蕙兰闻言以极大的自制力,硬撑着自己爬了起来,坐直了身子,笑着说对胤禛说道:“妾多谢皇上关怀,妾只是猛然接手这么多的事,又笨手笨脚的,事倍功半,让皇上担心了。”

    胤禛见蕙兰这么说,也不在劝,只是说道:“过了这几天,你可要好好休息休息。”

    “妾会的。”蕙兰笑着说道:“妾还想看得永璋娶妻生子呢。”她怎么会愿意这么早就死去了。

    说道永璋,胤禛眉头先是一松,随后又紧皱了起来,有些叹气道:“弘时他们都随了朕,子嗣不丰,等下一次大选,你可要给他们好好选几个好生养的。”

    如今皇孙一辈,就只有两人,四福晋的嫡长子永璋,三福晋的嫡长女。

    余下的不少夭折了,就是还没生下来。

    着实瞧着子嗣不丰。

    蕙兰闻言有些试探性的说道:“下一次大选,弘昴他们还没出孝呢。”

    雍正六年大选,可还不到出皇后孝期的时间。

    “无妨,只是指几个格格而已。”胤禛无所谓的说道。

    原本满人就不信守孝之类的,之前又不是没有在孝期怀孕的事情发生,真怀上了,谁也不会逼着对方打掉。

    只是为了好统治中原,为了拉拢汉人,所以才会说自己要守孝,其实汉人自己硬斗硬真执行的也没几人。

    不要大张旗鼓的办大喜之事就行了,大家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无论是已经成亲的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昴、五阿哥弘昤,还是尚未成亲的六阿哥弘昼等人,都一直在皇宫里住着,没有出宫开府。

    所以只指格格进后院的话,连酒席都不用摆,直接将人领回去就行了,的确不会太惊动,引起热议。

    胤禛的话,蕙兰自然不会反驳,因此笑着说道:“妾记下了。”

    “这些日子,朕让弘昴去祭祖,他做得不错。”胤禛突然说道:“十三弟说他在会考府也做的不错。”

    蕙兰不知道胤禛到底是什么心思和自己说起这种事情来,因此避重就轻的说道:“他都这么大一个人了,要是还当不好差事,那可丢人了。这也是皇上和怡亲王教导有方。”

    “十三弟对弘时他们兄弟的确很用心。”胤禛有些感慨道。

    不枉胤禛对怡亲王胤祥好,怡亲王胤祥很多时候对他的儿子,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用心。

    蕙兰闻言却撇了撇嘴,要说胤禛什么都好,就是——对怡亲王胤祥有些好得太过。

    怡亲王胤祥的儿子如今两个都有爵位了,而胤禛自己的儿子,一个个的都还是光头阿哥呢。

    更不要说大清朝第一为世袭罔替的和硕亲王爵位,还有什么陪葬皇陵之类的。

    实在是有些过头了。

    好在怡亲王胤祥是个聪明人,这或许也和他的经历有关,因此等胤禛继位后,怡亲王胤祥从来都不搀和进皇子夺嫡里面去,不然他支持的皇子,先天性就能赢面比别人大几分。

    但如果不能笑到最后,那下场也会比普通人更惨。

    所以怡亲王胤祥干脆不参与这事,对所有皇子都一视同仁,哪怕是对叫他,“阿玛”的六阿哥弘昼也没有什么优待。

    “妾还记得当年六阿哥病危,还是怡亲王满京城里找大夫,多亏了怡亲王找到了,六阿哥这才转危为安。”蕙兰顺着胤禛的话说道。

    胤禛显然也记起来了这事,有些感慨的说道:“是呀,多亏了十三弟。”

    如果是怡亲王胤祥当年真的是费了心用心去找,六阿哥弘昼可能真会病逝。

    毕竟胤禛当年一是没时间和精力去满京城找大夫,二是有些拉不下身份,其实之前京城有名的大夫胤禛都让人请到府上给六阿哥弘昼看了的,但没一个人治好。

    “妾听说怡亲王府上的弘暾阿哥最近又病了,正准备请示皇上,是不是送些药材过去,但又怕怡亲王府误会了。”蕙兰说道。

    弘暾就是怡亲王的嫡长子,在外人眼里日后会继承怡亲王府的人。

    但怡亲王福晋兆佳氏在怀上弘暾阿哥的时候,是在一废太子之后,胤祥最落魄最没有精气神的时候,也是他们那个小家最担惊受怕的时候,因此当时兆佳氏没有养好胎,弘暾阿哥一生下来就很是体弱,经常生病。

    可以说多亏了,一废太子后怡亲王胤祥失宠了,以至于不少人都觉得胤祥不可能再爬起来,因此没有盯着胤祥,让胤祥的后院争斗没有那么大,这才让弘暾阿哥平安长大。

    但即便是如此,弘暾也经常生病。

    胤禛闻言微微皱眉,“你派人送些上好的药材过去吧,朕会和十三弟说一声的。”以免他误会。

    “是。”蕙兰应道,心里却在吐槽【瞧瞧,怡亲王这待遇,听着就让人羡慕,连上辈子的年贵妃都比不上,只是皇上当年收拾年羹尧的时候,可半点没有想念着年贵妃】。

    要不是知道两人是兄弟,胤禛也的确没有那方面的爱好,不然蕙兰还真会怀疑是不是胤禛瞧上怡亲王了。

    对怡亲王,比对父母、对同胞兄弟、对妻儿都要好的多。

    毕竟这年头好男风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癖好,比如废太子胤礽。

    要说最出名的就是今年二月被胤禛找了一个借口夺爵的简亲王雅尔江阿,这位在先帝朝可是自己直接养了一个戏班,为他收集男色。

    第298章 巨型大矿

    第二天一大早,送走了胤禛。

    张高走了进来,靠近蕙兰,小声的说道:“主子,宫外面传来消息,说是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蕙兰闻言嘴角上扬,“本宫知道了,你传话出去,让他们按计划行事。”

    只是稍微有些可惜,可惜裕嫔脑子没被冲昏头脑,要是她给六阿哥弘昼选的是富察氏做嫡福晋那就完美了。

    不过,虽然如此不完美了,但裕嫔母子自己躺了,对于蕙兰母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蕙兰和弘昴都没有自己给自己上难度的爱好。

    “嗻!”张高应道,然后又退了下去。

    蕙兰低头瞧了瞧自己的手指,眼里满是亮光,她要为自己为娘家补足最后一块短板,那就是——爵位!

    为自己积攒更多封后的资本。

    而且这事,属于百分之一百能成功的类型,不像之前孝敬皇后见喜那般,还有几率患不上病。

    因为那些东西就摆在那里,没人能偷走拿走,能百分之一百的成功。

    后宫嫔妃怎么可能半点不依靠家世。

    后宫和前朝从来都是一体的。

    没过几天,高瑞和高庆就单独求见了胤禛。

    胤禛没多想,直接将两人叫了进来。

    “何事?”胤禛直接问道。

    高瑞和高庆先给胤禛请安后,才开口道:“皇上,奴才有要事禀告,恳请皇上屏退左右。”

    胤禛闻言愣了一下,不过他都考虑要不要册封蕙兰为后了,自然是极为信任高瑞和高庆的,想了想就让苏培盛领着屋子里伺候的奴才下去了。

    “说吧,什么事?”胤禛沉着脸问道。

    高庆从衣袖里取出一张纸来,双手捧着,上前奉给胤禛。

    “皇上,奴才有一属人在外行商,来往于漠北和大清。他们之前有一次在漠北迷路了,不知道走到什么地方去了。

    但却在荒郊野岭之地,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露天煤矿,随后又在四百里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铜矿。

    经过几年时间探察,他们终于确定了两座矿山的位子,就在喀尔喀汗国境内,乌拉特后旗,离巴彦淖尔城也不过一千里左右的距离,当地人称那座铜矿为绿宝石岭。”高庆说道。

    胤禛闻言立马打开高庆呈上来的纸,是一张地图,上面清楚的标记出来了两座矿山的位子,看位子的确离巴彦淖尔城不远。

    “你所说的话,可当真?”胤禛慎重的问道。

    高庆闻言立马跪下,“奴才不敢欺瞒皇上,奴才所言句句是真的。”

    “可知那两座矿山有多大?”胤禛想了想问道,如果不是特别大,倒也不用太过费心费力。

    “据奴才的属人说,一眼看不到尾那么多,一大座山脉都是,感觉比京城都要大。而且他们查看过煤矿和铜矿,品质十分优良,还带回来了一些样品。

    不过奴才没有亲眼看见,不敢确定有没有那么大的规模,但这种事情奴才的属人不会说谎话来欺瞒奴才。”高庆回答道。

    听了高庆的话,胤禛的心砰砰直跳,一座煤矿一座铜矿,比京城都大,这得是多大的矿山呀,这得是多大的利益呀!

    中原很早就学会了用煤,有白纸黑字作为证据的,都能追溯到西汉,其后的王朝一直都用煤去炼铁,制造兵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煤也是一种战略资源。

    至于铜,要知道从古至今民间用得钱,用得最多的,可不是什么白银黄金,而是铜钱。

    中原因为缺少高质量的矿石,铜也非常缺,再加上一直以来中原人都有陪葬的习俗在,所以不少金银铜都被埋藏在了地下,这就让中原更缺铜了。

    不是一时半会儿的缺,而是无时无刻,历朝历代都缺。

    到了大清朝这里也是如此,缺呀!

    为此还让倭国钻了空子,幕府铸造了大量的宽永通宝铜钱,用于中倭贸易,换取货物。

    因为大清前面几任皇帝,目光不是放在江南藩和郑家身上,就是北方准噶尔部和俄国身上,都没什么精力和心神去理会倭国这些偷鸡摸狗的小事。

    所以这现象一直持续到乾隆朝,乾隆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了,没事做了,才来管了这件小事。

    不过因为大清实在是缺铜,所以乾隆管这事的结果,就是让倭国从私底下悄咪咪的从民间换取,改为直接和大清官方交易。

    如果真的是那么大一座铜矿,这得是多大的利益呀,能直接解决大清的铜慌。

    好在胤禛经历过太多的事情,心脏已经锻炼出来了,深呼吸一口气,他没有被这个巨大的惊喜冲昏头脑,而是吩咐道:“去将矿石拿来,传令让工部虞衡清吏司窑冶案房派一位大匠进宫觐见,另外传怡亲王、庄亲王……进宫。”

    “嗻!”高瑞和高庆领命,连忙退下去办这事去了。

    胤禛没有在意两人的动作,他正死死的盯着这两座矿山的位子,和自己脑子里那一副蒙古地图做对比,然后很快就皱起了眉头来。

    这地方看位子是属于喀尔喀汗国境内乌拉特后旗,可问题是草原可不比中原,固定地盘那就是一个笑话,随着季节进行牧羊,地盘也会发生变化,只是大致在一个区域而已。

    而且既然现在知道了那地方有两座大矿,胤禛就不可能在将其交给乌拉特后旗,必须要大清中央直管。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这地方处于准噶尔部落的刀锋之下,康熙朝的时候噶尔丹可是把这一片地方名义上都打下来了。

    之所以是名义上,那是因为那地方就是荒郊野岭,根本没人,所以画地图都是随便画,想要就画,不想要就不画。

    谁也不会站出来抗议。

    但如今那地方有了两座大矿,肯定是要让人进行开采。

    那么大的矿,哪怕就是有夸张的说辞,想来也不小,没个几十年开采不完。

    胤禛这可完全错估了那两个矿的情况,这可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塔本陶勒盖煤矿和奥尤陶勒盖金铜矿,用现代机器设备以不顾后果完全不留余地的挖,都足够开采至少五十年,按照大清这时候的开采技术,几百年都挖不完。

    不过能开采几十年的矿,也足够胤禛乐呵了。

    这样的大矿开采,必然要在附近建设房屋等配套设施才行,而且一个是煤矿一个是铜矿,最合理最节约成本的办法就是当地开采当地冶炼。

    在这种情况下那地方最合适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城池。

    建设城池,对于大清来说虽然耗费很大,但只要铜矿足够大,完全能承担得起,而且还能加深对漠北蒙古的统治。

    但最大的问题是在那地方建设了城池,简直就是给准格尔部落这种野心勃勃之人的竖起了最最明亮的靶子。

    不解决准噶尔部的事,这两座矿山开采就有危险,别到时候给别人做了嫁衣。

    胤禛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大的利益和好处,毕竟有些问题其实就是没钱,有钱了很多事情就都没问题了。

    铜矿在这个时代就等于钱。

    因为铜矿可不单单只产生铜,它还附带金银。

    但大清要想直管,并且运行起来,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胤禛和怡亲王等人商量好。

    这事需要保密,不然让准噶尔部落的人或者是漠北蒙古的人提前知道了,那就有些麻烦了。

    前者是军事上的麻烦,后者就是政治上的麻烦。

    所以这一次胤禛叫来的人,都是他的绝对心腹。

    这些人当得知这一天大的好消息后,也是兴奋异常。

    对于准噶尔部和漠北的一些野心家,这些人就一个字作为自己的意见——打!

    除了见钱眼开,的确为大清着想外,这些人其实也有一点点拍胤禛马屁的情况在里面。

    西北那边的战事,之前进行得很是魔幻。

    第一次带兵打仗的小年轻十四阿哥胤祯赢了,第一次带兵打仗从文转武的年羹尧也打赢了。

    这就让胤禛有了一个错觉——对面就是一群垃圾,大清随便怎么打都能赢。

    因此,在年羹尧临死挣扎的时候各种明示暗示胤禛,西北战事其实是靠他一个人才打赢的,胤禛自然不会相信年羹尧能牛到这种程度。

    再加上年羹尧各种作死,竟然玩什么老虎进年家,年家有祥瑞,年羹尧是大清将星这一套,实在是把胤禛恶心到了,因此下了狠心赐死了年羹尧。

    不过年羹尧当时说的话,却让不少人听到了,因此有不少看不顺眼胤禛的人都在私底下传什么胤禛杀功臣。

    对此胤禛自然是心里憋了一口气,赐死年羹尧后,他就让人准备粮草备战,准备再打一个胜仗,让所有人都看看,他可不是靠年羹尧才赢的。

    去年才准备了一半,大家都觉得胤禛这口气还没散,还是倾向于主战这边,所以这才人人附和。

    而且这也附和草原上的规矩——拳头大才是老大。

    就得打痛或是打死对方,才能保住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利益。

    第299章 另一份礼

    打,怎么打?

    谁都知道准噶尔部野心勃勃,但一般人还真惹不起对方。

    前面年羹尧击败的青海罗卜藏丹津,战败后就逃到了准格尔部,受到了部落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的接纳,胤禛派人多次去所言,策妄阿拉布坦都不鸟胤禛,一边说着要和平,另外一边却做出各种挑衅大清的事来。

    其心思完全的表露了出来。

    也因此打准噶尔部的理由是完全可以找得到的,能说得上是:出师有名。

    但怎么打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两座矿山爆出后,不单单要防备准格尔部落的人,还要提防漠北蒙古众多部落,以及俄国。

    除此之外,还有大清内部的问题,那可是两座,“金山”,谁能不心动?

    哪怕就是有些人没有半点私心,也会想要把两座,“金山”划到自己所在衙门的名下,因为这代表着业绩!

    有了业绩,就可以步步高升。

    不过这些都考虑得稍微有些早。

    怡亲王等人给胤禛的建议是,现在最关键的人派人去那两座矿山查看一番,确定其规模,如果真是巨矿,那才值得大清投入众多资源,如果只是小矿,品质再高,也没有特别大的必要了。

    这个建议很现实,胤禛准了,由高庆领头,带领他的属人领着勘察这方面专业人士以及护卫去勘察矿山,当然名义上肯定不是去勘察矿山。

    而是胤禛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说是给和硕额驸多罗郡王策棱送去赏赐。

    策凌驻扎在阿尔泰城,一方面是他的部落在那里,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防备准格尔部东出。

    嗯,值得一提的是,准噶尔部的上一位首领噶尔丹当年野心勃勃干掉的第一个部落就是策凌所在的部落,不过当时还是策凌的爷爷当家,双方可谓是血海深仇。

    从巴彦淖尔城出发到阿尔泰城的话,一路向西北方向走,路线在荒郊野岭的地方只需要稍微偏北一点点,就能到达两个矿山。

    胤禛的几个姐夫妹夫里,他最看重的就是漠北蒙古喀尔喀出身的策凌,登基第一年就给他爵位晋升为多罗郡王,如今派人送赏赐,也不会让人意外。

    这事胤禛下了封口令,在矿山没有勘察清楚之前,绝对不能泄露半点情况。

    不过蕙兰还是听到一些风声,她主要是从弟弟高庆被派出京城的事情里,琢磨出来的。

    现在就只等着时间流逝,那一天的到来。

    蕙兰相信自己送给胤禛的大礼,会让他欣喜若狂。

    恐怕不单单是胤禛会欣喜若狂,整个大清都会,那可是一座以现在科技水平开采几百年都不一定能开采完的巨大矿山,整个矿脉无比巨大。

    将这事告诉胤禛,蕙兰主要是有两个目的:

    第一就是给自己家里搞个爵位,发现了那么大两座矿山,胤禛不给个爵位可说不过去。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胤禛有些,“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在他信任你的时候,给好处也绝对不会手软。

    比如年羹尧,一个辅佐恂郡王胤祯打赢西北之战的功劳,先帝当年是已经奖赏了年羹尧。但胤禛上位后,又拿这个理由足足赏了年羹尧两次,还将他旗籍抬到了汉军镶黄旗。

    说句不好听的,年羹尧之后会那么膨胀,膨胀到明明知道胤禛要收拾他了,也依然半点不改行事,纯粹就是被胤禛自己给捧起来的。

    外人看着这事牙酸的不行,可如果对象是自己,那就非常美滋滋呢,恨不得赏赐力度再大一些。

    第二就是让胤禛更加重视和准噶尔部的战争,避免,“博克托岭、和通泊之战”的大败,这一次失败,可算是把胤禛所有在军事上的进取心全部都给打没了,即便是后面重新打了回来,但胤禛后面依然把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内政上。

    避免这一战的失败,能更多的保留大清元气外。

    除此之外,中原人有个非常神奇的事情,从先秦时代到后面,但凡是能种地和有矿有利益的土地,那是无论如何想方设法都不会让其丢掉。

    即便是某些王朝武将不行,甚至于割地赔款的事情都有,但收复的心却一直藏在中原人心里,等下一个盛世,必然将其收复。

    不过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要上层阶级的人意识到那地方有利益才行。

    后世骂大清放弃北边那么多土地,实际上那些土地在大清都是不毛之地,一点利益都没有,驻扎反而花钱,分散兵力,自然割起地来一点也不心疼,反而觉得是甩掉包袱。

    谁知道那些土地里埋藏了那么多东西呀!

    这个时代在草原上的人又不认识铜矿石。

    嗯,是真不认识。

    铜矿石摆在没有相关知识的人面前,那就是一块绿色的石头,谁知道那能练成铜呀!

    铜器可是黄色的,按照一般逻辑来说铜矿石难道不应该是黄色的吗?

    只能说,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

    绿宝石岭的地名,可被叫了几千年,就没有一个草原人发现这笔巨大的财富。

    但对于入主中原的大清来说,只要证明草原上某个地方有巨大利益,只要利益足够巨大,那哪怕就是打成屎也绝对不会让。

    至少现在的大清不会让,又不是王朝末期,怎么打都打不赢的时候,到了那种时候,自然是不让也得让。

    不让的话,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这么大的事情,这么大的利益,这领头的必须要是宗室里懂军事的人。

    上辈子胤禛出兵攻打准噶尔部,可能的确是受到了年羹尧的影响,觉得对方是一盘菜,也或许是为了争一口气,结果派了岳钟琪和傅尔丹当大将军,负责这次征战。

    虽说军中也的确有宗室随军,但却不是领头羊,都是些类似于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战争这事真不是随便一个人指挥都能打赢的。

    岳钟琪和傅尔丹的确有本事,康熙末年他们跟着恂郡王胤祯打赢了,后面跟着年羹尧也打赢了,看上去这两人挺厉害的。

    可实际上,这两人都是一个出色的将校,而非是一个出色的统帅,得有人在上面指挥两人,同时也为两人抗住来自朝堂和八旗的压力,才能让这两人发挥出战斗力。

    上辈子胤禛敢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年羹尧,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击败准噶尔部是大清的国策不假,但不击败对方,其实短期来看对大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所以有试错的空间。

    可多了两座矿山那就不一样了,宗室、八旗都不会允许胤禛这么做,必须要求一击致命,像先帝那样拖拖拉拉打个三征都不行。

    多耽误一天,就少开采多少矿呀,那可不是石头,是钱!

    断人钱财,可是如杀人父母!

    在这种情况下,在八爷党已经烟消云散,恂郡王胤祯已经向胤禛服软的情况下,胤禛是有一定几率复起恂郡王胤祯的。

    整个宗室,目前为止,就只有恂郡王胤祯有统帅大军的实绩,项目也对口是西北战事,而且还是打赢了的那种。

    不过这事蕙兰是没有半点把握,毕竟胤禛对恂郡王胤祯的态度谁都能看得出来,不加掩饰的不喜。

    但如果一旦成了,皇太后就会成为自己的助力,皇后之位,几乎没有任何阻拦了。

    可这事全凭胤禛的心思,根本就没有什么操作空间,连向皇太后和恂郡王胤祯透露一点,让其配合都不行。

    在无法百分之一百确定胤禛心意之前,绝对不能和恂郡王胤祯沾上。

    只能收买一个和自己这边绝对沾不上什么关系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让恂郡王胤祯统领大军的话。

    结果如何,在胤禛说话之前,谁也不知道。

    蕙兰只能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想法,尽人事听天命。

    不过在此之前,蕙兰还要准备一份礼物送给胤禛。

    只是这份礼物就不是大喜,而是大怒。

    ***

    怡亲王胤祥日常按照时间乘坐轿子去皇宫上朝议政,只是这一次刚刚出府,就被人拦了下来。

    “来者何人!”侍卫警惕的大声呵斥道。

    “怡亲王恕罪,奴才有要事要报。”来人是一个三十四岁的中年男子,跪在怡亲王轿辇之前,一脸急色,带着一丝慌张和担忧,以及坚定。

    胤祥闻言倒也见怪不怪,自从皇兄登基后对自己委以重任,总是会有人跑来想要自己主持公道,他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处理这种小事,掀开轿帘吩咐了身边的奴才几句,让身边的奴才将其打发走。

    对方要是有冤屈,就去顺天府告状。

    本以为很快就能重新上路,没想到身边奴才却急急忙忙的走了过来,“主子,奴才有要事要报。”

    “什么事?”胤祥奇道。

    奴才掀起帘子,将半个身子伸了进去,低着头小声的对胤祥说道:“主子,对方说他是马齐大人府上的奴才,会俄语,他在无意中发现了马齐大人在私底下和俄国人……”

    第300章 卖国求荣

    胤祥闻言十分震怒,“此事当真?!”

    奴才连忙跪下回话道:“奴才不敢欺骗主子,那人就是这么说的。”

    “把人给本王带过来。”胤祥吩咐道。

    “嗻!”奴才连忙起身去吩咐这事。

    将中年男子先搜身,确定对方并没有藏什么利器,可以对怡亲王不利后,才将他带到了胤祥的面前。

    “你把刚刚说得话,重复再说一遍!”胤祥冷着脸吩咐道。

    “嗻!”中年男子在胤祥面前跪下,重复的说道:“奴才是马齐大人府上的奴才,在书房伺候,会一点俄语,不久前奴才发现了马齐大人在私底下和俄国人交流,对方是俄国代表团团长萨瓦,他是经由传教士巴多明才结识了马齐大人。

    他要马齐大人在俄国和我们谈判的时候把我们的底线和大臣们的态度和意见全部告诉了他,并且要他在边境上促使有关问题的解决要支持有利于俄国的办法。作为回报,他会赠送2000卢布的貂皮给马齐大人。

    王爷,奴才所言绝无半点虚假,此事真的是确有其事。奴才虽是马齐大人府上的奴才,此行是背主之举,但奴才却是大清的子民,实在是看不下去马齐大人如此明目张胆的卖国行为,这才来检举他,还请王爷明察。”说着对方就给胤祥磕了一个头。

    胤祥表情很是严肃,对着他说道:“此事本王需要调查事情是真是假,你且先到王府住着,等查明真相后,若是确有其事,本王会替你向皇上表功。”

    当然若没有这事,这个中年男子是诬告马齐,那他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这是胤祥没有说出来,但双方心知肚明的事情。

    “谢王爷,奴才绝对没有说半句假话。”

    胤祥闻言也没说什么,叫来侍卫,将其带回怡亲王府严加看管起来,然后自己依然乘坐轿辇入宫。

    进了养心殿,还没行礼,就听见四哥胤禛关切的问道:“今日这么来的晚了些,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臣弟却有一件不知是真是假的要事要禀告皇上。”胤祥说道。

    “哦!?”胤禛闻言来了兴趣,什么事,连是真是假胤祥都没有去调查清楚就要告诉他了?

    放下御笔,让身边伺候的奴才都退下后,胤禛才看向胤祥,“你说。”

    胤祥把之前的事告诉了胤禛。

    胤禛是越听脸越黑,最后直接将茶碗给砸了,“混账!”

    “皇上息怒,此事尚未调查清楚,并不一定是真的。”胤祥见状连忙说道。

    胸口上下起伏,胤禛深呼吸了几口气,将内心的暴怒压下,冷笑着说道:“若是别人,这事或许八成是假的,可马齐,呵,汗阿玛当年说得对,这种卖主求荣的事情,他们家当年又不是没有做过,而且做得还不止一次!

    当年二哥一被废,他就迫不及待的去捧老八的臭脚,等老八下去了,他就来捧朕。如今马齐倒是越发出息了,见朕给不了他好处,拿国家去卖。”

    胤祥闻言也不敢在多说了。

    八爷党就是胤禛心里的一根刺,哪怕如今胤禩和胤禟都死了,这根刺依然存在。

    而对于胤祥来说,一废太子就是他心里迈不过去的坎。

    当年一废太子之前,马齐是怎么支持废太子胤礽的?

    作为皇太子一党的胤祥看得清清楚楚,连自己嫡长子都押上去了。

    可一废太子之后了?

    那副嘴脸,胤祥想想都觉得恶心。

    最关键的是胤祥这人很是念旧,在胤禛上台后,胤祥几乎是正大光明的拉拢以前还残存没投靠八爷党的皇太子一党的成员,各种接济,各种提拔,甚至于还和其中的人联姻。

    当然他敢这么做,一方面是自己念旧,另外一方面也是胤禛暗示他的。

    有这些坚定不移的人一旁,就更显马齐有多让人恶心了。

    好在胤祥还有一些理智在,等胤禛骂完平复好心情后,胤祥才开口道:“皇上,依照臣弟之见,需要彻查此事,不可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就认定了事实真相。”

    胤禛这个时候也冷静了下来,虽说他觉得这种事情马齐是八成做得出来的,但胤祥说得也对,马齐和富察家在官场上并非没有政敌,而且这关乎国家大事,必须要彻查清楚才行,“这事就交给你。”

    “嗻!”胤祥闻言也不奇怪,直接应了下来。

    毕竟这种事情传了出去还是很是丢脸的,而且需要私底下秘密调查,另外调查一个一品大臣,需要有一定权利的人才行,这样才不会被马齐吓到。

    如今这情况,最合适的人自然是他了。

    冷静下来后,胤禛智商回笼,脑子开始疯狂运行起来,想了想说道:“十三弟,如果这事是真的,你认为俄国那边是出于什么情况会干出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来?”

    胤祥想了想说道:“如果真的想萨瓦代表官说的那样,谈不好就立马和我们开战,那么俄国的兵力应该会十分充沛。但显然他这样的行为,可不是他话里说得那样。”

    大象踩蚂蚁的时候,需要去偷听蚂蚁的话吗?

    不需要!

    大清这些年东征西讨的时候,遇见那些弱小的部落或者是势力的时候,玩过这些招数吗?

    没有!

    只有对付大明朝的时候,才会玩这些招数。

    “他们怕是也不想和我们打仗,恐怕他们也知道不可能打赢我们,但又想要获取足够的利益,所以才会采用这种最简单出力最小的办法。”胤祥分析道。

    俄国因为国都在西边,离的太远太远了,加之人种不一样不方便安插间谍,所以大清对俄国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认知,并不清楚这两年可谓是俄国近一段时间里最乱的两年。

    一个叫做叶卡捷琳娜的女人,在丈夫死后,自己称帝了。

    这算得上是俄国历史上的头一次,就如同中原历史上武则天称帝一般,俄国上上下下现在都各自混乱着。

    有得利的人支持,也有不得利或者是看不起女人的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