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第 201 章 天降一个重孙子,圣祖……

    天降一个重孙子, 圣祖温惠皇贵太妃瓜尔佳氏都蒙了。

    虽然她身体不错,眼明耳顺,但她都已经七十多岁了,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给她塞一个小孩子。

    佟佳皇后没过世时, 瓜尔佳氏一直都跟着她过活, 她的主心骨就是皇后姐姐, 所以皇后姐姐过世后, 她一度惶惶无所依,只恨不得跟姐姐一起去了算了,幸得皇帝时常体贴关怀她,至少在物质关怀上从来没落下她,她除了住宁寿宫,每年在圆明园的春好轩也会小住几个月。

    现在皇帝让她抚养十五阿哥正说明皇帝对她的看重,瓜尔佳氏知道自己不能拒绝。

    当然她也没想过拒绝, 人年纪大了, 看到咿咿呀呀的新生儿就如同看到朝阳, 暮气沉沉的人生反而有了希望。

    再说在宫里照顾一个婴儿,琐碎的事情自有旁人代劳, 瓜尔佳氏只需要每日多去看看他几次, 再听保姆乳娘们禀告孩子的日常情况即可,不算是太费事。

    瓜尔佳氏看着躺在悠车里睡觉的十五阿哥, 对皇帝与令贵妃道:“这孩子乖巧得很, 不必担心, 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皇帝笑道:“小十五交给您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只是得劳烦您了。”

    令贵妃则再次给瓜尔佳氏行礼,感谢她愿意照顾十五阿哥。

    瓜尔佳氏道:“令贵妃若是有空,常常来看看小十

    五, 小孩儿都是最亲近母亲的。”

    令贵妃乖巧应道:“是。”

    他们三人说着话,十五阿哥睡醒了,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大家,不哭也不闹。

    瓜尔佳氏轻声哄他:“小乖乖醒了呀,我们去喝奶好吗?”

    十五阿哥就看着她,张开无齿小嘴笑了。

    乳娘顺势过来把孩子抱去喂奶。

    瓜尔佳氏夸道:“这孩子好带,就像皇上小时候一样。”

    心里稳得住,换了环境也不见害怕。

    圣祖还在时,有一回宫里突然传起她与四阿哥的流言蜚语,她受了些小罪;四阿哥也被皇父斥责;当时都传言要把养在宫里的弘历送出宫,六岁的弘历当时就很稳得住,一点都没像别的小孩子一样惊慌失措。

    令贵妃知道皇上素来十分尊敬这位圣祖皇贵太妃,故意凑趣问道:“皇上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瓜尔佳氏笑了笑,随口道:“自然是聪明伶俐了。”

    弘历哈哈大笑,“小十五能有朕一半聪明伶俐就够了!”

    瓜尔佳氏心道,这么多年过去了,皇帝就这份自信无人能比。

    至于令贵妃,她充满信赖地望着皇帝,仿佛他说的话都是圭臬。

    ……

    不管怎么样,十五阿哥就定给温惠皇贵太妃抚养了。令贵妃虽然不十分满意,但也没别的更合适的人选。

    而且温惠皇贵太妃与其他的太妃们不同,皇帝幼年时进宫,得到过她的照顾,这份情义她至今还记在心里。

    只是令贵妃少不了要听皇后几句冷言冷语。

    皇后嘲讽了她诸如庆贵妃看不上十五阿哥等等之类的话,令贵妃低头做委屈状,偶尔附和一句,“我也不知道为何她不愿意”。

    皇后就道:“庆贵妃仗着太后的宠爱,看得上谁啊?有时候她连皇上的账都不买,你简直就是自讨没趣,不如当初就听我的话,把十五阿哥送到我这里抚养,好歹还是半个嫡子,那温慧皇贵太妃年纪忒大了,照顾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孩子只怕也是力不从心!”

    令贵妃假装懊悔,恳切道:“这是皇上的决定,我不敢说什么,皇后娘娘,要不然您帮我去给皇上说说吧?”

    皇后断然否定,“皇上金口玉言,他决定的事情怎么会再改变,这事就算了。”

    她与皇帝夫妻之间最温情的那几年已经过去,夫妻关系不能说冷淡,但绝对是平淡的,皇后肯定是不会去找皇帝的。其实她心里还有几分窃喜,别看着令贵妃得宠,其实皇上对她也不怎么样嘛,她生的十五阿哥,皇上愿意给谁抚养就抚养,都不用征求令贵妃的意见。

    因为这一层发现,她对待令贵妃的态度倒好了些。

    皇后的宫女端上来暖暖的杏仁茶,先奉了一杯给皇后,待到给令贵妃时犹豫了,杏仁茶活血,不知道她能不能喝。

    皇后见状问道:“你又有了身孕?”

    她这可是刚生下十五阿哥才两三个月,不过她已经侍寝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令贵妃带着羞意道:“我喝牛乳吧。”

    皇后就像被人打了一拳,愣了好一会儿,才道:“给令贵妃换牛乳。”

    有的人怀孕生子轻轻松松,令贵妃几乎是一年一个孩子。

    孩子,天知道皇后多想要再生一个孩子。

    如果她再有个孩子的话,她与皇上之间不冷不热的关系一定可以回温吧,她生十二阿哥时是跟皇上最好的时候,皇上对她几乎是有求必应,真怀念那个时候啊。

    令贵妃知道自己现在算不上讨皇后喜欢,喝过牛乳后就告辞了。

    出了万方安和的门,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令贵妃的心情都好了起来,她的宫女小心地问道:“御医说您接连生产恐怕会伤了身子,让您调养一段时日再说,您——”

    令贵妃笑道:“我一直都在调养啊。”

    宫女惊诧:“那您刚才怎么喝牛乳?”

    令贵妃:“刚才,刚才我有说什么吗,我今日只是想喝牛乳不想喝杏仁茶罢了。”

    当皇后以为她再次怀孕时,那表情简直精彩极了,皇后大概会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吧。

    令贵妃想到这个顿时觉得自己的心情更好了。

    ……

    皇后与令贵妃在操心娃娃们的事情,但对陆薇来说,她只想摆脱生娃养娃,这样就算身体不能抗拒自然衰老规矩,但心态肯定年轻啊。

    她现在的年纪放在现代社会完全可以继续当单身黄金女郎。

    她玩搭子颖妃对于她拒绝当养母的事情表示非常赞同,颖妃赞同的原因居然是嫌弃皇子。

    “如果是个公主,我一定劝你抚养她,不然我来抚养她也行,皇子就算了,皇子们都有一百个心眼。”

    陆薇深以为然。

    她作为后宫与皇子们应该是没啥联系的,但皇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母啊。

    这些个皇子们为了表达孝道,常常来给太后请安。

    自从太后喜欢的长孙大阿哥永璜过世后,她老人家就有意识的不再太亲近这些孙子们,以免将来徒增烦恼。

    但这些孙子里也有例外。

    十一阿哥永瑆就是这个例外,这小子嘴甜会来事,哪怕刚开始太后对他没那么热情,他也照来不误,甜言蜜语哄着老太太,时间长了太后就渐渐对他有些偏爱。

    永瑆很小的时候生母淑嘉皇贵妃就过世了,虽然有养母舒妃在,但毕竟不能跟亲妈比,太后心疼这个没妈的孩子,对他又多了几分怜爱。

    永瑆还没忘记与陆薇打好关系,他酷爱汉学,小小年纪就对汉人的书画金石感兴趣,自学篆刻,用青田石给陆薇刻了一枚“汀兰轩主人”的印章。

    汀兰轩是映水兰香的一间轩室,陆薇把它当自己的书房用,永瑆投其所好,给她刻了一枚章子,方便她以后在她自己收藏书、画上盖章留印。

    永瑆的篆刻技术还比较稚嫩,但这种稚嫩却又显出童趣天真来,陆薇还是挺喜欢的。

    她拿着这方印章哐哐哐给她那些书盖章,名家字画她保持敬畏之心没敢盖,怕被后人骂。

    总的来说,永瑆是懂得讨好人的小孩子。

    虽然有时候在大人眼里,略微显得刻意了些,但很正常的,他老爸乾隆六岁进宫,那也是小孩子里的人精好吧。

    因永瑆送的这枚印章,陆薇开启了对印章的兴趣,还在皇帝的带领下去内务府造办处刻印章的地方参观了一回,弄了很多印章石回来瞎刻。

    按照皇帝的原计划今年应该要第三度南巡,但开年后太后忽然感染了风寒,病情缠绵了半个月,所以南巡

    暂时不提,一切以太后的身体为重。

    陆薇倒不用给太后端茶喂药,她需要做的是安抚太后的情绪。

    老太太今年年底过七十大寿,《黄帝内经》有云:过七不过八。

    逢七就是一个坎,太后在七十岁这年的年头生病,而且还恢复得这么慢,她便有些疑神疑鬼,觉得自己迈不过七十岁这道坎了。

    陆薇尽力安抚太后,做心理医生用脑子太过,她就爱拿着刻刀雕章子玩,完全不用脑子胡乱刻了几枚奇奇怪怪的章子,索性都送给皇帝,他竟然也都照单全收。

    她对皇帝说:“这是解压的一种方式。”

    弘历问:“何谓解压?”

    陆薇:“解压,缓解压力。老佛爷年纪大了,我担心老佛爷的身子,还有就是一些莫名说不上来的压力,这些都需要想办法去缓解。您有没有压力?”

    弘历仔细想了一回,“朕觉得你说的这些压力对你来说可能都是难以解决的事,朕当然也有难以解决的事,但朕都以此为挑战,想法设法去解决它。解决不了的就放下,你若是修佛,便可在佛中寻求一种自在与解脱,可惜你始终不愿意修佛。”

    这个皇帝近几年竟然开始跟着章嘉国师学藏语,试图去看藏语版的佛经,他要不是个皇帝,指不定一个佛学深厚的喇嘛了。

    陆薇最怕他给自己传教,委婉道:“我与佛无缘。”

    霍集占的头盖骨打破了她对喇嘛教的所有神秘观感,以前她还会拈根香,现在是与佛完全绝缘了。

    弘历也知道说服不了她,因而道:“老佛爷年纪大了,身体衰老是必然的,你得自己看开,朕无法帮你解决这个烦恼。但你的其他的烦恼,说给朕听,朕或许可以帮你解决?”

    陆薇真正的心底事怎么可能说给皇帝听?她正要想法敷衍过去时,长春仙馆的李公公急匆匆过来道:“老佛爷不好了,请皇上与庆贵妃娘娘过去一趟!”

    第202章 第 202 章 陆薇早上去见过太后,……

    陆薇早上去见过太后, 老太太身子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但精神不错,这一天都没过去,怎么就突然不好了。

    一旁的皇帝立刻起身就往外走, 要去长春仙馆看太后。

    陆薇瞅了一眼皇帝, 这位连鞋都忘了穿, 她忙问李昌盛:“你把话说清楚些, 老佛爷到底怎么了,我早上见她还好好的。”

    李昌盛道:“老佛爷今日午憩醒来后,心情突然就变得很不好,说一些让人听不太懂的话,而且她还命彩霞与彩葭收拾整理她的私储,说是要趁她身子还好的时候散出去……”

    好吧,看来是心情原因而不是身体原因。

    陆薇拉住皇帝, “您先穿上鞋吧。”

    皇帝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忘记了穿鞋, 苦笑道:“关心则乱, 朕现在是生怕皇额娘有个好歹。”

    在他最年轻最意气风发的时候通常是不那么在乎母亲的,只有随着年纪增长, 才会越来越发现母亲的好。

    弘历现在对太后就是这么一种态度, 这些年里他的嫔妃子女们去世的不少,他能淡然看之, 但太后却不同, 太后一直永远都在那里, 这让他很安心。

    于是乎, 李公公倒霉了,因为他禀告的不清不楚,吃了皇帝的一顿训斥。

    陆薇及时解围道:“您惩罚他也容易, 但还是先看过老佛爷再说吧。”

    李公公确实大惊小怪了,但也确实不能完全怪他,太后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能活过七十的人可不多,再加上太后开年就病了一场,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听陆薇如此说,弘历便揭过这件事,与她一同去长春仙馆。

    ……

    太后好好的,身体无碍。

    只是长春仙馆里乱成一团,不是慌乱,而是忙乱。

    彩霞、彩葭几个大宫女忙得团团转,她们在替太后收拾整理历年的积蓄。

    太后有三处住所:寿康宫、长春仙馆、畅春园,这三个地方都有她的库房,她这几十年的积蓄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整理清楚的。

    弘历道:“皇额娘,朕会派内务府的人帮您清点,只是您怎么突然想起来查这些东西?”

    陆薇也很好奇,太后可不是贾母,不会有贾赦贾琏这样不孝的子孙惦记她的财产,她更加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清点这些财产其实也没啥用。

    但太后就是要清点,而且要快,“我年纪大了,指不定哪天突然就去了,把我的私产清一清,都散出去倒好。”

    七十岁的老人,再怎么注意养身,最终都不能跟时间作对,太后是真的老了,头发已经至少白了一半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一年不如一年了。

    弘历无语,继而安抚太后道:“朕让御医给您看过了,您的身子健康得很,再活十年二十年不是问题,你说对不对,薇薇?”

    陆薇紧接着说:“当然对啦,老佛爷的父母都是长寿老人,一个活了八十一岁,一个活了九十岁,我听说父母长寿的人,子女通常会继承父母的长寿,您这才七十岁,怎么着也还有十年好活吧。”

    往常他们一唱一和通常能劝住太后,但今日太后却道:“我知道一个人的福气是有限的,我的福气已经好别人太多太多了,所以不敢再向老天爷奢求什么,我自己也想通了,我这一辈子算过得值,即使老天爷让我明日就离开,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陆薇听得不禁点头,在生死之事上意念通达,这对太后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她对皇帝道:“您就听老佛爷的吧。”

    弘历无奈道:“好。”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他俩,陆薇问她:“老佛爷,您笑什么?”

    太后笑道:“我看以后有什么事也不用去找皇上了,直接让你去说岂不是省事。”

    陆薇在心里呜呼一声,她自己可不省事了!

    最难过的人是皇帝,到目前为止,他肯定不能豁达看待生死。

    从太后的长春仙馆出来,他反而成了那个郁郁寡欢的人。

    他回九州清晏,陆薇回映水兰香,两人本应该分道扬镳了,皇帝非要像拉着她一起走。

    皇帝难得心情很低落,“老佛爷自己想通了,朕却想不通,朕一直以为时间过很慢很慢,因为老佛爷从来都陪伴在朕身边,好像只要额娘尚在,朕就会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陆薇稍稍后退一些,打量皇帝,初见时英气勃勃的年轻皇帝仿如紫禁城头牌;年轻有年轻的好,人到中年的皇帝却也不差,掌天下大权,还能克制自己,养身现加健身,现在魅力值依然很高。

    虽然他因为太后的事情绪有些不好,但陆薇觉得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他太闲了。

    今年计划的南巡没成,朝堂上相安无事,没事做就容易想东想西。

    陆薇就拿他的圣祖爷爷激励他,“圣祖皇帝在位六十年,您这才二十多年,还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呢。您得注意俄罗斯,俄罗斯最坏了,他们的女皇时时刻刻想从大清占好处;再就是缅甸,一直都不安分;还有小大金川,您以前说过日后一定会再有一场硬仗;还有藏地,屡屡生事……”

    弘历这会儿没工夫悲春伤秋了,“听你这么一说,朕可真是天生的劳碌命啊。”

    陆薇冲他拱拱手,“辛苦您了。”

    弘历很有皇帝的自觉,“朕身为大清皇帝,自然有护佑大清子民的义务。”

    仔细想想,他真的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南巡不成,西巡也可,五台山有几年没有去了;再就是新疆,目前仍不安稳,他很有多的治理策略要写密诏给阿桂;再就是治河之事……

    皇帝得回去加班了,同时他也给陆薇安排了一个好玩的地方。

    他让人带陆薇去造办处参观。

    造办处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可以满足皇帝的各种业余手工爱好,玻璃厂、如意馆、玉作、木作、绣作等等工坊六十余座,实乃解闷的最好去处。

    ……

    三日后,太后的私产已经盘点清楚。

    陆薇在看到那厚厚一摞账簿子时很是震惊,整个清廷最有钱的女人非太后莫属。

    太后只是随意翻了翻账簿子,然后道:“我年纪大了,要这些个身外之物也无用,早点散出去好。”

    说得好淡然的,不知道皇帝同意不?

    太后才不管皇帝儿子同不同意,她说分就分。

    头一个被分到的人肯定是皇帝,皇帝最不差钱,因此他得到了太后最带在身边的三件喜爱之物,一串迦南佛珠,两个鼻烟壶。

    再就是从皇后往下的嫔妃们,人人有份,都是些玉器、如意、宫扇、佛香之

    类的。

    除此之外,还有她的孙儿孙女们,其中以已故大阿哥永璜的两个儿子以及和敬公主所得最为丰厚,实打实给银子了。其他的皇子公主们只分得几件器物作为纪念罢了。

    最后就是服侍太后的宫女太监们,赏赐给他们银钱布匹。

    太后的私产太过丰厚,以至于散出去这么些,只堪堪花去她私产的三成。

    她再命人挑出不合适赏赐的物件,以及一小部分自己留存的,剩下的五成私产都留给庆贵妃。

    陆薇完全没想到会天降横财!

    然而不等她推拒,太后就道:“你十几岁到我身边来,咱们相伴二十年,什么都不必说,我的东西你收下就是。”

    她不是私下里对陆薇说这话,而是当着帝后与嫔妃们的面说的。

    她看向皇帝,说:“皇上是否同意?”

    这只是客套性的问一下,皇帝当然是没意见的,“皇额娘自己的东西,愿意给谁就给谁。”

    他对陆薇道:“不要辜负老佛爷的心意,收下吧。”

    她都不敢想象在场的嫔妃们,尤其是皇后的脸色了,但既然太后给她了,那么也说明她有资格得到,不必扭捏,更别觉得自己不配。

    陆薇高高兴兴道:“谢老佛爷疼爱我!”

    前几天她还在感叹老佛爷是整个清廷的女首富,想不到今日她就成了女首富。

    有钱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唯有皇帝稍稍有点挫败,现在陆薇什么都不缺了,他想要让她开心时,都不知道赏赐她什么东西了。

    太后则是真心为陆薇好的,花无百日红,当嫔妃总有失宠的时候,日后就是她失宠,有钱在手,在这宫里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普通的嫔妃们对陆薇少不了羡慕,但羡慕之外也没有了,毕竟太后对庆贵妃的疼爱这些年大家有目共瞩。

    在这件事里最受伤的就是皇后了。

    太后并没有对她另眼相待,赏赐她的东西没比别的嫔妃好多少。人情淡薄,在庆贵妃出现之前的许多年里,也是她在陪伴太后,太后竟然完全不念旧情。

    还有就是十二阿哥,这个嫡孙同样没被太后特殊对待,只怕他在太后眼里的分量还不如大阿哥留下的两个皇孙吧。

    皇后只觉得这日子越过越不顺心,似乎人人都在看她的笑话。

    第203章 第 203 章 日益冷淡的夫妻感情,……

    日益冷淡的夫妻感情, 以及派不上用场的娘家人,都让皇后心里很不舒服,但这些她都能忍受。

    毕竟她的娘家人没出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皇上, 本就是世间最薄情寡义的男子, 皇后也得承认她对皇帝也没多少感情。

    现在她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十二阿哥身上。

    每回十二阿哥来给她请安, 她都会重点问他的学业, 督促他用心读书,练好骑射。

    不到十岁的十二阿哥肃着一张小脸,认真地回答皇额娘的问话。

    问过了儿子之后,皇后再问五阿哥与十一阿哥的情况。

    十二阿哥不耐道:“皇额娘问他们做什么,左不过大家同在上书房读书罢了。”

    皇后皱眉道:“额娘听说五阿哥博学多才常常得到皇上的夸奖,十一阿哥也聪明伶俐,学东西很快, 你一定不能比他们差。”

    十二阿哥再是听话的孩子, 回回听这些话也都听腻烦了, 他忍不住反驳道:“五哥的额娘愉妃与十一哥的额娘淑嘉皇贵妃都是内务府包衣出身,论其祖籍, 连旗人都不是, 这是额娘亲口对我说过的话,我都记得呢, 就算他们学得再好, 那也没法跟我这个嫡子相提并论。”

    皇后哽住了, 好一会儿才道:“话是这么一个道理, 但你就更不能比他们差了。额娘最初由先帝指给皇上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侧福晋,可是额娘凭自己的努力与能力一步步坐到了皇后的位置, 额娘给了你嫡子的身份,剩下的要靠你自己努力呀。”

    十二阿哥面无表情道:“我知道了。”

    皇后揽着他的肩膀,饱含深情道:“额娘都是为你好啊,快快长大吧,等你长大了就能理解额娘的一片苦心了。”

    从万方安和出来的十二阿哥沉着脸,不说话。

    额娘希望他快快长大,长大就能好了吗?

    他的这些个兄弟们,大阿哥与三阿哥过世,四阿哥与六阿哥出继,最大的就是五阿哥了,要说五阿哥过得好吗,也不算好吧。

    五阿哥今年都二十岁了,还在同他这个不到十岁的弟弟一同读书,皇阿玛目前一点都看不出来要给他封爵安排差事的样子,只怕这书还得继续读下去。

    至于嫡子继承皇位,对于十二阿哥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事情,皇阿玛的身子那么好,就去年他还有一个小弟弟诞生,目前为止,十二阿哥对储君之位没有任何想法。

    十二阿哥不甚积极的态度,皇后是看在眼里的。她不知道多少次对儿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效果似乎越来越差。

    不得已,她又把米嬷嬷喊来想办法。

    目前皇后的心结就是十二阿哥还没当上太子的事情,可是等十二阿哥当上太子之后,皇后估计又会渐渐生出不满。

    毕竟太子只是预备的储君,只要一天没当上皇帝,那么太子就什么都不是。

    但皇上活得好好的,一时半会儿应该不会给后人腾位置。

    米嬷嬷再是能说会道,面对这样的皇后,也无话可说。

    但她不能得罪皇后,不然她自己的日子难过,于是道:“您不如选两个温柔漂亮的宫女去伺候皇上?”

    皇后本来就有“进贤”的义务,不管大选还是小选的八旗女子,只要进了宫,那都算是皇帝的女人。帝后关系平平,皇后主动献美,或许能改善同皇帝的关系,这样不管对她还是对十二阿哥都有好处。

    皇后以前没给皇帝献过美人,她自己能生儿子何用别人?再说了这世上多的是忘恩负义的人,她把别人推上去了,别人未必会十分的回报她。

    她不肯,“没这个必要。”

    那米嬷嬷就真没话可说了。

    见她没有继续劝说,皇后心里反而犹豫了,“当真有用?”

    米嬷嬷道:“就是向皇上表明您一个软和的态度。您主动些,皇上一定不会不给您这个皇后的面子。”

    皇后又问:“选谁呢?”

    米嬷嬷心累,“就照着庆贵妃与令妃她们的样子选就行了。”

    皇后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但到底没再说什么。

    米嬷嬷趁着这个机会向皇后请求出宫养老,“奴婢今年都六十多岁了,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精力不济,奴婢在宫外还有一个侄儿,可以去投奔他……”

    皇后蹙眉,“嬷嬷,你怎么又提这件事?本宫说过了,你就安安心心在这宫里住着,我替你养老,再不济还有十二阿哥,你若是腿脚不便,我派个宫女服侍你。”

    米嬷嬷欲哭无泪。

    ……

    皇后这边寻思着“进贤”,圆明园与紫禁城两处地方已经在热热闹闹准备太后过七十大寿的事情了。

    也许是抛开了身外之物,以及彻底想通了,太后再没往日那般纠结,真正心平气和迎接晚年。

    陆薇还记得太后过六十岁生日时,皇帝送贺礼的情形,那是提前十天就开始送礼,每天送九九八十一

    样礼物,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

    所以嘛,太后永远不缺身外之物,这一次她提前阻止皇帝,让他不要再像上回那么送礼,送她一副自己亲手做的画就可以了。

    说到画,这又不得不提太后六十岁生日时那幅事无巨细的万寿庆典图卷了,足足占了几大箱子,如意馆的画师们画了五年才算完工。

    这次的七十大寿,太后屡次说要一切从简,但再简也有限,办出来依旧隆重热闹非凡。

    而且皇帝还有创意,他专门从王公大臣中选出九位超过七十岁的老人亲自来为太后祝寿,称之为“九老作朋”。

    陆薇心道,宫廷礼仪繁琐,年逾七十的老人们来祝寿是真不容易,指不定回去后就会有人累病,这大概就是皇帝后来搞出的千叟宴的最初灵感来源吧。

    总之,皇帝对他自己安排的花甲老人祝寿的创意非常自得。

    太后的万寿庆典足足持续了十天。

    等到第十天的大宴结束后,底下的人累得人仰马翻。

    太后能理解儿子的孝心,同时也愿意配合他,但是十天下来,不是不累的,好好休息了两天才缓过劲来。

    但皇帝确实是真孝顺,舍得出钱出力出心思,是亲儿子的那种孝顺。相比之下,康熙对待嫡母孝惠章皇后就显得不那么够看了。

    只苦了如意馆的画师们却一刻都不能停歇,他们得马不停蹄地画皇太后七十大寿庆典图卷……

    陆薇奉旨去九州清晏陪驾时,皇帝正在交代如意馆总管太监一些事情,画卷怎么布局,人物该怎么排列,虽然他不亲自参与绘画,但他是总指挥官。

    见陆薇进屋,他冲她招招手,“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如意馆画师的画风受郎世宁影响最大,东西结合,既写实又不那么写实,陆薇不太喜欢这种画风。

    同样是全景人物图,清明上河上图就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而万寿庆典图卷却板板正正的。

    皇帝是在拿画师们当照相机用,单纯记录母亲的生日庆典。

    陆薇道:“您安排得就很好,我没什么建议。不过您一定要问我的话,那就把我画好看点。”

    这古代可没有美颜修图,纯靠画家手下一枝笔,陆薇就当是提前预定修图。

    弘历满口应承她:“放心放心,你本来就好看,要是画难看了朕就找那帮画师的麻烦!”

    只要不在皇后那个位置上,皇帝总体上对嫔妃的要求不高,陆薇与他相处这么多年,默契已经形成,双方相处都很轻松自在。

    而且今晚上她得到一个好消息——明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南巡正式启动。

    又有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陆薇沉浸在高兴之中,以至于她都没有注意到九州清晏燕喜堂多了两个眼生的宫女。

    还是春桃提醒了她,陆薇多看了两眼,其中一个宫女的外貌很有熟悉的特点啊。

    陆薇于是问道:“你们姓什么,是哪里人?”

    另一位个子高挑的宫女答道:“奴婢姓汪,出自正白旗包衣。”

    剩下的宫女则回道:“奴婢姓陆,苏州人士。”

    第204章 第 204 章 陆氏的身高外貌很明显……

    陆氏的身高外貌很明显就不是北方人, 果然如陆薇所料,她也是江南女子。

    陆薇再次打量一回这个陆氏,终于有点印象了。乾隆二十二年,皇帝第二度南巡时, 苏州织造普福与两淮盐政一同送了两名女子, 后来带回京城了, 陆氏就是其中之一。

    不是所有的江南女子都能轻松在宫里混个高位, 这两名女子进宫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在宫里默默无闻,陆氏现在能在御前服侍算得上是她的机缘。

    至于另外一位汪氏,应该就是小选入宫的,长得肤白唇红,高挑的个子,一双略微上挑的凤眼精光四射, 看样子应该是不甘于人下的性子。

    一位南国美人, 一位北地佳丽, 风格迥异,任君选择。

    皇帝非常博爱, 什么类型的他都喜欢, 光是他的后宫民族就多种多样,他喜欢水墨画般的江南女子, 他也一样喜欢浓墨重彩的回疆女子, 容嫔一直都有宠。

    陆薇看好这两位后辈, 加油吧, 希望是很大滴。

    倒是皇帝见她的目光在她们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说道:“这是皇后送来的两个宫女,你看谁有眼缘, 朕让她去服侍你?”

    那还是算了,陆薇有自己熟悉的宫女班子,平白带个陌生人回去做什么。

    她意有所指道:“多谢您的好意,只是我不缺人使,这是皇后娘娘送来服侍您的,还是您自己留着吧。”

    皇帝笑了笑,“朕身边也不缺人,那就算了。”

    他摆摆手,示意这两人退下。

    汪氏与陆氏一起出去,两人都是皇后送来九州清晏服侍皇上的,在同一间屋子里住了些日子,有几分交情。

    汪氏回想着刚才庆贵妃的模样气派,好生羡慕,“等坐到庆贵妃那样的位置就算在宫里熬出头了,她跟皇帝一块儿坐着吃饭,说说笑笑,咱们却战战兢兢的,我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啊。”

    陆氏沉默不语。

    汪氏挤挤眼睛,“哎,你姓陆,庆贵妃也姓陆,而且你们都是苏州人,你们会不会是亲戚?”

    陆氏这才说:“我家与她家没有亲戚往来,但常熟陆氏是一个大姓,真要是按族谱往上算,大家总是一个祖宗。”

    汪氏立刻就道:“我听说那些个当官的,同姓就敢连宗,同乡即是亲戚,你与她既然是同姓又是同乡,为什么不去求她提拔你?”

    陆氏冷冷道:“我倒是想去,但根本见不到庆贵妃的面。”

    在江南,尤其是苏州,汉妃们一直都是个传奇,纯贵妃、怡嫔,还有现在的这位庆贵妃,从最普通的民女一成为娘娘,家族也因此抬旗,成为有房有地的大户人家。

    江南富庶,普通的民人也不至于穷得卖女儿,就因为出了这三位娘娘,很多人家都巴不得送女儿入宫博富贵,陆氏同样是走苏州织造的路子进宫的。

    但不知为何,进宫后先前预想的荣华富贵没有到手,她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捱了四五年,不知道为何皇后突然看中了她,把她送到皇上面前。

    这一次陆氏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汪氏是个蠢人,她让自己其中攀附庆贵妃,孰不知庆贵妃应该是最怕自己得宠,她们都是汉人女子,天然是竞争关系。

    陆氏还想着她与庆贵妃是竞争对手;孰不知在汪氏眼里,她与陆氏才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两人被送来服侍皇帝,总要分出一个大小先后,谁能掌握先机,谁就赢了。

    她故意道:“现在你就容易见到庆贵妃啦,多去她面前拉拉关系,自有你的好处。”

    陆氏嗤笑:“我问你,庆贵妃今年多大了?”

    汪氏掐指算了算,“哎呀”一声,“你提这个做什么?”

    陆氏:“她要是想照顾我,早就照顾我了,何必等着我去求她?再说了她都当祖母的年纪,她见了我,心里能舒服?你还提醒我了,我日后需要多避着她些,省得她给我穿小鞋!”

    汪氏已经无语了,只能说这陆氏真自信。

    庆贵妃,那都已经是贵妃娘娘了,犯得着跟她们几个小宫女计较吗。

    不过话说回来,她是有些羡慕陆氏的,陆氏江南女子的模样儿占了便宜,她与陆氏在一起时,皇上都多看陆氏两眼。

    趁着陆氏现在对她还没有防备,她要先把陆氏这个竞争对手击败。

    ……

    皇帝是一国之君,皇后是一国之母,帝后一体,皇后的地位无可争议,在汉朝时,皇后还曾拥有卫尉,到了清朝,皇后的实际地位一落千丈,但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皇后的地位仍然是非比寻常的。

    古往今来这么多皇帝,但凡废后的,都会成为一生的污点,就算当时废得痛快,过后也会有悔意,因为于帝王名声有所妨害。

    汉光武帝、宋仁宗、明宣宗等皇帝,莫不如此。

    因此,即使帝后关系再差,皇后再不合自己的心意,皇帝却也没有动过废后的念头。

    但夫妻关系总是这么僵持也不是个事儿,在皇后送来两位宫女后,皇帝便接受了她的示好。

    只要那拉氏安分守己做她的皇后,皇帝自觉也容得下她,她能做到先帝孝敬宪皇后的份上就可以了。

    帝后二人破冰,皇后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南巡在即,原本她还担心万一皇帝南巡不带上她可怎么办,现在终于放心了,她开始着实准备南巡前的后宫工作。

    首先是请

    了陆薇与令贵妃两人过来万方安和,共同商议随驾出巡的嫔妃名单,当然最后的决定权肯定是在皇帝那边,但皇后肯定要草拟一个名单出来,拉上庆、令二人分担一下,她俩人是皇帝的宠妃,皇帝不至于一下子扫她们三个人的面子。

    要不是皇后派人来请,陆薇都快忘记了她自己还有协理宫务的权力。

    她本身就不耐烦后宫的琐事,再加上皇后也刻意不给她安排工作,她基本上就是只担着名头,不干活的那种。

    哦,也不能说不干活,她陪伴太后的时间比较多,她算是帮皇后分担侍奉皇太后的工作了。虽然皇后非常不想让她分担,因为这样一来,皇后很难在孝顺上大做文章,她的前辈先皇后可是以至孝出名的,哪怕当时太后也不喜欢她。

    陆薇觉得在这方面,现任皇后可能是心气比较高,而先皇后更善忍些。

    她奉命来到万方安和,与几乎同一时间过来的令贵妃打了个照面。

    两人如今是完全没什么话可说了,互相点点头,在各自的位置上,听候皇后的安排。

    皇后令宫女给两人一份名单,上面的人员就是这次出巡的嫔妃。

    她们三人自然在名单内,再就是舒妃、忻妃、林贵人、禄常在、永常在。

    皇后问道:“本宫这样安排,你们应该没意见吧?”

    废话,皇后的安排还轮得到普通嫔妃说什么,她就是找两人来做背书吧。

    这份名单看得人好笑,舒妃与忻妃一直是皇帝旅游团的固定成员,必须加上之外,其他的三人都是皇后的自己人。

    林贵人就不必提了,这个禄常在与永常在就是陆薇在九州清晏见到的那两位,她们可是皇后亲手提拔的人。

    今日陆薇过来这一趟,明日皇后就敢对皇帝说这份名单也有她的意思在里面,白担了名声。

    陆薇于是道:“我没什么意见,只是论理说颖妃也该在安排在名单里面。”

    令贵妃立刻跟上,“我看再加上瑞贵人也可以。”

    瑞贵人出自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父亲是礼部尚书,她本是令贵妃身边的宫女,得了皇帝的宠信,成为嫔妃,算是令贵妃的自己人。

    出巡的队伍中当然是自己人越多越好啊。

    但南巡不同于其他的出巡,皇帝一般不会带那么多嫔妃,这么算下来足足十个人,肯定超额了。

    皇后直接道:“人太多了,颖妃与瑞贵人这次就不必去了。”

    陆薇轻轻“啊”了一声,“颖妃为什么不能去啊?我看这禄常在与永常在其实也没必要去。”

    令贵妃不敢太过得罪皇后,低着头不说话。

    这两人都不买面子,皇后顿觉心烦意乱,“行了,行了,都加上,让皇上去定夺吧。”

    想想她当皇贵妃以及刚当皇后的那几年,哪个嫔妃在她面前不是服服帖帖的,这些年过去了,她们翅膀硬了。

    皇后现在看陆薇与令贵妃犹如看到当年的高贵妃、纯贵妃、嘉妃等人,这三人自持宠爱,从来不把她放在眼里,可是而今这三人又在何处?

    老天爷是站在她这边的,皇后坚信。

    这份十人名单就这么被呈到皇上面前,未知皇上意思如何,但皇后把禄常在与永常在叫过来说话,提到了此事,让她们好生服侍皇上,自己也要努力争取机会。

    禄常在是苏州人,而且比自己还得宠些,永常在心里生了一些危机。

    新人新鲜感多,她俩最近侍奉皇帝的机会不少。

    永常在没那么多高深的计谋,她的做法非常简单粗暴——她在皇帝面前把禄常在说庆贵妃坏话的事情给说了。

    第205章 第 205 章 后宫的嫔妃们大多数对……

    后宫的嫔妃们大多数对外表现得很斯文, 即使大家私下里再不合,落到表面上也不会撕破脸皮,面对皇帝就更是如此了,某人对某人不满, 也只会委婉而含蓄得暗示给皇帝听, 绝不会大喇喇背后告状, 因为这样会显得自己品格低, 小人行状。

    但永常在汪氏年轻气盛,根本没那么多顾忌,她用自己那张红艳动人的小嘴叭叭叭把禄常在给告发了。

    “禄常在她说的话可难听了,妾都不敢直接转告给您听,她以卑犯尊,妾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所以禀告给您。”

    皇帝喜欢的人就容不得别人说她不好, 就像他喜欢富察皇后, 如果知道别人说她的坏话, 那么他对这个别人就不会容情。

    禄常在陆氏,模样尚可, 而且与陆薇同样出自常熟陆氏家族, 皇帝爱屋及乌,对禄常在高看一眼。

    但禄常在现在不敬庆贵妃, 他就不能容忍了, 立刻让胡太监去审禄常在及其宫人。

    永常在胆子再大也不敢在皇帝面前凭空捏造别人的错处, 胡太监的审查结果自然与她说的对得上。

    于是乎, 刚刚坐上常在位置,预备着在后宫大展宏图的禄常在陆氏直接被降为了无任何品级的官女子。

    皇帝命人遣送她回紫禁城,念在同住一场的情分上, 永常在去送了她一程。

    陆氏早已知道是永常在背后算计她,恨恨道:“你别作出这副假惺惺的样子了。背后告状,皇上不会喜欢你这样的小人!”

    永贵人“哈”地笑了一声,“你还是先别说我了,你这一回紫禁城,以后怕是难得再有机会见皇上了,你自己多保重。”

    陆氏跳脚骂她小人,永贵人心态很好,笑嘻嘻道:“你看看祸从口出,你都倒了大霉了竟然还不吸取教训。算啦,我不跟你计较,祝你一路顺风。”

    陆氏不甘心地上了回宫的马车,永常在施施然回自己的住所。

    她虽然背后告状,但皇上没怎么她,照旧召她陪伴,皇上还夸她是个直爽的人呢。

    出乎意料,新人永常在还真拿到了一个南巡的随驾名单,其他的人则是:皇后、庆贵妃、令贵妃、舒妃、颖妃、容嫔、瑞贵人。

    皇帝这回端了一次水,皇后、陆薇、令贵妃三人谁的自己人都有。

    行吧,总体上三人都算满意。

    ……

    皇帝的后宫一向都是百花齐放,再多一个永常在也不嫌多。

    现在的重点不是后宫,而是前朝。

    除了开年后南巡的事情之外,朝堂上另外又出了一件不算太小的事情。

    朝中有几位大臣被贬职,更有一位工部侍郎被贬到了伊犁。

    原因是这几人上奏皇帝请立太子。

    话说皇帝今年都五十岁了,还不是虚岁的那种。

    他爹先帝雍正也才活了五十六岁,该立太子啦!毕竟他年纪真不小了,就是这个年纪挂了,在古代的帝王里都不算是短寿。

    汉人的王朝就是讲究一个早立太子,以便稳定有序接班。康熙、雍正都有立太子,到了现任皇帝,除了已故的端慧太子永琏,他竟然再不提立太子的事情。

    本着忧国忧民的想法,有那胆子大的官员上书谏言皇帝立太子。

    哪知正好触到了皇帝的逆麟,这些人反而被皇帝痛骂一顿,说他们“其心不轨”,再然后就该处罚就处罚,毫不手软。

    在这一点上,他确实像他的祖父康熙。

    曾经的富察皇后生了二阿哥、七阿哥两位嫡子,皇帝对这两位嫡子大加赞赏,甚至公开说过这两位已故嫡出阿哥就是太子人选。

    是以朝臣们的在请立太子时,虽然没有直接说是谁,但大家都心

    知肚明,眼下如果立太子,除了现在的嫡子继后所出的十二阿哥,再不会有旁人了。

    皇帝也知道这一层意思,因此在处罚了请立太子的官员后,特意申明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他拿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举例子,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神器当择贤而畀”。

    经此一遭,王公大臣们算是明白了皇帝的心思,谁都不敢再提立太子的事情。

    这件事传到后宫,却是对皇后的影响最大,对其他嫔妃们倒没啥影响。

    因为皇帝先前对两位嫡子的态度,十二阿哥一直都是大家认为的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选。

    现在皇帝直接说了,立贤不立嫡。

    好了,十二阿哥这个嫡子前途未定,饶是皇后再想保持镇定,那脸上也露出一点灰败出来。

    众人去给她请安时,她随意地应付了几句,就让人都散了。

    皇后的做派一直都算是比较高调的,平日里她皇后的气派也摆得足足的,难得有这么颓废的时候。

    她看不起嫔妃们,实际上嫔妃们也不是她真正的对手,现在皇帝给了她当头一棒,整个人都喘不过气来了。

    大家伙儿请完安出去,有人欢喜有人愁。

    十二阿哥当太子的机会变小,反过来就说明其他皇子的机会变大了。

    那么现在所有的皇子中五阿哥就有希望了,四阿哥、六阿哥出继,皇帝偏偏留下了他,未必没有某些考量在里面。

    一向在后宫默默无闻的愉妃顿时就有了存在感,别看她不得宠,但一旦五阿哥出息了,她将来就能享儿子的福气,就像当今皇太后一样。

    年纪小的阿哥里面,还有一个永瑆聪明伶俐,养在舒妃膝下,他也未必是没有一点希望的。

    立储的情况扑朔迷离,但这一切都与陆薇无关。

    颖妃同陆薇一样,两人无娃一身轻,什么都不用考虑,目前想的事情就是南巡了。

    颖妃刚进入后宫嫔妃的队伍中时跟着就是皇后,后来她主动同皇后疏远,今日眼见皇后的颓势,心里难免唏嘘,“不知道为何看到皇后现在的样子,我觉得怪不忍心的,替她难受。”

    高高在上的人遇到生存危机,一着不慎可能会坠落云端,让人觉得可怜。

    封建社会肯定都对女人的压迫,在这个大前提下,皇后确实是皇权之下的牺牲品,是个可怜人。

    但是按现在这个时代来看,皇后同时也是皇权的既得利益者。

    陆薇让颖妃别再多想,“皇后走自己的路,只能说成王败寇,她更加不需要你来替她难过。”

    那拉氏从娴妃,到皇贵妃、皇后,一步步走来,她成功过,但最终败在了最后一步,求仁得仁。

    如果不是乾隆太长命了,那拉氏有极大可能她就能成功登顶。她是成功了,但其他嫔妃们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第206章 第 206 章 权力是男人最好的保养……

    权力是男人最好的保养品, 皇帝就是最好的证明。

    过完五十岁生日的皇帝完全看不出有将老的趋势,他的身体依然健壮,精神依然饱满,整体看起来很年轻, 起码再活个三十年完全没问题。

    所以, 他一点也不急着立太子, 太子是大清未来的希望, 他认为自己有很多很多的时间慢慢的选一个各方面样样俱好的太子。

    至于皇后的想法,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立太子是国之大事,不可能凭着皇后的心意去立十二阿哥,他要慎重挑选、考察。

    当然这并不是说皇帝排除了十二阿哥,事实是十二阿哥也在预备太子的人选名单中。

    但就是这种不上不下吊着人的滋味最难受。

    对于皇后来说就是这样,有时候她宁可皇帝直接告诉她不会立十二阿哥为太子, 她反而会彻底死心;现在有一丝希望, 但这丝希望又很渺茫, 这对皇后就是一种折磨。

    她极少的时候会后悔,如果她不是皇后会怎么样, 是否就不会遇到今日的痛苦?

    可是很快转念一想, 如果她不能当皇后,依旧只是娴妃或者娴贵妃的话, 她在后宫同样活得不舒服, 一定会有另外一个皇后压在她头上;不止如此, 在她的老对头高贵妃、纯贵妃、嘉贵妃等人过世后, 庆贵妃、令贵妃等人可能会压她一头,这是她万万不能容忍的。

    今日她在为十二阿哥不能立为太子煎熬忧心,可是她再煎熬忧心, 她就是堂堂正正的大清皇后,那些个嫔妃们必须得唯她马首是瞻。

    有她这个皇后在一日,那些嫔妃们永远都是妾妃。

    想到这个,她心里倒舒服了很多。

    关于她的皇后之位可能保不住,皇帝会不会废后这个问题,皇后从来没有想过。

    她跟皇帝相处几十年,最了解他的性格,他亲自立她为皇后,废后等于打他自己的脸,只有昏君才废后,她在皇后的位置上是没有大错的,他要是废后,这就是昏君所为,世人都会同情她这个被废的皇后。

    十二阿哥被立为储君的希望破灭了一大半,皇后再难过无用,她重新把目光从立储之事转移到后宫嫔妃身上。

    嫔妃们每日雷打不动地来给她请安,她病了也有嫔妃们的侍疾,她仍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后。

    ……

    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十六日,皇帝奉太后出京南巡。

    这已经是第三次南巡了,陆薇的心情淡定了许多。

    在船上的时间除了陪太后打打马吊牌,其他时候看看沿途风景,与颖妃下棋,再不就是睡觉,或者看看书,时间挺好打发的。

    她是苏州人,小时候日常出行靠的就是船,坐船惯了的人,对她来说坐船出行比坐马车舒服多了,而且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船上真的有最新鲜的河鲜吃啊。

    一同随驾的后妃八人,有人晕船晕得不行,几天下来就一脸菜色。

    最不适应船上生活的三个人是皇后、容嫔、瑞贵人,其中容嫔与瑞贵人基本上只能躺在床上休养,她们大概还要适应几天。

    皇帝过来看陆薇的时候,见她面色红润,吃嘛嘛香,很欣慰,夸她身子不错。

    陆薇有些得意道:“江南可是我的故乡,没有不舒服的。”

    皇帝失笑,忽然问道:“你十四岁就进宫了,在北京待了二十年,有没有归属?”

    陆薇不意他问这个问题,怔住了,继而陷入了迷惘。

    要说归属,哪里算是她的归属呢?

    苏州?亦或是北京?好像都没有归属。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哲学家们纠结的问题。

    陆薇道:“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我有归属啊,我进宫后在您与太后的照拂下,过得很好,多谢您。”

    她得承认她拍皇帝马屁了,但这也是她的真心话。

    可是如果当初她没有进宫,也没有县令小舅子逼婚的话,大概率像这个时代普通女子一样嫁人生一串娃娃,可是还要操心生计……

    乾隆很不错啦。

    安全感满满,还肯给汉妃高位,那要是放在康熙朝绝不可能,陆薇要是进了康熙后宫,能混上答应都不错了;嘉庆时还有白莲教突袭皇宫;道光抠门啊,可能连鸡蛋都吃不起,后面的就更加不用提了。

    乾隆后宫的生活水平还是不错的,陆薇给他打九十分以上。

    她话让弘历十分高兴。

    他对人好,肯定要人领情,别辜负他。

    先皇后与富察氏一族是这样;现在的陆薇是这样,很好。

    他心里不领情的人便是皇后。

    弘历自觉对皇后很好了。

    他把她从娴妃提拔为皇后,荫恩她的家族,对她各种恩赐不断,却依然不能满足她。

    皇帝是个心思很细腻敏锐的人,他能察觉到皇后对他不满。

    不满在何处呢?

    别的暂且不论,他没有立十二阿哥为太子必定是让皇后不满意的。

    不满意就不满意了,皇后送来两个宫女过来,她有肯改之心,弘历肯再给她一次机会。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打算废后,哪怕是只保留一个名存实亡的皇后。

    ……

    帝后两人的内心博弈,外人当然不知晓。但皇后上船后就开始晕船,吃饭睡觉都不好。

    皇后身子不适,嫔妃们肯定得去探病,所谓探病,就是过去问候问候,端茶送水喂药这类的活儿,再象征性做一下就行,一般情况下,皇后会主动免了嫔妃们的侍疾。

    但这一回情况除外,皇后还真让一众嫔妃服侍她了。

    不知道是不是陆薇的错觉,她觉得皇后的规矩变严格了。

    都已经在船上了,每天还得给她请安,估计整个南巡,嫔妃在

    她那儿都得按紫禁城的规矩来吧。

    反正她的规矩比皇帝与皇太后大多了,但她所有的规矩都按紫禁城的来,确实也让人挑不住错。

    都是普通打工人,谁愿意勤勤恳恳,给不讨喜的领导奉献自己的一片真心?

    只过了一天,陆薇就借着侍奉太后的名义,给皇后告假,帮她告假的人是太后的大太监李昌盛,皇后无话可说。

    容妃与瑞贵人暂时还没有适应船上的生活,用的是告病的理由。

    颖妃有样学样,也告了病。

    永常在近来陪伴皇帝很多,人家直接说要侍奉皇上,没空过来。

    这位的行事作风大胆,但也是个聪明人,早前很尊敬皇后,但皇帝不立太子的事情传到后宫之后,她就安心抛弃了早前举荐她的皇后。

    最后只有令贵妃与舒妃留下。

    舒妃虽然只是妃位,但在宫里的地位仍让人不敢小看,皆因她是除了两任皇后之后,唯一能主持先蚕礼的人。

    她为皇后侍疾,所有的事情都不沾手,全部喊宫女做;令贵妃跟她相反,端茶送水,亲力亲为。

    第207章 第 207 章 这的确是令贵妃的一贯……

    这的确是令贵妃的一贯做派, 她自进宫,特别是跟了富察皇后之后对自己处处高标准高要求,从来没懈怠过,她是深得富察皇后真传的, 富察皇后可称为“贤后”, 令贵妃这些年的表现, 足以为她赢得一个“贤妃”的称号。

    对于这类狠人, 陆薇从内心是佩服的,她们的成功有迹可循。

    舒妃很显然自持身份,不肯完全放下身段。

    她俩有更高的追求,像陆薇这样早早地咸鱼躺,没啥大出息。

    落到外人眼里,令贵妃便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实在人。

    对皇后来说,像陆薇、颖妃这样的咸鱼让她生气;像令贵妃这样的实在人也让她生气, 肯这样俯首帖耳地服侍她, 必定所谋甚大。

    舒妃这种半折腰半不屈的态度是最让她舒适的。她是皇后, 舒妃出身再高贵又怎么样,一样要向她弯下腰杆。

    皇后永远凌驾于众嫔妃之上,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能让皇后高兴些的事情了。

    但皇帝不是聋子瞎子, 很多事情其实都瞒不过他,尤其是皇后还做得这么明显。

    皇后有十名宫女服侍, 她这是嫌人不够吗?

    平心而论, 弘历很喜欢令贵妃。

    这个女人跟随先皇后十年, 在生活细节上侍奉皇帝就如同先皇后还在时一样, 令弘历感到无一不妥。

    这也是他为什么经常召令贵妃伴驾的原因。

    可是他派人传了两回令贵妃,竟然都没有传到人,说是在给皇后侍疾……

    皇帝不肯去皇后那里抢人, 于是又传了容嫔过来。

    容嫔及其族人刚进京时还存着不少小心思,但在霍集占的头骨被制作成喇嘛教的法器后,那点儿小心思再也看不到了。

    霍集占的下场让他们明白,皇帝对待背叛自己的人绝不手软留情。再者兆恵将军这些年治理新疆,颇有成效,容嫔的那些个叔伯兄弟们此生难回故土。

    容嫔在后宫就是一个普通嫔妃,也许她的漂亮确实能够吸引皇帝,但皇帝给她晋位,给她赏赐,惠及她的亲人们,但他是永远不会让这些人返回故土。

    容嫔大概是想通了,越发用心服侍皇帝,她的能歌善舞,她的异域风情,还是能够让她在后宫占据一席之地,而且与皇帝相处久了,她渐渐知道皇帝喜欢她是什么模样的。

    有些方面她比不过皇帝心里那些玲珑剔透的汉妃们,例如纯惠皇贵妃、庆贵妃等;她也比不过温顺妥帖的令贵妃;但她也有自己的独一无二。

    在皇帝面前,她尽量别说那么多话,她肃穆庄洁的天山圣女模样还是够看的。汉人的文化她没那么懂,但这宫里没有人比她更精通《古兰经》,容嫔在同皇帝说话时,最常说的就是她熟悉的《古兰经》,这样她至少不会泯然于其他嫔妃之中。

    这次南巡,就是皇帝钦点她加入随驾出巡的名单中。

    容嫔进宫后曾经试图投靠皇后,但失败了,皇后瞧不上她这个战败的异族之女,反倒是令贵妃,对人和善,不止如此,她知道回教的很多习俗都有不同,令贵妃会特意尊重容嫔的宗教。

    例如,以前皇后宴请众嫔妃时,容嫔因信仰不能饮酒,当时皇后没有注意到,后来还是令贵妃向皇后提及的。

    容嫔感念她的这份细心。

    她也肯为令贵妃张目,于是就把令贵妃在皇后处辛苦服侍的事情都给皇帝说了。

    皇帝抬眼看着她:“嫔妃有侍奉皇后之责,是令贵妃在你面前抱怨了什么,或者是你认为令贵妃服侍皇后是不应该的?”

    他语气轻描淡写,但容嫔顿时就是僵住了。

    第一次见到清廷的皇帝时,他的外貌看着白皙文弱,远远不如回部的汉人精壮结实,容嫔开始对他还不以为然,很快她就知道自己错了,这个清廷的皇帝比魔鬼还可怕。

    这些年过去了,容嫔内心深处对皇帝仍旧是害怕的。

    她不敢挑衅皇帝,连忙道:“令贵妃没有在我面前抱怨什么,嫔妃侍奉皇后是应该的。”

    皇帝颔首,道:“那就从明日你去侍奉皇后吧。”

    容嫔哪里还敢多说什么,低头应是。

    ……

    莫名其妙的,皇帝派了容嫔去服侍皇后。

    容嫔的家族在回疆还是有声誉的,她天山圣女的名头在当地老百姓中也是广为流传,她算是回疆在清宫的吉祥物,只要她不犯事作妖,在后宫肯定是安安稳稳的,毕竟皇帝也不想回疆多生事端。

    容嫔给皇后侍疾,她肯端茶喂药,但她是虔诚的回教徒,有自己的信仰要求,每次要诵读经典,还要做五次礼拜。

    众人去给皇后请安时,就亲眼见过她服侍皇后途中,向皇后请示她暂停要先去做礼拜了……

    这还不算完,她对着皇后开口闭口《古兰经》,像皇帝可能还有些兴趣,皇后那是完全无兴趣,还觉得闹心。

    皇后自称身子好转,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

    出门旅游,尤其是这种南巡,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清朝这么多皇帝,也只有康熙与乾隆两人南巡的,能跟着一起南巡,就放轻松心情,好好玩,真想搞宫斗,等回宫了再说不行吗?

    与前两次南巡不同,嫔妃们这一块就透着不和谐。

    皇后她不高兴,仿佛南巡的热闹与她完全无关。

    陆薇每次去给皇后请安时,有时候觉得皇后面对着她们这些嫔妃装都不想装了,真担心她来一出玉石俱焚。

    皇后的玉石俱焚是伤不到皇帝的,但能伤到嫔妃呀。

    历史上记载皇后是南巡途中出事的,陆薇不记得是那一次南巡的。野史中的原因说皇后是因为反对乾隆在江南召妓,所以惹怒了皇帝,继而被废……

    陆薇以前觉得这个原因很扯。

    皇帝的江南民籍汉妃有不少,他看上了某个女子,自有织造、盐政为他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事情根本就不会传出去。

    但现在她觉得不是不可能,皇后有时候很会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在情绪压抑到一定的份上谁也不能预判皇后的作为。

    第208章 第 208 章 皇后这个人,绝大多数……

    皇后这个人, 绝大多数时候非常自我,她很少有怀疑自己的时候。与后宫其他嫔妃们比较起来,皇后从进宫选秀到目前为止,她的路走得很顺利。

    每当她遇到挫折时, 她分析各种原因, 但从来不会把症结归咎于自己, 这样不能说不好, 如果她处在皇太后的位置上,当然可以这样,可问题是她还没有升职为皇太后啊。

    男人有中年危机,皇帝是这样的,但在大阿哥、三阿哥相继病逝,四阿哥、六阿哥出继,其他的儿子们乖巧温顺孝顺无比的情况下, 是不可能发生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事件;再者他事业上大获成功, 准噶尔汗国灭国, 这可是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未能完成的事业!

    皇帝因此成功度过了他男人的中年危机,整个人意气风发, 自信心爆棚, 他会认为现在仍然是他最好的时候。

    皇后则不然,她也有她女人的中年危机。与皇帝丈夫的感情转淡;嫔妃们不够老实听话, 小心思众多;儿子的学业以及继承权的问题……

    这些问题暂时没法解决。

    陆薇现在看皇后就如同一座待爆发的火山, 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希望她爆发的时候, 有冤报冤, 有仇报

    仇去找皇帝吧。

    她尽量都离皇后远远,怕不小心殃及自身。

    ……

    到目前为止,南巡中的一切都还是很顺利的。

    南巡的第一站依旧是山东德州府。

    到了山东, 就离不开一个人——先皇后富察氏。

    然后皇帝写诗怀念一番发妻,然后派了五阿哥永琪去东陵祭拜皇后,这事皇帝每次南巡必有的操作,众人都不以为然。

    再然后御驾离开德州府,走水路直接从山东进入江苏境内,济南这座城市略过,因为上次南巡去过曲阜、邹城等地,故而这一次也不做停留。

    等进入江苏,刚好又到了皇后的生辰:农历二月初十。

    这一日,皇帝向往年一样赐她生辰贺仪,赏赐随行的王公大臣以及官员们,嫔妃们前去给皇后拜寿。

    晚上就是热热闹闹的生辰宴会,一切与以前没什么不同。

    二月下旬,御驾终于抵达苏州,这是陆薇的老家呀。

    搁在平时,陆薇对她的苏州老家也没多大念想,但是当御舟进入的苏州的地界时,那种心境顿时就变得不一样。

    这里毕竟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啊。

    苏州最著名的就是园林,而皇帝又是一个特别喜爱江南园林的人,来苏州之后就忙着游览各处园林,这一次还专门去了素有“吴中第一镇”之称的木渎,入驻著名的虹饮山房。

    木渎镇最有名的就是灵岩山,山不高,但多奇石,据说春秋时期夫差曾经在此地为西施建馆娃宫。

    帝后二人扶着皇太后游览灵岩山,嫔妃们跟在后面,阿哥公主们也随身侍奉。

    在外人眼里,这就是一派其乐融融的天家天伦和谐之景。

    一般这种公开的场合,陆薇并不仗着跟太后关系好,故意抢皇后的风头,但她生在苏州,长在苏州,而且南巡的嫔妃里就她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无意中她就肩负起了半个东道主的义务。

    灵岩山在苏州十分有名,苏州本地人常常过来游玩,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陆薇仍然记得灵岩山的不少有名的怪石。

    哪块石头像大象;哪块石头像一只大鼓;哪块石头像一个正在吹笛子的美人儿,她给太后说得头头是道。

    太后已经年过七十岁了,在以前她可以会考虑皇后的面子什么的,在外人面前塑造婆慈媳孝的场面,现在则讲究一个讲究一个随心所欲,她喜爱陆薇,再加上这里又是苏州,在游览的中途,不知不觉就扶住了陆薇的胳膊,笑呵呵地同她说话。

    皇后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

    陆薇仿佛记得这一幕情形在很久很久以前,好像发生过。

    那时候富察皇后还在世,在她这个皇后在的场合,太后当时更亲近陆薇,事后富察皇后曾私下向陆薇表示感谢。

    富察皇后做事面面俱到,她对陆薇以交好为主,陆薇接受她的善意,在太后面前尽量缓和她与太后的关系。

    如果现在的皇后是富察氏,陆薇或许会调解一下,但现任皇后于她没什么交情,那也不必要主动弯腰热脸贴冷屁股。

    所以她无视了皇后越来越难的脸色,开开心心同太后说话。

    太后问她现在还会不会说苏州方言?

    陆薇便用苏州方言表演了一段顺口溜,逗得太后大笑起来。

    弘历听得好玩,道:“果真是吴侬软语,听着就像在唱歌一样。朕听闻,本地的方言就是说起骂人的话来也不难听。”

    这话陆薇表示怀疑,“皇上想听本地方言骂人吗?让人去市井找个老奶奶来,保管任谁听了也会觉得尖酸又刻薄的。”

    骂人的话从来就没有好听的,除非是打情骂俏那种码,皇帝对苏州的滤镜也太厚了。

    弘历笑道:“朕不听老奶奶骂人,朕听你骂。”

    陆薇正色,“我不会,我从来不骂人。”

    天啊,讨骂的人,他要不是皇帝,她可以用苏州方言骂他一百句不重样。

    他俩低交流这一两句,很快就揭过了这个话题。

    灵岩山除了怪石之外,还有人文景观,诸如吴王井,西施洗脸台等等,少不得让人畅想春秋第一美人西施的风采。

    太后叹一句,“不知这西施长得是有多风华绝代啊!”

    自从进了灵岩山就保持安静的皇后这时候说话了,“西施生于吴地,庆贵妃也是吴人,两人多少有些类似吧。”

    陆薇哪里不知道皇后在内涵她,当即笑道:“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美人,我何德何能竟然像她。不过吴国多少因西施而亡,我却是不敢比西施,皇上英明神武,也不是夫差那种昏君呀。”

    笑话,她陆薇若是西施,皇帝算什么,沉迷美色致使国家的昏君吗?

    皇后怒目而视,“庆贵妃,本宫只说是你长得可能有些像西施罢了,何曾提到过皇上?”

    这回不等陆薇说话,皇帝略带警告的看了皇后一眼。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不想现在开口训斥她,以免对外造成帝后不和的谣言。

    但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是她这个当皇后的最该清楚的事情,否则只会让人贻笑大方。

    第209章 第 209 章 现在的皇帝早已不是当……

    现在的皇帝早已不是当初的青年皇帝了, 他威严益重,连王公大臣都怕他,更何况是后宫女眷?

    他警告的目光看过来,即使是皇后心里也在打鼓, 抿抿嘴, 不吭声了。

    不管是讲道理, 还是摆事实, 陆薇都对皇后没威胁,然而没威胁是一回事,但她在公开场合确实碍着皇后的眼了,按皇后的性子能忍下来可不容易。

    这个小插曲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陆薇的心情,原本她还开开心心地逛灵岩山,这下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免得再生事端。

    皇后与嫔妃嫔妃的地位犹如云泥之别。

    在这种公开场合, 她与皇后起了冲突, 在外人眼里, 总是做嫔妃的不对,何必呢。

    明朝崇祯皇帝的周皇后与田贵妃, 两人之间无论谁对谁错, 再怎么样都是占正统地位的皇后有优势。

    陆薇后面就干脆懒得再说话,除非太后问她话, 绝不会主动开口。

    出游队伍中还有两个人也同她一样保持沉默, 那就是令贵妃与舒妃。

    剩下的颖妃、忻妃、容嫔、瑞贵人、永常在, 这五人眼见气氛不好, 均小心翼翼起来。

    刚才还谈笑风生,和睦快活的情景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后,这趟灵岩山之行草草收场。

    众人回行宫虹饮山房, 各自散了,太后却留皇帝说话。

    弘历的心情很不好,勉强笑着对太后道:“朕知道皇额娘要说什么,只请您别说了,给儿子留点颜面。”

    皇后是他的妻子,更是一国之后,她竟完全没有母仪天下的风范,竟然当着众人的面与嫔妃争风斗嘴。她不止折损她皇后的颜面,更折损了皇帝的颜面。

    这让一向自诩圣明天子的皇帝很是难堪。

    《朱子家训》有言,堂前教子,枕边教妻,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太后一向很认同这句话,但是,她看着不再年轻的儿子,到底是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口,都到这个年纪了,要是能教妻早就教成了。

    她叹了一口气,“我看她以前也不是这个性子,只是这几年越发偏执了,症结应该出在十二阿哥身上。”

    她话题一转,郑重其事地道:“额娘最后问你一次,你

    预备拿十二阿哥怎么办?”

    说的是十二阿哥,其实就是在问立太子的事情。

    面对母亲,皇帝不必遮掩,“十二阿哥虽然是嫡子,但朕并没有十分确定要立他为太子,朕想再多看看,说实话这些个皇子们,朕觉得哪一个都不适合当储君。”

    太后失笑,“你的要求太高,所以看谁都觉得不好。但总得挑一个吧。”

    弘历:“您放心,总会挑一个的。”

    就是真到了那时候没有储君也不是特别要紧,有能者居之。

    太后的话题重新转到皇后身上,“先前的嫡子二阿哥、七阿哥都能被立太子,她就以为同样身为嫡子的十二阿哥也会如此。”

    弘历厌恶道:“她拿十二阿哥同二阿哥、七阿哥相比,她怎么不拿她自己同富察氏相比;拿那拉家同富察家相比?储君之事关乎国家社稷,就算是皇后嫡子也干涉不了。”

    太后今年都七十岁了,也不耐烦理这些个事,她道:“前朝的事情你自去操心,可皇后因此心气不平,致使后宫不宁,闹着我这里也不安,我看那些个嫔妃们都怕她怕得跟什么似的,薇薇最可怜,连话都不敢说了,还有令贵妃、舒妃,往常也是能言善道的性子,各个都成了没口的葫芦!”

    南巡一趟不容易啊,再这样下去,太后游玩的兴致都要闹没了。

    弘历愈发觉得丢脸,安抚太后道:“不会再有下一次了。”

    不用提历朝历代,只说本朝的帝后相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人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了,年少时对于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那种幻想,皇帝现在早已破灭,他是个妻缘浅薄的人,现在的皇后那拉氏是他自己选的,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这趟南巡之后回京,皇后可长居紫禁城。

    这就是皇帝目前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

    尽管有太后的推波助澜,但那拉氏毕竟是他自己亲自选的皇后,真正做决定的是他,所以他要为自己的曾经做的决定承担后果。

    皇后住紫禁城,他住圆明园,非有重大场合不再相见,对彼此都好。

    未来,他至少能保证那拉氏有孝惠章皇后(康熙嫡母)的待遇。

    他把自己的想法同太后交底,太后再次深深叹气,“我没什么意见,你自己决定吧。”

    ……

    皇帝从来不是个爱纠结的人,他的主意定了就是定了,不会再优柔寡断。

    而且做皇帝的人,心态就是好,些许小事根本不会影响他游玩苏州。

    次日他再去游木渎镇北的太平山,他一个女眷都没带,也包括亲妈太后,皇帝带着王公大臣们游玩。

    太后也没闲着,她要带着陆薇赏玩沈家花园。

    沈家花园是一座私人花园,它的主人是时任礼部尚书兼江南第一名士沈德潜,这座花园在苏州也是数得上号的名园,沈家女眷招待太后。

    李昌盛奉太后之命来请陆氏,特意道:“昔年那沈侍郎的夫人曾进宫给老佛爷请过安,都是相识的人,老佛爷这回算是与故友叙旧,不是什么正式的会见,问您愿不愿意一起去?”

    太后的潜在意思就是皇后不回去,那陆薇当然想去啊。

    苏州那么园林,看似一样,实则细微之处大不同,能出去玩总比待在行宫好。

    陆薇梳妆打扮好了,兴兴头出门,正巧遇上了来找她的颖妃,颖妃非得跟着她一起去,那行吧。

    但行宫毕竟小,嫔妃们住得不远,两人的动静瞒不过有心人,紧接着舒妃、令贵妃、瑞贵人又过来了。

    得了,一起去吧。

    太后带着一串嫔妃游玩沈家花园。

    江南第一名士的私宅果然不同凡响,花园虽然不十分大,但特别精致,移步换景,就像一幅幅清雅的画,而且各处还有题诗作词。江南才女更多,沈家的女眷就有好几个人非常有才情。

    这一日的游玩很尽兴,谁都没有扫兴提起皇后。

    留守行宫的嫔妃中还有容嫔与永常在,这两人进宫的时日晚,与太后没多少交情,没敢跟着去,永常在气得在屋子里跳脚。

    容嫔直接去了皇后的屋子,将这件事告诉了皇后。

    皇后心里正不自在,再听说太后带着嫔妃们去沈家花园的事情,脑子像要炸开一样,事前没有人来告诉她……

    容嫔度量着皇后的神色,内心哂笑不已,这皇后当的都快被被两个贵妃给架空了。

    最好皇后赶紧与令贵妃与庆贵妃斗起来,最好两败俱伤。

    想到这里容嫔又道:“皇后娘娘,妾陪您一起去沈家花园侍奉太后吧。”

    皇后还保有最后的理性,“不必了。”

    她看眼前这个回疆女子也觉得她没安好心,挥挥手,“你跪安吧。”

    容嫔只得退下。

    ……

    每次南巡,皇帝一般在苏州待的时间最长,这次也不例外,足足待了六日,根据行程表,下一次应该是嘉兴海宁,皇帝得去阅视海塘。

    陆薇以为就这么离开苏州了,谁知道在离开的前一傍晚,皇帝突然传召她。

    然后,陆薇就见到了她多年未曾见面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

    真的很突然,突然到陆薇见到父母亲人时,都不知道拿什么表情面对他们。

    她是长女,进宫之前有两个弟弟,后来皇帝给钱给地给身份,陆家发达后,她就不知道她究竟有多少个兄弟姐妹了。

    这次见面稍微数了数,嚯,她一共有五个弟弟,四个妹妹,她这是又多了几个姨娘!

    陆薇不知该如何对待父母亲人,皇帝却表现得和蔼可亲,待陆家人行礼后,温声免礼并赐座。

    陆薇全程不在状态,皇帝则与陆士隆闲聊起来,问他身体怎么样啊,家里还好吗,再然后就与陆薇的两个弟弟说话,鼓励他们好好读书,以后可以来他身边当差。

    他这是真把自己当姐夫哥了?陆薇大跌眼镜。

    自当年陆士隆纵弟犯事之后,陆家人就被遣回原籍常熟居住,由当地县令与布政使看管,他们衣食无忧,再无法作恶,陆薇便放下这一桩事,她是真不知道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后,皇帝又重新想起陆家人。

    整场会面下来,皇帝比陆薇待陆家人还亲热。

    等陆家人退出去后,陆薇还在云里雾里,“皇上想做什么?”

    皇帝摸摸她的头,问她:“见到父母,你不开心吗?”

    陆薇实话实话,“不能说不开心,只是好多年没见了,一时之间很生疏。”

    这也是弘历后悔的一件事,宗室外戚哪家没有几件糟心事?他后悔当年对待陆家人太苛刻,以至于陆薇十几年没见父母亲人。

    子欲养而亲不待,他以自己同太后的感情,再联想到陆薇,不能不怜惜她。

    “朕让你父母亲人搬到京城去住怎么样,从此你们可以常常见面?”

    这——陆薇虽然知道他是好心,但他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

    陆薇忍不住叹气,“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您刚才看到了我父母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现在让他们背井离乡不太好吧。”

    皇帝道:“那朕就把你的两个弟弟带回京城,可以入官学读书。”

    陆薇这回不能再拒绝了,“谢皇上隆恩。”

    皇帝有几分无奈道:“朕觉得你也不是特别高兴这件事,朕该怎么对你呢,朕封你当皇贵妃吧?”

    陆薇瞪大了眼睛,皇后与她都活得好好的,这再封一个皇贵妃是什么意

    思?

    第210章 第 210 章 此时此刻,陆薇觉得“……

    此时此刻, 陆薇觉得“奸夫□□”这四个字就是为皇帝与她打造的。

    那拉氏这个皇后当得虽然可能不太好,没让皇帝老公与太后婆婆满意,她底下的嫔妃们也不那么喜欢她,但真论起来, 她也没犯什么错啊。

    现在皇帝想要抬举一个皇贵妃出来架空那拉氏, 他的名声怎么样陆薇不知道, 但她知道自己妥妥成奸妃了, 别人的唾沫星子都可以淹死她!

    天,陆薇是嫌自己的日子过得太好了吗?

    她从答应混到现在贵妃的位置上,日子过得还行,老佛爷提前给她分遗产了,她可是清宫的第一富婆好嘛。

    帝后不合,这是他们两人的事情,自己去解决, 陆薇坚决不肯蹚进帝后之间的浑水。

    一个皇贵妃就想让她昏头转向, 那绝对不可能。

    皇帝出手也不够大方, 真想补偿她,拿皇后的位置给她啊, 说不定陆薇还能真答应下来。

    这样的皇帝真是让人很无语, 他确确实实(自以为)在对你好。

    陆薇只能装傻,开玩笑道:“好啊, 等哪一天我病入膏肓, 皇上就封我当皇贵妃吧。”

    弘历皱眉, “口无禁忌, 哪有人自己咒自己的?你看看老佛爷,今年都七十岁了,身体还那么好, 你跟在她身边,总要跟多学学怎么养生。你误会朕的意思了,朕说的是等回京城后就封你做皇贵妃。”

    他的语气很认真,陆薇于是也严肃起来,“那么将皇后置于何地?”

    弘历道:“皇后在紫禁城,仍旧做她的皇后。”

    陆薇:“既然有皇后在,为什么还要封一个皇贵妃?”

    弘历:“你没明白朕的意思,朕是说皇后从此待在紫禁城,而朕长居圆明园,你当皇贵妃,统领众嫔妃。”

    自此,陆薇完全明白了他的想法。

    他单方面要与皇后闹分居,却要把她扯进来。上一个例子就是他的老祖宗顺治帝了。可董鄂妃真正讨到好了吗?

    陆薇抬眼看着皇帝,知道此刻不是含糊其辞的时候,她道:“承蒙皇上您看得起我,但皇贵妃的位置我要不起。”

    自觉好意被拒绝的皇帝当然不那么高兴,“朕说要带你父母回京城,你不愿意;让你的两个弟弟入官学读书,你也不见的高兴;现在说封你当皇贵妃,你又拒绝,你到底想要什么?”

    天啊,倒打一耙的皇帝,是谁的错都不可能是他的错!

    就他这份心态,他不长寿谁长寿。

    这下子好了,他与皇后没吵架,反而先与陆薇吵起来,只怕是觉得她不识抬举吧。

    陆薇心里也闷着一口气,索性反问道:“皇后尚在,您让我当皇贵妃,无异于把我架在火上烤,既然我已经背了不好的虚名,您何不直接让我当皇后?”

    他要名声,难道她就不要名声吗!

    皇帝生气,陆薇更生气,这人没法再相处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她立刻福身退下。

    得罪了乾大老板,这会儿她不敢回自己的屋子,赶紧去了太后那里避祸。

    至于皇帝要封她做皇贵妃这件事,陆薇暂时没有告诉太后,她不可能有什么事都去麻烦太后。

    ……

    陆薇开溜,留下的是一个心中有气无法发泄的皇帝。

    他倒不是想找陆薇吵架,就是想好好跟她把话掰扯清楚。

    清朝后宫确实很少有皇后与皇贵妃并存的现象,唯有孝献皇后董鄂氏这个例外。

    外人也许是看热闹,说什么董鄂氏是害得顺治皇帝早逝的红颜祸水,但实际上但凡略微了解内情的人都不会这么想。

    清廷定都北京后,延续入关前的联姻策略,皇帝的后宫都是蒙古人的天下;此一时彼一时,顺治皇帝肯定想改变这种状况,董鄂氏顺势而出。

    至于顺治皇帝早逝更是与董鄂氏无关,他是个可悲的皇帝,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抑郁不得志,因此早逝。

    弘历是拿自己对标祖父康熙,现在是他人生最风格最鼎盛的时候,皇后不让他满意,再抬一个让他满意的皇贵妃,他不认为有什么不对。

    他不会无故废后,而皇贵妃说到底也只是嫔妃,并不影响什么。

    出于皇帝的自尊,弘历不可能再派人去把陆薇薅过来跟她掰扯。

    御驾在苏州停留七日后,第八日继续启程,前往嘉兴海宁,最后到达此行的终点杭州。

    杭州与苏州一样,也是南巡的大站,众人入住孤山行宫,少不得要多待上几日。

    这期间,皇帝也有很多事情要忙,陆薇就尽量避免同他有单独待在一起的机会。当然她也没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这皇帝博爱得很,他觉得她不识抬举,另外再找人当皇贵妃啊,也不是不可以。

    不得不说,她还真猜到了皇帝一半的心思。

    他好心好意把皇贵妃的位置给别人,别人却不领情,他心里堵着一口气,陆薇不要皇贵妃之位,自然有的是人想要。

    陆薇之外,令贵妃也很得他的心。令贵妃温驯顺从,是先皇后一手调,教出来的人,她也是皇贵妃的不错人选。

    偏偏在这个时候,御医来报说是令贵妃有喜了。

    弘历当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去看望她。

    这是令贵妃的第六胎,她脸上洋溢着喜悦,问皇帝:“您想要个皇子还是公主?”

    弘历笑道:“皇子与公主朕都喜欢,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适的地方?”

    令贵妃柔声说:“挺好的,这个孩子看来应该跟他十五哥一样,都是来报恩的孩子,怀上他这些时日,我没什么不适的地方。”

    弘历握着她的手,这个女人为他生儿育女,温柔体贴,是个好女人。

    他道:“等回京城后,朕封你当皇贵妃。”

    令贵妃脸上的柔情蜜意一下子就消逝的无影无踪,继而被惶惶害怕所取代,她问出了陆薇先前说过的话,“那皇后娘娘呢?”

    弘历:“朕封皇贵妃,与皇后有何干系?”

    令贵妃道:“我知道您对我厚爱,但皇后尚在,皇贵妃是副后,我实在当不起皇贵妃之位。”

    她处处仿效先皇后,博一个贤名,不是为什么明刀明枪与皇后抢什么。如果今日那拉氏因犯错被废,她非常乐意当皇贵妃,可是那拉氏好好地在当皇后,她现在去当皇贵妃又算什么,明摆着在后宫当靶子,令贵妃可不想落到董鄂氏的下场。

    令贵妃一脸的惶恐、害怕,看起来是一点都不敢沾皇贵妃的位置。

    第二次被拒绝的皇帝,啥也没说,拍拍令贵妃的手,就离开了。

    令贵妃跟在后面恭送他。

    她的心腹宫女惋惜她错过了这么一个好机会。

    令贵妃冷笑道:“你以为皇贵妃是这么好当的!”

    皇后这个拦路虎一日还在,皇贵妃的位置就坐着不舒服。

    以前令贵妃觉得自己还要对着皇后继续低声下气,现在么,她终于看到了希望——皇上似乎不愿意在容忍皇后了,否则也不会想要封皇贵妃。

    只要没有皇后,她就是皇贵妃了。

    第211章 第 211 章 令贵妃自进宫伊始,就……

    令贵妃自进宫伊始, 就抱有出人头地的想法。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不止是她,整个八旗人家都这么想,皇帝是天下的主子, 谁家不想自己的女儿能进宫服侍皇帝, 成为人上人?

    先皇后还在世的时候, 令贵妃真心实意地佩服她, 指望着在她身边混到贵妃的位置就可以了。

    可是现如今,连那拉氏那个样子都能当皇贵妃、当皇后,她为什么不可以,谁都想更往上走一步,更何况她还有几个孩子。

    乾隆十六年,皇上下旨将魏家由正黄旗包衣管领拨入正黄旗包衣佐领,魏家仍然没有脱离包衣的身份, 这对令贵妃来说, 远远不够。

    不管是为家族, 还是为子嗣,或者是为她自己, 她都要好好抓住这次机会。

    皇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已经尽失人心, 不但皇上对她不满,连昔日与她关系亲密的太后这几年也疏远了她。

    相处多年, 令贵妃十分了解这位现任皇后的性格。皇帝可以另外立一位皇贵妃故意使皇后难堪;皇后却也绝不会坐实这份难堪。事到如今, 帝后之间爆发只需要一个突破口, 可是这个突破口在哪里呢?

    令贵妃在寻找这个机会。

    ……

    再说到陆薇这边, 自那日算是与皇帝吵架了吧,其实是皇帝单方面吵她,她有自知之明, 自动离皇帝远一点,不惹人烦。

    没想到最先发现

    不妥的人竟然是太后。

    在一次皇帝来请安时,她随口对皇帝道:“薇薇若是有什么地方惹得你不快,你就看在我的面子原谅她。”

    弘历故意反问道:“她哪里惹朕不快了?”

    太后莫名其妙,“我不知道啊,皇上你难道不知道?”

    陆薇从来不是爱诉苦爱告状的性子,她不主动说,太后也不好问,只当是小事情,让皇帝别计较就行了。

    弘历自觉比窦娥还冤,“朕没有生她的气,是她在生朕的气,皇额娘的话问错了人,您该对她说,让她看您的面子原谅朕。”

    弘历对待太后有三个鲜明的阶段,第一个是孩童时期,全心全意依恋母亲,母子关系非常亲密;第二个阶段是他的青年与中年时期,这一阶段,他与太后的关系变得拘礼,且多发矛盾;第三个阶段即是现在,太后已经进入古来稀的年纪,而他自己也不再年轻,母子俩别离的日子越来越近,现在他反而愈发亲近太后,彩衣娱亲,甚至在太后面前做孩童状,他也是很乐意的。

    母子俩私下相处不是那种皇帝与太后的刻板拘束,与寻常百姓母子没什么不同。

    在太后面前,他早已不拿皇帝的架子,该说啥说啥。

    太后对待皇帝,同样如此,她听了皇帝的话,竟然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嗯,这就对了。”

    弘历不解,“什么对了?”

    太后笑起来,“薇薇的脾气应该是不会惹你生气的,必定你先招惹她。”

    弘历无奈:“皇额娘越来越偏心她了。”

    太后:“我拿她当女儿看,偏心女儿也是应该的。”

    弘历不识趣地问:“为什么不是拿她当儿媳妇看?”

    太后瞥了他一眼,“你说呢?”

    她没儿媳妇缘分,先前的富察氏很好,但是因为太好了,好的让普通人嫉妒,太后就是不喜欢她;现在的那拉氏,不提也罢。

    母子俩云山雾罩地说话,关于陆薇与皇帝之间为什么闹不快的事情始终没有说开。

    太后的本意让皇帝知道她看重陆薇的态度,不大的事情他们自己去解决就行了。

    至于皇帝,则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一点也不想让太后知道缘故。

    陆薇拒绝当皇贵妃,令贵妃同样拒绝当皇贵妃,事实证明,英明神武的皇帝想当然了,肯定不能让太后知道这件丢脸的事啊。

    ……

    在江南的美景面前,其他的事情都不值一提。

    陆薇躲了几日后,皇帝也没再来找她的麻烦,她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南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事,享受当下美景美食再说。

    在现代的时候,她去过杭州西湖,西湖很大很美,但是,清代版的西湖更大更美,号称“西湖十八景”,而这十八景有些离西湖已经很远了,但仍然归在西湖景里面。

    但凡皇帝所喜爱的江南美景,他都会想方设法在京城仿造,畅春园与圆明园里有很多处西湖美景,但真正身临西湖,就会觉得正品永远是仿照比不上的。

    西湖十八景中,皇帝最喜欢“蕉石鸣琴”,非常贴合他清幽风雅的人设,他连早饭都要去这里吃。

    杭州本地的厨子们献宝似的上了满满一桌子食物,皇帝指着其中一样问道:“这是烧麦,什么馅?”

    负责报菜的小太监道:“回皇上,正是烧麦,糯米香菇馅的。”

    原来这就是糯米烧麦啊。

    皇帝的思绪回到了很多年前。

    那是在塞外,他与陆薇去逛多伦诺尔,两人在多伦城吃羊肉烧麦,她管羊肉烧麦叫羊肉包子,被他笑话见识短,她反驳他也未必见识多,然后就提到了南方的糯米烧麦。

    许多年过去了,要不是今日饭桌上出现这道糯米烧麦,弘历差点就忘记了这件小事。

    想到这里,他会心一笑,指着这碟子烧麦,对胡太监道:“把它送去给庆贵妃。”

    胡太监领命去办事。

    皇帝的早膳是非常丰富的,种类有几十种,他自己是吃不了这么多的,一般情况下会赏赐给嫔妃。

    这次也一样,他之后又点了几样分别让人去皇后、令贵妃、舒妃等等嫔妃。

    陆薇收到皇帝派人送来的糯米烧麦,也想起了当年在多轮城的事情,这下子她完全放心,封皇贵妃的事情算是揭过去了。

    皇后这里也等到了皇帝派人送来的两道点心,只是今日来送膳食的小太监有些眼生。

    皇后因问道:“怎么不是胡太监?”

    皇帝本人对太监并不十分信重,先前李玉告老后,再没有一个能真正贴身重用的太监,身边三四个大太监听差,胡太监专门负责后妃们传旨送赏。

    皇后是后宫嫔妃之首,以往都是胡太监第一个给皇后送膳。

    小太监回道:“胡太监给庆贵妃送膳去了。”

    皇后心里又惊又疑,“这可是皇上的命令?”

    小太监低声道:“是的。”

    皇后挥挥手,让这小太监退下去,然后立刻招来身边的宫女,附耳说了几句话,宫女点了点头,出去打听消息。

    皇帝赐膳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宫女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时一脸凝重,小心翼翼道:“今日胡太监第一个给庆贵妃送膳。”

    皇后的脸色霎时变得惨白。

    宫女连忙道:“皇后娘娘,这不一定是皇上的意思,说不定是那胡太监自作主张,再说庆贵妃自来嚣张——”

    皇后摇摇头,“别说了。”

    她忽的一下起身就要往外走,早有服侍的人看情况不对,去叫来米嬷嬷。

    米嬷嬷及时拦住皇后,“您这是去哪里?”

    皇后面无表情道:“我去见皇上。”

    米嬷嬷叹息,“您见皇上做什么?”

    皇后冷笑道:“自先帝亲选我为宝亲王侧福晋开始,我进宫几十年,为皇室开枝散叶,未曾有错,他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这么折辱我,让一个妃子凌驾于皇后之上,我这个皇后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米嬷嬷急得跌脚,“事情怕是有误会呀,您千万不能这么不管不顾地去找皇上。”

    皇后喃喃道:“有什么误会?”

    米嬷嬷哄道:“您得让我去查。您想想看,庆贵妃,她家世与子嗣都没有,她也没什么可争的啊,您得小心是舒妃与令贵妃在背后作祟。您现在去找皇帝,反而是着了她们的道儿。”

    就是这句话让皇后稍稍冷静下来,她抓住米嬷嬷的手,“嬷嬷,你去帮我查清楚。”

    米嬷嬷道:“好,但您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怕,您没有错,皇上不能把您怎么样。”

    皇后没有吭声。

    她一点都不怕,她心里只有熊熊怒火,理亏的人应该是皇帝才是,亏他自诩为明君,实则私德有亏。

    米嬷嬷勉强哄好了皇后,然而皇后心里到底攒下了不少气。

    早膳过后,容嫔过来看望皇后。

    自来了孤山行宫,皇帝下令免了在宫里时的那些规矩,皇后这里就开始门庭冷落了,她亲自提拔的永常在一门心思想着怎么争宠,根本不搭理皇后这位提拔人,其他的嫔妃除了令贵妃每天会过来一趟,再就是容嫔会时不时来,就再没人了。

    皇后虽不喜容嫔,但也没禁止容嫔过来。

    容嫔请过安后,就开始东扯西扯,皇后正听不耐烦,就听她道:“我仿佛听人说皇上要封一位皇贵妃……”

    皇后刚开始没放在心上,而是斥道:“你听谁说的,一派胡言乱语,皇贵妃是副后,有皇后在,岂会封皇贵妃?”

    容嫔点点头,“我也怀疑是我听错了,皇上也不会无缘无故封庆贵妃做皇贵妃呀。”

    第212章 第 212 章 容嫔和卓氏虽然是回疆……

    容嫔和卓氏虽然是回疆人, 但于后宫攻讦打压、挑拨离间这样的手段无师自通。当年的霍集占同样有不少女

    人,自和卓氏嫁给他之后,很快这些女人就全部成为她的手下败将。

    在清宫这几年,容嫔琢磨了很多, 很可惜大清的皇帝不是霍集占, 她在他身上怎么使劲都不行, 连个孩子也没有。那么, 她就只好把矛头转向别人。

    皇后那拉氏,占着皇后的位置这么多年,可她有什么能让人服气的呢,空有一个位置罢了,她生的嫡子如今也没有当上太子,就是这么一个人,高高在上, 从来看不起别的嫔妃。

    容嫔刚进宫时, 不是没想过抱皇后的大腿, 皇后根本对她不屑一顾。

    现在么,若是有机会推一推皇后, 把后宫这趟水搅浑, 大家才有更多的机会。

    容嫔昨日去令贵妃那里时,“无意“中听到令贵妃的两个宫女说起皇上有封庆贵妃为皇贵妃的意思, 她便记在心里, 现在拿来皇后面前说事情。

    她自然不傻, 说不定这两个宫女就是令贵妃故意安排说了让她听到的。但如令贵妃所愿, 她来皇后面前传这个话。

    令贵妃温柔贤淑,有些事情她不敢做,容嫔却不怕什么, 不过就是与皇后闲聊罢了,真有什么事情难道还能怪在她头上?

    现在宫里有两个贵妃,不管是出身,还是子嗣,按理说令贵妃都应该排在庆贵妃前面,可偏偏她就是比庆贵妃差那么一点,皇上非常孝顺太后,庆贵妃有太后撑腰,在这宫里几乎快超然于其他嫔妃了。

    皇上要是真封庆贵妃为皇贵妃,这后宫的平衡就打破了,一个副后来挑战皇后的地位,依皇后的性子,必定不会忍,到时候皇后与庆贵妃掐起来,这后宫就热闹了。

    容嫔同样不喜欢皇后,但她更恨皇帝。

    这个如魔鬼一样的恶人侵占了她的家乡,让她与她的亲人们远离故土,他还杀死了她心里的英雄霍集占,容嫔曲意奉承讨好他全然无用,他只是拿她当小猫小狗对待。

    她要让他的后宫不宁,等他头疼去吧。

    容嫔在皇后面前提及皇帝欲封庆贵妃当皇贵妃的事情,说完之后马上就转移了话题。

    皇后心里犹如惊涛骇浪,但面上依然努力维持这镇定,她状若随意半问容嫔:“你是在哪里听说的?”

    容嫔回道:“我在令贵妃那里听她的两个宫女说的。”

    行宫不同于紫禁城或者圆明园,皇后在这里两眼一抹黑。上次游灵岩山,因陆薇太过出风头,她拿西施暗讽陆薇,反倒在皇上与太后那里落在埋怨。

    事后除了一些必要的场合,她可以出席之外,太后私下的游玩几乎都已经不带她了,其他嫔妃反而都给带上了。

    皇后无从得知各种消息,既然是从令贵妃那里传出来的,说不定她还真知道一些什么。

    太后当年不喜欢富察氏,可以默许纵容皇后对后位有想法;现在太后不喜欢她了,是不是又想当年一样,默许纵容庆贵妃取代她?

    庆贵妃的身份当不了皇后,但在太后的支持下当皇贵妃还是可以的。皇帝也未必会反对,他可能还乐见其成。

    皇后暗自思索,无意中目光落到下座的容嫔身上,就见容嫔也在看她,容嫔眼里有了然,有怜悯。

    就是这怜悯的眼神让皇后心里的火气腾得一下,升上来,她再次训诫容嫔道:“做嫔妃最要紧的是谨言慎行,空穴来风的事情不可乱说。”

    容嫔的目的已经达到,一点也不生气,老老实实起身恭敬道:“妾知错,不会再有下次了。”

    皇后冷声道:“你还有别的事情吗?”

    容嫔摇摇头,“没有了。”

    皇后挥手:“跪安吧。”

    ……

    容嫔离开后,皇后将宫女太监都遣了出来,独自一人坐在屋子里。

    皇上先是命胡太监第一个给庆贵妃送菜,紧接着容嫔告诉她皇上有封庆贵妃当皇贵妃的意思。

    这似乎是没什么好怀疑的事情了。

    皇后现在心里一片冰凉,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在做什么。

    坐以待毙,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仍由皇帝将她这个皇后的颜面放在脚下践踏,然后等南巡回京后,眼睁睁看着皇帝封皇贵妃么?

    事到如今,她对皇帝失望,皇帝却也厌恶了她。

    皇后讨厌后宫所有的嫔妃,但她这一刻最恨的不是庆贵妃、令贵妃她们,而是皇帝。

    现在她仍然是大清的皇后,她要以皇后的身份堂堂正正同皇帝说话。

    皇后命人进来,宫女太监们都小心翼翼地低着头,米嬷嬷则给她奉了一杯茶,开口似乎要劝她。

    皇后伸手制止,“什么都不用说,本宫没事。”

    她吩咐太监张朝让道:“你去一趟皇上处,就说本宫求见。”

    米嬷嬷战战兢兢道:“您可是有什么事?”

    皇后轻轻一笑,“本宫去给皇上请个安罢了。”

    皇后绝不是柔顺的性子,米嬷嬷更害怕了,她试图提及十二阿哥,“奴婢去请十二阿哥来陪您说说话。”

    她是希望皇后能看在十二阿哥的份上保持冷静,千万别冲动。

    米嬷嬷不提十二阿哥还好,她这一提,皇后心里对皇帝的怨恨又多了一重。

    同样是嫡子,十二阿哥哪里不好了,皇帝为什么不肯立他为太子?

    别说是十二阿哥资质不行,根本原因就是他这个皇帝舍得不有人来分享他的权柄。

    十二阿哥是她的儿子,也是皇帝的儿子,是皇帝这个当阿玛的存心不想让他好过,他如果恨,就恨皇帝吧。

    ……

    帝后一体,皇后这个身份代表的意义毕竟与众不同。因此在皇后派了张朝让过来求见后,尽管皇帝很不想见她,但他还是没拒绝。

    这两人见面,除了一些后宫事务,再就是十二阿哥的事情,在其他方面再无别的话题。

    曾几何时,两人一起读书写诗品画,有过和谐温馨的时候。

    但那些情景只存在记忆中,现在两人冷淡至此,皇后甚至有些怀疑,当初两人琴瑟和谐的情景是真是假。

    必定是假的吧?

    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

    她当皇后的第一年,他就写出这样的诗在天下人面前羞辱她。

    皇帝的态度冷淡,皇后的态度同样冷淡。

    屋子外面是阳春三月,屋子里面比冰窖还冷,皇后态度不好,来者不善,皇帝更是不耐烦,“你有什么事?”

    皇后笑吟吟道:“我来恭喜皇上。”

    皇帝并不被她牵着鼻子走,“无事就跪安吧。”

    皇后脸上的笑容隐去,“我来恭喜皇上多了一个皇贵妃。”

    第213章 第 213 章 天底下确实有人敢用这……

    天底下确实有人敢用这种暗讽的语气同皇帝说话, 并且他还万分无奈,不予计较,但那个人是他的老妈,而不是老婆。

    更何况他与皇后的关系本来就不好!

    皇后今日不是来给他请安, 而是来找茬的吧。

    弘历没有任何心虚的意思, 他笑了一声, “好, 如你所愿,朕会封一个皇贵妃。”

    那拉氏再想不到皇帝竟然这个态度,语气非常理所当然,全然不把她这个皇后放在眼里,皇后的脸色由强自压抑的平静转为大怒。

    她正待说话,皇帝却悠悠道:“还记得朕曾经对你地劝导吗,你身为皇后, 当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说出来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 覆水难收。”

    他今日心情不错, 想着要去七宝山游玩,不愿为皇后扰乱了心情。

    皇帝威仪赫赫, 绝大多数时候他只需要轻轻一个眼神, 就能吓得别人俯首帖耳。

    今日皇后带着无限的委屈与怒火而来,但她毕竟畏惧皇帝之威, 如果她先前说出的那句恭喜他多了一个皇贵妃, 他为为此感到心虚, 亦或者是安抚她一句, 他并没有封皇贵妃的意思。

    皇后就是顺势偃旗息鼓,但皇帝的态度完全不是这样,他甚至连一分心力都不愿意拿出来敷衍她。

    他对她有的只是冷淡与无情, 再想想上次游灵岩山,他对庆贵妃的体贴与温和,皇后内心彻底绝望。

    现在南巡途中,她至少还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后身份,等回宫后等待她的又是什么,冷宫废后?

    人在没有任何退路的绝望情况下,就再也顾忌不到别的了,只想着这一刻能让自己心里痛快,皇后就是这么想的。

    她冷笑着对皇帝道:“什么叫如我所愿,如皇上你自己所愿吧。你想封皇贵妃就封,何必攀扯到我身上?我年老色衰,不堪服侍皇上,您别说是封一个皇贵妃,就是再封一个皇后,我也没二话可说。”

    弘历也没想到,皇后竟然能把话挑破说,他厌恶地看着眼前的那拉氏,这个女子心胸狭隘,刻薄任性,他当真是看错了人。

    他讥讽道:“年老色衰,你有过‘色’吗?朕立你为皇后时,你就不曾有过‘色’,只是那时候你还能装出一点有‘德’的模样,如今连‘德’也没用了。”

    他这话精准地打击到了皇后。

    皇帝潜邸时有美貌的纯贵妃,登基后有怡嫔,再后来有庆贵妃,容嫔等等,那拉氏论美貌连后宫前十名都难进。

    皇后的难堪也就是一瞬间,她扬起下巴,“我是先帝亲封的侧福晋,先皇后过世,我继任皇后这些年,操持后宫事务,为皇家开枝散叶,从无犯错,我无愧于先帝,无愧于大清。”

    皇帝突然笑起来,“皇后啊皇后,就算你搬出先帝来又有什么意思呢?皇后这个位置,谁都能坐,谁都坐的比你好。你不要觉得朕欠了你什么,你不过是个普通旗人之女,朕扶你当上皇后,给予你以及你的家族多少恩赐,你们又是拿什么来报答朕的?你的家族烂泥扶不上墙,你同样如此。”

    当皇帝的人,镇日同那些人精似的大臣打交道,最会掌控人心。弘历对那拉氏不再容忍,他知道说什么样的话能让那拉氏最快崩溃。

    果然,那拉氏脸色涨得通红,愤恨道:“自从我当上皇后的第一天开始你就拿我同先皇后相比,你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感受——”

    弘历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朕从来没拿你同她比较过,因为你根本就不配。”

    如果说后宫谁能同富察皇后比较,庆贵妃、令贵妃这样的才行,至于那拉氏,用她同富察皇后比,那简直是侮辱富察皇后。

    那拉氏现在的所作所为犹如市井泼妇吵架,弘历觉得无趣极了。那拉氏说得越多,他越觉得难堪,这么一个人,竟然是他亲自选出来的皇后。

    这种心情就如同他当初派他在朝中最信重的臣子讷亲去金川前线指挥作战,讷亲却辜负了他。

    最终他对讷亲失望至极,让讷亲用他祖父遏必隆的刀自尽。

    先皇后过世之后,虽然他最初并不是非常认可那拉氏,但封她当皇贵妃,以至皇后,他是真心希望她能当一个好皇后,他给予她皇后所有的特权,替她压制其他嫔妃们,可是她却让他深深的失望与后悔。

    弘历盯着皇后的眼睛,缓缓道:“你我之间到今日的地步,我问心无愧。”

    那拉氏用尖利的声音道:“就算你对我问心无愧,那十二阿哥呢,他是你的嫡子,你将他置于何地?”

    弘历都要被她这句话气笑了,“嫡子又如何?册封太子是国家大事,朕今日就明确地告诉你,十二阿哥资质平庸,朕不会封他做太子。”

    皇后冷笑数声,“我十二阿哥忠厚孝顺,是个好孩子。皇上你别跟我提什么国家大事,我不信你这套说辞!你老了,你在害怕,你就像圣祖皇帝一样,怕有个太子来分享你的权柄。哼,你是皇帝又如何,你可以掌控天下人的命运,但你依然会老,会死,你皇帝的权力依然会被别人继承!”

    弘历都已经懒得与皇后再说什么了,他背过身,负手说道:“每个人都会死,但朕却可以掌管别人的生死,这就够了。皇后,朕告诉你逞一时口舌之快是世间最傻的事。来人,送皇后回住处!”

    那拉氏挣开扶着她胳膊的宫女的手,自顾自大声道:“皇上废了我后会立谁为新皇后?我猜是令贵妃,她是多聪明的人啊,如果不是她让容嫔告诉我皇上您打算立庆贵妃为皇贵妃,我今日也不会来见皇上。这皇后我当着实在没意思,别人却是想要的,没了一个我,皇上的后宫依旧是热闹非凡呀。”

    旧人去,新人笑,可是新人又能笑到什么时候呢?

    这后宫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赢家,因为皇帝就是操盘后宫的棋手,后宫嫔妃们都是他的棋子,人人都是输家。

    聪明的令贵妃以为自己会是赢家吗?她要斗的人是皇帝,她永远不可能赢。

    皇后突然有些羡慕起陆薇。

    她一心一意跟定太后,这才是真正跳脱后宫之外的人。

    可惜啊,皇后现在才想通了,但好在她也总算想通了。

    “我今日当真开心,值得痛饮一杯!”

    她笑起来,越笑越癫狂。

    这笑声听着令人非常不适,弘历回身,厉声道:“你疯了!”

    那拉氏止住笑,“用一个‘疯’的理由去废后,怕是没办法让天下人信服吧,完美无缺的圣明天子会因为无故废后留下污点,我也不算太亏了。”

    她现在的身份毕竟还是皇后,宫人们起先不敢捂住她的嘴,眼见皇后越说越难听,有胆子大的人拿帕子捂住了皇后的嘴,将她拉了下去。

    皇后出了屋子,却奇异般的安静下来,她整整衣饰,肃然走回自己住处,那些看管她的宫人们跟在她身后,这一刻她仍然像一个皇后一样。

    ……

    皇帝住处安保较为森严,但帝后二人毫无预兆地争执,事后仍然传了一星半点出去。

    众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用晚膳时,皇后没有出现,而且没有给出任何理由,众人才察觉到这一回事情非同小可。

    第214章 第 214 章 众人这顿饭吃得虽然不……

    众人这顿饭吃得虽然不至于战战兢兢, 但也显得比较沉默。

    历史上继后那拉氏就是在一次南巡途中被“不废而废”,只保留了皇后的头衔,但皇后所有的实际权力一概被剥夺,具体事件是断发。

    该不会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吧?

    陆薇虽然有时候把后宫比作职场, 把皇帝比作大老板, 太后是老板娘, 嫔妃们则是同事, 但这只是一种调侃的说法,实际上后宫跟职场可有根本的区别,在职场上,你看不惯老板了,可以炒掉老板,在后宫你敢炒皇帝试试看。

    所以她从来没有想过同皇帝谈恋爱,两人谈恋爱, 要么身份是平等的, 要不精神上是平等的也行, 但在这大清后宫根本不可能,谁可以若无其事跟一个决定你生死的人谈恋爱, 哪怕他对你再好都不行。

    再说到那拉氏, 她在做嫔妃们领导这件事上,确实很膈应人, 但她如果真落到断发早逝的份上, 陆薇的感受有些复杂, 毕竟她也是嫔妃中的一员, 哎!

    皇帝的心理素质是最好的,该吃吃该喝喝,似乎没有任何影响。

    想想也是, 他可是皇帝,这世上能让他不爽的事情也没有几件了。

    陆

    薇、令贵妃、颖妃、容嫔、瑞贵人、宁常在六人陪着皇帝用晚饭,他还有心情给她们赏赐菜肴,陆薇得到一道龙井虾仁,反正她吃着没滋没味的。

    席间唯一能像像平常一样的嫔妃就是令贵妃了,她甚至还显得略微活跃了些,给皇上敬酒布菜,最积极的人就是她了。

    好不容易捱到这顿饭结束,大家总算能散了。

    行宫不算太大,陆薇原打算慢慢地散步回去,顺便吹吹西湖的夜风,让自己冷静下来。

    颖妃快步跟上来,走到她身边,“我同贵妃姐姐一同走回去。”

    在后宫混了这么多年,大家或多或少了解皇帝的性格,这人极重颜面,他以前未尝没与皇后有些争执,但从来不曾在明面上给皇后难堪。这一次皇后不但没来一同用晚膳,而且皇后的住所处多了不少侍卫,这简直就是在拿皇后当犯人看守了。

    陆薇与颖妃走在前面,宫女太监们远远地跟在后面。

    颖妃悄声问道:“皇上与皇后之间到底怎么了?”

    陆薇摊手表示,“我不知道。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瞒不住,最多过几天大家都会知道。”

    颖妃又问:“那么,皇后又会怎么样?”

    陆薇再次道:“我不知道啊,这个问题你该去问皇上。”

    她看着颖妃的眼睛,“你到底想说什么?”

    颖妃咬咬嘴唇,“那我就直说了,你做好心里准备。我今日下午的时候已经听到传言了,说帝后二人起争执仿佛是为了你。”

    陆薇平淡地“哦”了一声。

    不用颖妃来提醒她,她自己都已经听说了。

    想想也是,最近公开场合她与皇后之间有过一次交锋。前几日逛灵岩山,皇后拿她比西施,陆薇没客气地反驳回去,这件事虽然没闹大,但后续对皇后有影响。非必要的公共场合,皇帝不再带着皇后玩了,再就是太后这边,对皇后的排斥也很明显。

    阴谋论想一想,皇后之所以失势,都是陆薇在作祟。

    皇后为正,天然占据舆论优势,陆薇嘛,妥妥的奸妃。

    明明是皇帝与皇后两口子掰扯,关她什么事!

    她对颖妃道:“你相信吗?”

    颖妃道:“我当然不会相信,皇后一心一意想这让十二阿哥当太子,可皇上偏偏不立十二阿哥,他们要吵架也该为这个去吵啊。只是外人只晓得看热闹,根本不考虑事情的真假,我是担心你无辜蒙冤。”

    陆薇这会儿心里生出一丝暖意,笑道:“外人也不敢说到我面前来,别管它了。”

    正史中皇后的结局肯定与她无关,但在后世的野史演绎中,陆薇无可避免要当一回奸妃了。

    奸妃就奸妃吧,宋真宗的章献皇后刘娥在史书中名声是很不错的,但还是称为了狸猫换太子的女主角,人家大佬都是这个待遇,所以随便吧。

    ……

    后面几天,皇帝跟没事人一样按照原定的南巡计划,在杭州观潮楼检阅水师,再就是在杭州游玩,只是皇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公开场合,除了服侍她的宫女太监们,其他人没皇帝允许不能见皇后。

    杭州是这次南巡的终点站,之后就要回銮了,回銮另外有一条路线,经过南京、扬州、镇江,然后再回京城。

    在离开杭州的前两日,皇帝莫名其妙下了一道诏令,诏令的内容是嘉奖皇后的侄子讷苏肯的谕旨。

    这个讷肯苏不管是性情还是才识都十分平常,这是他第一次受皇帝的嘉奖。

    这莫非是皇帝在向众人传递一个信号:他与皇后的关系缓和了?

    众人猜测纷纭。

    陆薇都懒得去猜,皇帝也好,皇后也罢,这两人都是妥妥的深井冰。

    她平常都跟在太后身边,太后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当然也可能事先知道些什么,她完全不过问皇后的事情,一心一意做一名开心的南巡观光客。

    陆薇也不去想别的,陪着太后玩,但她总有被皇帝点名的时候。

    两人漫步于桃红柳绿的苏堤,耳边是黄鹂“啾啾”的叫声。

    皇帝突然问她:“你在想什么?”

    陆薇道:“书里说西湖春景最盛,我刚才在想不知其他季节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弘历笑道:“夏日看风荷;秋日则可以去满觉寺看柳永笔下的三秋桂子;至于冬日嘛,看雪景,断桥残雪。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陆薇不假思索道:“当然是夏季,但风荷没什么好看的,我喜欢看夏日晚上的星星,柳永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光想就觉得很美了。”

    四次下江南,江南从未让他失望过来,永远美好,弘历再看看身边的江南女子,二十年如一日,依旧纯真烂漫,不沾俗世尘埃,永远是当年的模样。

    这样就很好。

    他拉着陆薇的手,柔声说:“那今年就去热河看星星吧,草原上的星星最美。”

    陆薇道:“好。”

    两人散完步,弘历送她回去,临走前突然对她道:“你放心,朕不会让你落下恶名。”

    陆薇惊讶地看向他,他冲她笑了笑,起驾离开。

    ……

    皇帝令和嘉公主的额驸福隆安负责皇后的事情,并授意福隆安将他嘉奖讷肯苏的事情告诉了皇后。

    皇后穿一身素衣,头上首饰全无,她挑挑眉,问福隆安:“皇上是什么意思?”

    福隆安作为额驸,不像他其他富察家的子弟们为皇帝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而是能留在京城享福,他现在内务府供职,负责皇帝的膳食,本职工作做得好好,没想到皇帝突然派他来看护皇后。

    他心里叫苦不迭,就算知道他也不敢回答啊,他只能说不知道。

    皇后瞧了他一眼,突然有心跟这个小年轻多说几句,她问他是否还记得先皇后?

    福隆安回道:“记得。”

    先皇后可是他的姑母,富察氏一家能够真正在朝堂上起势离不开先皇后。

    皇后就如同跟他闲聊一般,仿佛在回忆往事,“我也常常想起先皇后。她是个大好人,宫里没有人不喜欢她,要是她现在还活得就好了!”

    这话题很正常,福隆安便道:“臣与臣家人也时时怀念先皇后。”

    皇后突然道:“福隆安要是先皇后与端慧太子还活着会怎么样?”

    福隆安含糊道:“臣不知。”

    皇后冷声道:“那我告诉你吧。先皇后与端慧太子若是还活着,端慧太子必定是圣祖废太子的结局,福隆安你们全家应该感谢先皇后与端慧太子死得早,要不然你父亲傅恒哪能安安稳稳当他的一等忠勇公,索额图就是他的下场。”

    福隆安吓得冷汗淋漓,大气都不敢出。

    皇后笑了一声,“你把我的话告诉皇帝吧。无论他有什么想法,我却是再也不想与他有任何干系了!”

    她不知从哪里找出一把剪刀,毫不犹豫地绞断一捧头发,扬在空中,发丝缓缓落在地上。

    第215章 第 215 章 满人未入关前就有一种……

    满人未入关前就有一种习俗, 只有在长辈与丈夫过世的时候,为了表示哀悼与思念,女子才可剪一绺头发。

    皇后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朗佳氏也于几年前过世, 她现在剪头发肯定不至于是怀念父母, 那么就是以媳妇的身份提前给皇帝丈夫与太后婆母送大礼了。

    福隆安当即呆住了, 愣愣道:“皇后娘娘, 皇上嘉奖讷肯苏,您应当知道皇上的好意,您这又是何必呢?”

    难道真是如皇上所言皇后疯了吗。

    皇上的原意应该是想缓和同皇后的关系,皇后就该顺势下台阶才对。

    这也是福隆安今日奉命办差前的想法,他以为这趟差应该不至于太难办,没想到皇后竟然是真疯了。

    她当着自己的面断发,福隆安没能及时阻止, 只怕他也会被牵连。

    皇后看着面前又惧又怒的福隆安, 轻蔑地笑了一声, “富察氏的下一代子弟莫非都是你这样的德性?皇帝是个最眦睚

    必报的人,今日他嘉奖讷肯苏, 明日会嘉奖谁?我猜是十二阿哥, 不过是逼我就范的手段而已,可我偏偏不受他威胁!”

    这话说得福隆安有些羞愧, 他虽然是傅恒之子, 但他在家里还真不起眼, 堂兄弟中出类拔萃有明瑞, 在亲兄弟里他的能力也比不过他的大哥福灵安,宠爱则不如弟弟福康安。

    简而言之,就是排在中间, 不上不下那种,幸亏是运气好,当了皇帝的女婿,才能在一众富察氏子弟中冒出头。

    小年轻福隆安完全招架不住皇后,后退两步,赶紧行礼告退。

    皇后独自待在屋子里,看着零落一地的头发,心里略微有点遗憾,这份大礼就该当着皇帝的面送给他。

    不过,她与他现在两两相厌,不见面也好,省得闹心。

    事到如今,皇后一点也不后悔今日的举动,她只觉得浑身都畅快无比。与其抑郁孤苦老死后宫,还不如像现在这样彻底跟皇帝撕破脸,成为他终生洗不净的污点。

    后宫的辛秘也许能瞒过普通的老百姓,但绝对瞒不过后宫的人,很快皇后断法的消息在行宫就已经传遍了。

    流言蜚语,从每个人嘴里说出来都不大一样,但有一样板上钉钉的事情,那就是皇后断发千真万确,只是原因众说纷纭。

    出乎意料,传言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在说皇帝太过薄情寡义;次一点的原因则是婆媳不和;至于嫔妃之间争宠夺势,反而是众多原因里非常不起眼的一项。

    看来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皇后为什么断发,根本原因肯定是她与皇帝之间的矛盾。

    两人都闹到这个份上,就不要再提什么夫妻之情了。

    皇后就输在没有权势上,如果她有皇帝的权势,保不齐她也能用各种花招逼着皇帝剪头发。

    陆薇一点都不想理会这两人斗法,而是去了太后处陪伴她。

    太后的心情还是有些受影响的,见了陆薇,自嘲说:“你瞧,我都成了恶婆婆了!”

    陆薇就顺着她的话说:“那我就是奸妃了!”

    太后大笑起来,“你呀,与你有什么关系!不过我从来不算是一个好婆婆。”

    她都七十多岁的人,讲究一个随心所欲,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她一点都没想着为皇帝与那拉氏两人之间做调解,一个皇后还动摇不了大清的根基,就这样吧。

    她问陆薇今日想去哪里玩?

    陆薇惊讶,合适吗?

    太后:“好不容易来一回杭州,说不定都没有下次了,别想那么多,皇上会处理妥当。”

    好吧,陆薇没扫兴,说想去西溪。

    太后点头同意了,立刻吩咐人去安排出行。

    她甚至都没有去请皇帝过来一趟了解情况,把这事当成无关紧要的小事,心态非常好。

    ……

    心态不好的另有其人。

    没错,这个人是皇帝。

    他这个皇帝当得唯我独尊,如果说有谁敢明目张胆的忤逆他,那拉氏绝对是第一个人。

    福隆安过来禀告他皇后断发的事情时,令贵妃正在他身边陪伴他。

    令贵妃就看见一向镇定自若的皇帝脸色变得铁青,几乎在咬牙切齿道:“她当真是这么说的?”

    福隆安低声道:“臣不敢有半分虚言。”

    屋里安静极了,令贵妃甚至连呼吸都压制住,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那拉氏是个疯子,她不在乎她的家人,不在乎十二阿哥,一心要给他没脸,她必定是恨他入骨。

    这一刻皇帝对那拉氏同样恨之入骨,他吩咐福隆安道:“明日一早,你负责遣送皇后回京,路上不得耽误,务必得快。”

    又接了一项苦差的福隆安磕头领命,然后问道:“是送回宫里,还是圆明园?”

    皇帝瞅了一眼福隆安,若是他父亲傅恒在此,绝不会问出这句废话,但这个女婿是他自己挑的,因此没有训斥他,而且淡淡道:“回宫。至于后续如何处置再听朕的旨意,你还有疑问吗?”

    福隆安连忙道:“没了,臣告退。”

    他匆匆退了出来,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叹气,然后去办差。

    这边令贵妃已经倒了一杯温茶奉给皇帝,“您喝杯茶吧。”

    皇帝接过茶盏,并没有喝,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令贵妃此刻却在想,这回就算是有神佛保佑,皇后也再不可能翻身了。

    她进宫二十多年,前十来年有富察皇后压在她头上,后十来年那拉氏又压在她头上,终于让她等来了这一天。

    以往她与皇帝在一起时,她的心神百分之百都放在皇帝身上,这一次难得走神,等回过神时,却发现皇帝正在打量她。

    她忙道:“皇上,您有什么吩咐?”

    弘历抿了一口茶水,才道:“皇后说是你让容嫔告诉她,朕有意封庆贵妃为皇贵妃?”

    令贵妃早有准备,坦坦荡荡地回道:“皇上明鉴,此事绝非我所为,我可以当面与容嫔对峙。”

    她一点都不怕。

    对,是她故意让小宫女说给容嫔听到的,也是故意把皇帝有意封她做皇贵妃的事情说成是封庆贵妃为皇贵妃。

    但这一切都是容嫔偷听到的,既然是偷听到的话,当然可能听错,把皇上封“令贵妃”听成了“庆贵妃”也是有可能的。

    再说皇后,闹到现在这个地步,她在皇上面前早已没有说话的份;容嫔那个身份,更是不用提。

    令贵妃的手不自觉地放在肚子上,她现在还怀着身孕,皇上就算疑心她,也不会把她怎么样,这么多年苦心经营,她为了皇帝生了那么多孩子,她在皇上的心里地位总不会太低。

    令贵妃有这个自信,她不怕对峙。

    果然如她所料,皇帝道:“不用了。”

    令贵妃满心依赖,说道:“多谢您相信我。”

    弘历笑了下,“朕心里有数。”

    令贵妃心里一惊,有数,有什么数?

    然而皇帝却不在说什么了,“来人,送令贵妃回去。”

    令贵妃略有些不安回了自己的屋子,在心里把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梳理了一遍,皇后落到现在的地步是她咎由自取,与自己无关,她也没有什么把柄让人抓。

    皇后倒台,后宫格局又要变化,舒妃是个空架子,她不可能当皇贵妃;再就是陆薇,她的身份应该也不可能当皇贵妃。

    令贵妃轻轻舒了一口气,这后宫终于来迎来了她的时代。

    第216章 第 216 章 皇后那拉氏因擅自断发……

    皇后那拉氏因擅自断发彻底惹怒皇帝, 因而被即刻遣送回宫圈禁,同时伴随而至的是皇后的宝册被收缴。等于说那拉氏除了剩下一个皇后的名头,皇后所代表的实际权力全部被剥夺。

    皇帝废后看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先皇后富察氏去世后,继后那拉氏接任, 如今那拉氏也不成了, 那么下一个皇后人选是谁?

    从家世、资历、子嗣三方面来说, 皇帝偌大一个后宫, 竟然还真选不出三者俱全的嫔妃,令贵妃与舒妃只能说勉勉强强。

    但皇帝已经不年轻了,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从宫外选出一个家世好的年轻姑娘进宫当皇后。

    因此,未来的皇后,或者说是后宫领头人极大可能就是令贵妃或者舒妃了。舒妃家世虽然可以,但没有子嗣又是硬伤, 综合考虑下来, 令贵妃希望确实是最大的。

    她虽然祖上是汉人, 但她的祖先们在清军入关前就已经成了旗人,她的身份也不是不行。

    所以纠结点在圣意上, 端看皇帝是否中意她。

    这么多年令贵妃在宫里的口碑很好, 行为处事很有先皇后的遗风,一直都有圣宠, 而且还生了那么多孩子, 怎么看都是她的希望最大。

    随着皇后被提前送回京城, 至少在行宫里, 令贵妃的地位隐形地有所提高,除了她提携的瑞贵人,一向与她关系不错的容嫔之外, 像宁常在,已经开始在令贵妃身边奉承讨好。

    舒妃这边不动如山,没有任何动静传出来,依旧如往常一般。

    陆薇与颖妃算是一边的,陆薇当然不会去奉承令贵妃,颖妃却也没有动。

    她进宫这些年里,一直都算是中间派,只是在一众嫔妃们,跟陆薇关系更好些。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都不年轻了,她现在是妃位,往上升不大可能,也不用考虑生孩子的事,谁当皇后对她来说都没太大区别,她无所谓,乐得看戏。

    至于陆薇

    ,她毕竟开了历史天眼,别的不说,就乾隆那么高寿,他的几位皇后难得有赢家,如果顺利当上太后算是赢家的话。所以,她更加是无所谓的心态。

    南巡的队伍中没有皇后,一切依然紧紧有条,皇帝暂时也没有任命哪一位嫔妃总理皇后的宫权,南巡仍在按计划当中。

    杭州之后就是返程,返程是另外一条路线,第一站是南京。

    第一次南巡后,因皇帝喜欢栖霞山,之后就在栖霞山修建行宫,如今行宫早已修好,这次队伍直接入驻栖霞山行宫。

    皇后断发事情似乎并没有影响皇帝游玩的兴致,人家该咋咋地,面上那是一点都不看不出的来,到了南京之后,除了游玩,还必须得给明太、祖扫个墓,这是他爷爷时留下的旧例。

    六朝古都的南京,虽然在江南园林的建设上不如苏杭,但文化底蕴是非常好,可以游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陆薇最喜欢的肯定是雨花台啦,在雨花台看落日很美呀,而且她又捡了很多漂亮的石头。

    等晚上回去后,献宝一样拿出来跟太后一起赏玩。

    欣赏雨花石需要有一颗想象与艺术并存的头脑,陆薇一一比划给太后看。

    太后非常给面子,笑道:“还真别说,这些石头子搁在放在清水的玻璃碗中确实好看,五彩斑斓的。”

    其实吧,她几乎在宫廷生活了一辈子,审美就是那种精致至极的宫廷式审美,于是对于这种原生态的石头子便只好称赞它的颜色漂亮了。

    倒是皇帝晚间过来请安时,见陆薇与太后在灯下看石头,他自己凑过去点评了几句,说这一块石头像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那一块石头像湖面旭日东升……

    这皇帝虽然自己的艺术水平不高,但艺术鉴赏水平却是一等一的高,两人兴致勃勃在一堆石头里挑出来了最好看的三块,陆薇就道:“老佛爷看看这三块是不是最好看的?”

    一旁的彩霞笑道:“老佛爷早就回卧房了。”

    既然老佛爷已经休息了,陆薇与皇帝就不再打扰。

    农历四月初的南京不算冷了,但晚上还有些凉,两人都没有坐轿子,穿上披风,在凉意中慢慢地散步。

    天已经完全黑了,繁星布满夜空,耳边是鸟雀声,空气很凉很湿润,也很清新,陆薇真得很喜欢这种感觉。

    皇帝突然出声了,“这些日子多亏了你能陪着太后,朕看太后的心情一直很不错。”

    他是个极度要面子的人,即使表面上装得更没事人一样,但皇后断发的事情肯定对他有影响了。

    皇后这个身份毕竟与普通嫔妃不同,于夫妻关系上,它代表着妻子这个身份上;于国家来说,皇后则是天下女子的表率。

    弘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在那拉氏身上折了一半,更令人生气的事,百年之后后的评论此事时,他会因那拉氏留下污点,世人反而会同情那拉氏。

    这是其一,其二则是他一直以为他对那拉氏以及其家族恩宠优渥,然而那拉氏非但不知道感恩,她的内心甚至是深恨他的。

    她恨他什么?

    恨他没有立十二阿哥为储君吗?

    那么是不是他立了十二阿哥为太子之后,她又开始恨他活得太久,不肯早早地给十二阿哥腾位置?

    皇后断发事件带来的后果就是弘历对他的后宫嫔妃们失去了信任,她们表面上恭敬他讨好他,内心实际上在想什么?

    现在他看嫔妃,都是以一种审视的目光在看,原来觉得处处都好的嫔妃在他眼里就有了不是。

    令贵妃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个女人陪伴他这么多年,为他生儿育女,而且她又是先皇后提拔的人,在一众嫔妃们,弘历很是看重她。

    可是他现在也看到了她的种种心机。

    后宫女子有心计不是问题,甚至有时候这是一种令人欣赏的聪明,但令贵妃的下一步心机会向谁使?她的前面已经没有皇后再压制她了。

    那拉氏之后,后宫确实需要一个领头人,但弘历此刻是一个排除令贵妃,她现在的位置已经足够,不必再想更多。

    他再看看陆薇,这个女子就像班婕妤一样聪明,但这么多年下来,她对太后确实是真心实意的。

    当然皇帝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陆薇待太后比待他更亲密。

    这也是应该的,因为太后待陆薇堪比亲生女儿,她当然要以同等回报太后,而她也确实做到了,她从来没让太后失望过。

    他欣赏这样始终如一的女子,那种满心满眼都是他的妃子,内心在想什么,依然不得而知,可能私下里都在盘算自己的利益。

    他再一次郑重道:“皇后断发,违背国俗,不可能再继续履行皇后之责,等回宫后,朕就封你当皇贵妃。”

    陆薇平静道:“谨遵皇上之命。”

    弘历笑了笑,问她:“为什么不高兴?”

    陆薇道:“我想您与皇后走到这一步不算是喜事吧?”

    帝后反目,夫妻成仇,不得已要立一个皇贵妃,对陆薇来说是升官了,但皇帝来说,家庭不和谐啊。

    弘历摸摸她的鬓发,“朕是高兴的。”

    那陆薇还是没那么高兴,现在这个关头肯定要把事情说清楚才行,于是她问皇帝:“您日后还会不会再立一位皇后?”

    第217章 第 217 章 皇贵妃就相当于副后,……

    皇贵妃就相当于副后, 万一皇帝后面想着立谁谁为皇后,而这个人不是陆薇,那她的处境就尴尬了。

    她从来没有强求皇贵妃这个位置,是皇帝要塞给她的, 那么当然要为她负责。

    显然皇帝并没有想到这个后续问题, 他目前只是想找一个心中认为合适的人选取代那拉氏, 至于后续, 他还没来得及想。

    于是在陆薇提出这个问题后,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道:“这个问题朕暂时没法给你答案,朕要考虑。”

    陆薇立刻就问道:“考虑什么?”

    弘历看着她,没有回答,反而道:“朕从来不知道你是这么咄咄逼人的人。”

    这会儿陆薇都有点同情那拉氏,她这会儿还没有当上皇贵妃呢, 皇帝就开始……

    但为了避免日后的矛盾, 丑话肯定要说在前头, 不然还不如不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皇贵妃。

    陆薇便道:“我知道您抬举我,我不是不识好歹, 只是我怕日后辜负皇上您, 所以有些话要提前说清楚,后面才不会产生矛盾。”

    弘历点点头, “你说得有道理, 只是朕一时之间也不确定未来会不会再立皇后。”

    饶是陆薇开了穿越天眼, 可是在现在这个后宫, 她都快当皇贵妃了,未来乾隆再立一个皇后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陆薇想了想,道:“那您就考虑清楚了, 再决定立不立皇贵妃,不然宫里皇后与皇贵妃并存,不利于后宫和谐。”

    弘历再次点点头,“你说得对。”

    确实是他太急了,那拉氏的事情到现在还没有处置完,至少也要等后宫后再说,不急在这一时。

    陆薇用一种开玩笑般的语气问道:“如果您真的要立皇后,会不会考虑我?”

    弘历眼神变得深沉,“你想当皇后?”

    他这是废话,很少有嫔妃不想当皇后吧。

    陆薇故作轻松地笑道:“不可以吗?”

    她混后宫,前两任领导一个是先皇后,另一个就是继后那拉氏。先皇后待己严格,御下宽容,在她手下混最适合躺平了,基本上不会担心受到无妄之灾;继后当领导的时期,大家其实不太好混的,她与富察皇后恰恰相反,待己宽容,御下严格,她看你不顺眼,哪怕你这个人与她毫无利益纠纷,她也可能会给你穿小鞋。

    比如说,陆薇在后宫都跟着太后混了,以前先皇后对她的态度是拉拢,继后就纯粹是打压。

    现在这两任领导都成为过去式了,对于可能会有的第三任领导,与其指望她是

    个好性子,陆薇想想还不如自己当领导算了。

    她为什么不可以当皇后?

    不要说她是汉人啥的,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大融合是抵抗不了的自然规律,就这些号称正宗的满洲八旗子弟们把自家族谱拿出来往上数数,哪家没有祖先是汉人啊,汉人的身份根本不算什么,皇帝现在朝堂上一手遮天,只看他愿不愿意给她封皇后。

    汉人有千千万万,说不定她当了皇后,说不定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呢,别搞什么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和谐。

    他要是愿意封,那挺好的,不愿意封,陆薇也没啥损失,她现在过什么日子,以后就还这么过,这第三任皇后总不至于比继后还要难以相处吧。

    对于皇帝而言,这则是陆薇第二次在他面前提及当皇后的事情。

    上次也是他要封她当皇贵妃,她的意思是反正都要承担恶名,为什么不封她当皇后?

    真说起来,他确实从来没有考虑过立陆薇为皇后,或者是说,那拉氏之后,他对于是否再立皇后很是犹豫,他现在没考虑陆薇,同样没考虑过别人。

    如果是其他人问他要皇后的位置,他肯定会很恼怒。

    但这个人是陆薇,他却没有生气。

    她没有家族,没有子嗣,她有的只是她这么一个人。

    她不可以当皇后吗?

    弘历第一次在认真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她当然可以当皇后。

    谁来当皇后取决于他的心意,他指定谁谁就是皇后。

    两人散步之初气氛很不错,现在话题莫名拐到立皇后的事情上,面对的人毕竟是皇上,陆薇也知道自己今天胆子太肥了,胆敢跟他要皇后的位置,眼看着他不说话,陆薇心里越来越没底,于是道:“我没别的意思,只是随口说说罢了,您别放在心上。”

    弘历看着她,笑道:“刚才还底气那么足,怎么这会儿气虚了,你想要当皇后也没错,朕当初只是雍亲王府一个普通的小阿哥时,朕也有当天子的梦想,好了,你说的话朕都会考虑,到时候会给你一个答案。”

    陆薇心里松了一口气,“好,我等着您的答案。”

    ……

    南京之后,接着是镇江、扬州,之后御驾不再停留,继续北上,经过济宁、德州,因水路较慢,皇帝德州弃舟登路,走陆路回京;太后与众嫔妃继续坐船,一直到农历五月初一行人才回到京城。

    回京城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处理继后断发事件。

    与其让众人议论纷纷,倒不如公开这件事,当然所谓的公开,只是针对皇室内部人员,皇帝当着宗室王公,以及皇子公主们的面,公开了皇后断发的事情,之后全面消减皇后待遇,只留两名宫女服侍她,说是服侍,实际上是监督,同时令人搜查翊坤宫与万方安和。

    这些都是与皇后自身有关的,再就是她的家族,重新拨回镶蓝旗,那拉氏家族的世袭佐领的职位被彻底剥夺,这是最狠的一招,从此以后那拉氏家族成为普通的旗民,而皇后的侄子讷肯苏贬到新疆乌什为官。

    他这一番手段冷酷无情,如果说继后有错,但似乎除了剪发,其他方面找不出大错,朝堂内外的风向还是很明显的,大多数人都同情继后。

    皇帝的狡诈又体现出来了,他实际上已经废了继后,但暂时却偏偏保留她皇后的名头,这让别人想为继后说话都难。

    第218章 第 218 章 在继后断发事件中,有……

    在继后断发事件中, 有个人凸显出来了,他就是皇帝的第五子五阿哥永琪。

    永琪非嫡非长,原本在一众皇子中并不突出,但这几年他上头的皇子们死的死, 出继的出继, 他名义上已经是皇帝的长子, 再加上他聪慧勤学, 在皇帝面前表现得又非常孝顺,逐渐入了皇帝的眼,很多事情愿意交给他去办。

    比如说一些礼仪性的祭祀,还有这一次继后事件,皇帝有很多不方便让外人去做的事情,也都交给了五阿哥;再就是南巡回程经过德州时,皇帝走陆路先行回京, 留五阿哥侍奉太后以及众母妃们乘舟回京。

    这些个事情, 五阿哥无不办得妥妥当当。

    对上他能替皇父办差;对下他还能照顾一众的弟弟们, 忠孝友悌,四者俱全。

    五阿哥大名永琪, 说来其实挺尴尬的, 皇后所处的嫡子十二阿哥的名字叫做永璂,两人的名字同音不同字。

    琪, 美玉也。璂, 它当然也指美玉, 天子皮弁缝十二道綦结, 饰之以美玉,称为璂。

    十二阿哥的名字可以说大有深意,在这个嫡子出生之初, 皇帝是对他寄予厚望的,所以才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后来么,可能是因为十二阿哥成长的不如他的期望,亦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皇帝迟迟不考虑立他为储君。如今十二阿哥的未来因其母彻底断绝。

    继后断发后,陆薇见过几次十二阿哥,每次他都是默默无语,混迹于其他阿哥之中,存在感非常低。

    宫里是个踩高捧低的地方,原来因为皇后,以及嫡子的身份,他自然会得到旁人的另眼相看,只怕现在他连一个最普通的皇子都不如。

    皇帝爱屋及乌没人知道,但在继后事件上,他绝对是个恨屋及乌的人,他现在眼里基本上没有十二阿哥这个儿子了,直接无视他。

    做皇帝的人天生都是一副硬心肠,反正他自个儿子多。太后稍稍有些不忍,派人叫了十二阿哥过来好生宽慰他几句,十二阿哥沉默受教,神情竟似麻木了一般。

    陆薇坐在一边打量着十二阿哥,他今年才十岁,这个年纪在宫里不能算是小孩子了,但是离成年似乎又还远。陆薇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大阿哥、三阿哥等人的影子。

    太后能做的也只是安抚十二阿哥几句,再多也不能够了,至少十二阿哥性命是无忧的。她的一颗心肯定还是放在自家儿子身上,有时候不免会为皇帝操些闲心。

    她私下与陆薇说道:“这些个皇子们,都说五阿哥永琪好,可我看也属平常,不说皇上,就是弘昼这个年纪时,也聪明伶俐得很。”

    这——陆薇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一个封建王朝总会走向末路,无可避免,没什么好纠结的。

    她宽慰太后,“您别操心这些事情了,皇上年富力强,都交给他吧。”

    太后叹了一口气,“我还能活几年?不过是白操心罢了。”

    过了七十岁后,她不管是身体,还是精力,都开始变坏,太后也只是愁这一瞬间,很快就不再想这件事。

    这时候宫人来禀告,说是米嬷嬷求见。

    陆薇立刻就知道这个米嬷嬷是谁了,从太后这里跳槽去给皇后当狗头军师的那一位呗。

    太后却了愣了一瞬,似乎才想起来米嬷嬷是谁,“她来做什么?”

    宫人回道:“说是来给您请安。”

    太后道:“我没那个闲心见她,让她走吧。”

    米嬷嬷先前在太后处服侍了近二十年,与寿康宫的人都是熟识的,这个宫人想必受了她的委托,又多说了一句,“米嬷嬷说她要离宫了,她想在离开之前给您请个安。”

    太后摆摆

    手,“不必多说。”

    住惯了大园子,这紫禁城住得实在狭窄,太后本来就心里头不爽快,自然就不想见到不喜欢的人。

    陆薇陪她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出来,她现在不再是甩手掌柜了,后宫的宫务目前由她与令贵妃负责。

    早前她两人就是协助皇后处理宫务,但因皇后不喜欢陆薇,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找她,现在皇后被圈禁,她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挂个名,现在她每天与令贵妃碰个头,共同商议处理后宫宫务。

    她刚出寿康宫,就被突然冒出来的一个人给拦住了,定睛一看,竟是米嬷嬷。

    米嬷嬷再无以前那种掌事嬷嬷的神气范儿了,精神气很差,见了陆薇,行礼过后就恳求道:“求贵妃娘娘帮奴婢在太后面前说几句好话,奴婢明日就要出宫,只想见见故主最后一面。”

    陆薇觉得好笑,她虽然不是那种落井下石的人,但也没那么好说话吧,以前她与米嬷嬷的关系可没那么好。

    她直接了当道:“太后不想见你,我也不会帮你去求情,还有你的故主应该是皇后娘娘才对。”

    米嬷嬷呆住,嘴唇翕动,最终什么都没有说,转身离开。

    春桃瞅着她的背影,不解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说实话陆薇也想不太明白,不跳槽的话,米嬷嬷会舒舒服服地出宫荣养,现在当然也是出宫,但去的是皇陵,天差地别。

    ……

    等陆薇带着春桃等人回到咸福宫,令贵妃早已在等着她了。

    不得不说,令贵妃是非常懂得做人的。

    明面上令贵妃手里握的牌远远大于陆薇,但陆薇的位份排序在她前面,她十分尊敬陆薇,所有的事情都与陆薇商议,从不擅自作主。

    这宫里其实没啥大事,因为大事都由皇帝来掌控,她们负责后宫的日常事务,而日常事务一般都有旧例可徇,所以这宫务处理起来很快。

    今日令贵妃过来其实也是因为一件后宫琐事。

    十个手指有长短,皇帝对他的老婆们当然也有偏好,嫔妃们的待遇好坏不一。

    大家同在后宫这个大职场,基本的工资数是公开的,但每个人实际拿到手的却很不同。

    令贵妃过来问陆薇时,陆薇这才发现原来连基本工资也是不同的。

    像长居紫禁城的愉妃、婉妃,虽然是妃位,但实际上拿的都是嫔位的工资。

    陆薇问道:“这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皇上知道吗?”

    令贵妃点点头,“皇上应该知道这件事,前几年西北连年战事,咱们的待遇都减过,只是后来愉妃、婉妃就没有恢复正常。”

    陆薇简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愉、婉二妃是潜邸旧人,常在待在紫禁城,彻彻底底的失宠,皇帝给了位份,却不肯给实际待遇,可能在他心里,她们只值得嫔位待遇。

    他与圣祖皇帝还真是一对好祖孙,那一位是抠抠搜搜不肯给位份,这一位图面子好看,给了位份,但还要给人打个折心里才舒服。

    真是精明又现实的男人啊!

    这一回呢,因为愉妃要过生日了,皇帝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因为五阿哥的关系吧,突然想起了愉妃,于是指示提高规格给愉妃发生辰贺仪。

    令贵妃拟了一份赏赐金银器物名单,给陆薇确认一下。

    陆薇看了看,该有的都有,没什么问题,于是道:“可以。”

    令贵妃道:“那我就把这份名单交给广储司了。”

    这个事情议完,也就到了端茶送客的时候,往常令贵妃识趣,并不多做打扰,但今日却没离开,而是喝着茶似乎想同陆薇说说话。

    普通嫔妃之间聊天最安全的话题就是天气、衣服、饮食,她先试图从这上面找话题,但陆薇兴致缺缺,干脆道:“我这会儿有点累了,还有别的事情吗?”

    令贵妃只得放下茶盏,起身告辞。

    她今日过来原本打算同陆薇示个好,现如今,皇上的后宫当年那些个压在她们头上的旧人们已然烟消云散,继后也不必再提。

    令贵妃想着等她当了皇贵妃后,陆薇是贵妃,只要她们联手,后宫就是她们的天下。

    令贵妃倒不惧陆薇这个人,只是担心她背后的皇太后作祟,若是她与陆薇交好,那么就顺势与皇太后的关系更近一层,但陆薇很明显不买她的账,这让她有些无奈。

    罢了,罢了,皇太后还能活几年,她活着的时候能给陆薇撑腰,她死后呢?陆薇总有一天要面对现实。

    想到这里,令贵妃的心情好了一些,后宫不可能一日无主,继后的事情现在差不多处理完了,皇上该封皇贵妃了吧。

    她想得没错,皇帝确实在计划这件事,但不是封皇贵妃,而是皇后。

    皇贵妃只是嫔妃,他要封也只是一道诏令的事情。

    但皇后毕竟不同,再加上陆薇的汉人出身,皇帝还要考虑满洲八旗对这件事的反应。

    他招来数位王公大臣商议此事。

    果不其然,宗室中老资格的王公们立刻就持反对意见,其余人虽然不敢明着反对皇帝,但脸上也露出明显不赞同的意思。

    皇帝在这件事上并不是过问他们的意见,而是试探他们对这件事的态度,现在所有的人都不赞同,这让心里起了异样的想法。

    他能说出这件事,足以证明他想这么做,这些人里竟然没一个人体察上意吗?

    第219章 第 219 章 满人建国,满洲人自是……

    满人建国, 满洲人自是一个利益整体,且占据了全国最大部分的利益。皇帝登基这么多年,权威无可动摇,王公大臣们都非常敬畏服气他, 但凡庆贵妃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的满族旗民, 他们都不会有有意见。

    可庆贵妃的的确确是汉人出身, 这是不是在说明皇上有别的政治考量?

    清廷号称“满汉一家”, 借以笼络汉人,维护国家的稳定。朝廷上当官的也分为满汉两套班子,但实际上论起做官,大多数满官们根本比不上汉官。

    现在皇帝来了这么一出,是不是以后汉人的势力就会增强?

    这些王公大臣们根本不管谁当皇后,只怕自家利益受损,因此明知道皇帝不满, 顶着皇帝慑人的目光, 其实两个辈分大, 资格老的宗室王公直接表明了不赞同的态度,至于其他人, 嘴上是不敢说的, 但用态度支持这两位宗室老前辈。

    皇帝的目光在这群人身上转了一圈,不发一言, 然后挥挥手, 让他们散了。

    顺治帝有安亲王岳乐;康熙帝有康亲王杰书;雍正帝有怡亲王胤祥;皇帝登基之初, 先帝留了庄亲王允禄与果亲王允礼给他辅政, 这两位亲王如今早已过世。这等于说到了现在,宗室中根本就没有德高望重的王公了。

    除了几个老头子,其他人论资历, 论辈分,都在皇帝之下。

    就是这些个无功无绩的竟然敢对他立后的事情指手画脚,看来这些个人对他还是不够服帖啊。

    既然这些宗室们不识趣,皇帝也并非拿他们没办法,第二天他就召了和亲王弘昼与傅恒过来商议此事。

    自那一年真假太后事件,裕贵太妃与太后彻底闹崩了,但这并不影响皇帝与弘昼的兄弟关系,弘昼依然是他亲近的弟弟。

    傅恒呢,则是皇帝在朝堂上最信重的臣子,两人深度绑定,既是姐夫与小舅子的关系,同时还是儿女亲家,简直亲如一家人。

    可能是因为更亲近的关系,弘昼与傅恒两人对于皇帝要另立新皇后,且这位新皇后还是个汉人女子的事,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

    弘昼是及时行乐派,而且素来与他的嫡福晋关系很好,他深知男人虽然可以娶很多个老婆,但是正妻却是非常重要的。

    说实话他是有点同情自家皇兄娶妻不贤,家门不幸,被皇后断发诅咒的,夫妻都闹到这个份上,肯定是过不下去了。现在皇帝要另立皇后,当然要选他自己喜欢的。

    之于庆贵妃的汉人身份,他根本就没有提,庆贵妃都能进宫当贵妃了,怎么就没资格当皇后?

    他直言道:“这是皇兄的家务事,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傅恒混朝堂的,他说话比弘昼更谨慎周全些,既然皇帝想立庆贵妃为皇后,那么他作为臣子自当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做事。

    “庆贵妃为后并无不妥,只是有两点需要先解

    决,第一是翊坤宫皇后,第二则是她的汉人身份……”

    那不能同时有两个皇后,要立庆贵妃,肯定得先废翊坤宫皇后;再就是身份问题,这个也好解决,本身陆家就是已经抬入镶黄旗包衣,还得在往上抬一抬,直接入镶黄旗就行。

    傅恒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庆贵妃无子无家族,根本不会对朝堂形势产生影响,唯一棘手的问题反而是翊坤宫皇后的事。

    废后毕竟会影响皇帝的声誉,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阶段,翊坤宫皇后实际上等同于被废,皇帝的声誉也已经影响了,晚废不如早废。

    不得不说,这两人都算是非常了解皇帝的性子,皇帝想做的事情,当然得支持,而且真真切切地支持。不像昨日那帮宗室,有人甚至提出可先封庆贵妃为皇贵妃,其他的事从长再议。

    不过就是立皇后的事,又不是攻打准噶尔部,搞得这么犹犹豫豫,拖拖拉拉的。

    皇帝很满意这次的会谈,傅恒是他的好臣子,弘昼则是他的好兄弟。

    ……

    皇帝找宗室朝臣商议立后的事情很快就在宫里传了开,陆薇都没想到她竟然有一天能成为前朝后宫的争议焦点。

    之前皇帝说考虑是否立她为皇后的事情,后来他一直都没有明确给出答案,陆薇以为这事就这样了,没想到他已经开始实施这件事了。

    承诺不如行动,这个皇帝很可以。

    陆薇对皇帝充满信心,他如果觉得她能当上皇后,那么她肯定百分百能当上皇后。

    他可是掌权多年的乾隆皇帝哎,除非他自己不想再立皇后,否则他想立谁当皇后,无能人阻止。

    陆薇承认自己还是很高兴的,反正她又没孩子,不必背负孩子的命运,把自己活好就行了。

    等她当了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每日请安,大家多睡一会儿不好吗?

    想远了,她得去见太后,陆薇心里有点忐忑的,她并不知道太后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反倒是太后见她有些不自在的样子,拍拍她的手,慈爱道:“我自然是为你高兴的,我本来还担心若是有一天我走了,你会不会被旁人欺负,现在看来是不必了。”

    自家儿子自家知道,皇帝决定的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她,“不要内心不安,你要觉得自己是值得的。”

    相处多年,太后待陆薇如女儿,肯定想她好,再者她没有子嗣,对她反而是一种优势,像令贵妃、舒妃等人,膝下有子,若是上位,指不定又会像那拉氏一样闹出风波来,何必呢。

    这下子陆薇彻底心安了,真心对你好的人怎么样都会对你好的。

    宫里的两重大领导皇帝、太后的态度鲜明,陆薇就再无可担心,但这件事无可避免在后宫引起轩然大波。

    首当其冲就是令贵妃。

    当她听到风声时,整个人都怔住了,再次确认道:“是真的吗?”

    瑞贵人脸色凝重,回道:“千真万确。”

    瑞贵人姓索绰络氏,虽然也是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出身,但她的家族是很钻营的,父亲是礼部尚书,伯父是左都御史,堂妹还是五阿哥的侧福晋,她的消息来源很灵通。

    令贵妃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啊。”

    皇上明明说过要封她当皇贵妃,怎么会变成要封庆贵妃当皇后。

    素来镇定的她,难得失态了,追问:“是否听错了?”

    令与庆,两个字听起来很相似,也可能是听错了。

    瑞贵人摇摇头,“没有,娘娘,趁着现在还没有成事,您得想想别的办法。”

    第220章 第 220 章 瑞贵人在令贵妃在木已……

    瑞贵人在令贵妃在木已成舟之前想想办法, 可是令贵妃又能有什么办法?

    她跟着皇帝这么多年,最了解他的性格,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皇帝,一旦他决定的事情, 没有人能反对他, 反对他就是与他作对。

    这会儿令贵妃要是去皇帝面前叽歪, 失宠就是她的下场。

    见她沉吟不语, 瑞贵人急道:“您到底有没有办法?”

    瑞贵人自诩家世不错,是有几分傲气在身上的,肯跟着令贵妃,自然希望借助她步步高升。在她看来,令贵妃有宠有子有资历,啥都不缺了,如何会被庆贵妃压一头?实在想不明白。

    令贵妃长吁一口气, 慢慢道:“急也没用。”

    她摸摸自己日渐隆起来的肚子, 不管怎么样, 她总有希望。

    瑞贵人也看到了她的肚子,她有那么多孩子, 庆贵妃再有能耐又怎么样, 一儿半女都没有生下来,未来也没有指望。

    想到这里, 瑞贵人笑眯眯道:“也是, 娘娘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安胎, 顺顺利利生下小阿哥。”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 瑞贵人就告辞离开。

    她的身影一离开视线,令贵妃脸上的平静与镇定立刻消失,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

    她现在脑子里嗡嗡作响, 完全无法冷静下来。

    她不过是一个普通旗人包衣家的女孩子,她是家里的长姐,从进宫之初就想着能为自己,为家族挣一份荣耀,为此她甘愿忍受一切。

    先皇后十年,继后十年,当皇帝说要封她做皇贵妃时,她以为自己已经熬出头了,没想到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

    令贵妃的神情十分难受,她的心腹宫女跟着叹气,“若是当初你别拒绝当皇贵妃,现在也不会有庆贵妃什么事了,倒是白白让她捡了便宜!”

    令贵妃摇摇头,痛苦道:“秋兰,你没有听到吗?瑞贵人说得是皇上想立庆贵妃当皇后,不是皇贵妃!”

    但凡皇上说立陆薇当皇贵妃,她都不会这么难受。

    皇后是什么位置?陆薇坐了这个位置,哪怕是未来新帝的生母也要屈居她之下。

    秋兰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慰她,只能道:“您想想十五阿哥,再想想您肚子里的孩子。”

    十五阿哥今年两岁了,养在圣祖温惠皇贵太妃膝下,这个孩子健康活泼,他是皇帝最小的儿子。可能是因为年纪上来的原因,皇帝对几个年纪稍小的儿子们不似对年长的儿子们冷酷,他挺喜欢十五阿哥。

    自先皇后过世后,令贵妃在继后手下的日子并不算好过,她也一样熬过来了。如今就算是陆薇当皇后又怎么样?这日子还是要继续过,况且陆薇的性格比继后好多了,令贵妃的日子不会太难过。

    唯有不甘心而已,但就是这丝不甘心像一根针似得深深地扎进了她的心里。

    先皇后,继后能当上皇后,那是因为她们本身的条件是够的,可是陆薇她有什么条件,她除了会哄太后开心,她哪一点都不如自己啊。

    令贵妃独自待在屋子半日,收拾好心情,等再出来时,已经是同往日那个镇定自若的令贵妃一般无二。

    见她要出门,秋兰忙着服侍她,却见轿子不是往养心殿去的,忙问道:“您不是去给皇上请安吗?”

    令贵妃道:“去承乾宫看看九公主。”

    这会儿去找皇帝没什么用,她什么都不能说,也都不能问。

    ……

    舒妃现在后宫已经不算太得宠了,但她的地位依然是稳固的。皇帝无论去哪里出巡,都会带上她,有各种赏赐也从来不会忘记她,再加上她还抚养这两个皇子皇女,如此,宫人们自然不敢小瞧她。

    令贵妃踏入承乾宫的院子时,心里一阵感概。

    当年舒妃刚进宫没多久,就因为家世之故,被封为舒嫔,她多么羡慕舒嫔。

    然而这些年过去,舒嫔成为舒妃,当年的小答应已然成为贵妃,可见贵贱本无份,不知道舒妃心里又是在想什么呢?

    早前令贵妃与舒妃关系平平,自从舒妃开始抚养九公主以后,两人的关系才起来,但也就是走动交流得多一点,算不上太亲近。

    四岁的九公主性子乖巧温顺,依恋养母,同时也很尊敬生母,令贵妃搂她在怀里说话,九公主摸摸她的肚子,天真地问:“弟弟妹妹什么时候能出来?”

    令贵妃笑道:“今年年底就能出来陪你玩了。”

    九公主高高兴兴地答应:“等他出来我也陪她玩儿。”

    母女俩说了些话,乳母就抱着九公主出去了。

    令贵妃与舒妃就说些关于九公主的话题。

    说着说着,令贵妃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引向后宫传言上面,“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

    舒妃点点头,“已经听说了。”

    瑞贵人只能知道些外围消息,但舒妃的姐姐可是傅恒的夫人,她的消息来源可信度最高。

    令贵妃不再遮遮掩掩,直接问道:“可是真的?”

    舒妃道:“有八九分真。”

    剩下的一两分只是皇上还没下圣旨。

    令贵妃咬咬唇,道:“我这个出身就算了,从来没有肖想过,但你却不同,你的家世在后宫当属第一,难道就没有一点别的想法吗?”

    舒妃突然笑起来,“你是个最聪明的人,怎么说出这样的傻话,在爱新觉罗氏面前,还有谁敢自称家世第一?”

    令贵妃低头不语。

    舒妃比令贵妃还小一岁,但她的心境早已衰老,斗志消磨得所剩无几。再想想在她那位在康熙时权倾朝野的祖先纳兰明珠,只觉得富贵权势都是空的。

    看在九公主的份上,她安慰令贵妃道:“只是一个皇后罢了,前后两位皇后现在又在哪里?你想开些吧,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令贵妃勉强笑道:“我没事,只是替你不值。”

    “是吗,”舒妃并不在意她的话,“那你就别替我不值了。”

    这承乾宫待着也没意思了,令贵妃告辞。

    ……

    陆薇不清楚后宫有多少暗涌,反正她挺相信皇帝的。

    她咸福宫的门庭不可避免热闹起来,有不少人来奉承她。

    这个关头陆薇肯定得低调,但她又不可能把人赶走,所以就干脆躲到太后的寿康宫,这样就不会有找上门了。

    不过嫔妃们没上门,倒是有一位宗室礼亲王福晋进宫给太后请安,顺便要同陆薇说说话。

    刚好太后正在小憩,陆薇就接待了礼亲王老福晋。

    礼亲王最开始是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的爵位,一代代传到现在,在宗室中颇有声望,这位老福晋今年六十多岁,按辈分算是长辈。

    这位长辈陆薇以前也算常见,两人相熟,坐下来喝茶说话。

    现在宫里宫外就那一件事,想想也知道话题会转到这上面来。

    但这位老福晋深谙说话的艺术,人家不直接提,而说慢悠悠说起了她家先祖。

    她家先祖代善差点就有机会当努尔哈赤的继承人了,但因为种种事件,最终被皇太极取代,但代善这一支仍然十分显赫,拥立顺治帝登基,以及清军入关都立下过汗马功劳。

    老福晋聊着就聊到顺治帝身上,问陆薇道:“娘娘知道董鄂妃的故事吗?”

    哦,戏肉终于来了!

    陆薇回她道:“董鄂妃吗,我只知道孝献皇后。”